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校本"及"校本教研""校本",译自school-base。20世纪初叶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国内。[1]其含义综合目前各研究者的意见,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2.
正虬曲古奥20世纪初叶,中国现代艺术教育迎来了重要时刻。在清末名臣张之洞的推动下,两江师范学堂开设手工图画科,李瑞清作为学监主导其事。在流传下来的表格中,李瑞清与众多日籍教员不同,在学历一栏中填写了"进士"。彼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促并融,在20世纪的曙光中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这一时期,李瑞清以自身的艺术实践与理论实践参与其中,贡献巨大。后来,其侄李健,学生吕凤子、胡小石都在书法史论上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成功崛起打破了现代化的"西方模式",在精神层面确立起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文化价值观,这得益于新加坡对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本文重点剖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儒家伦理课程的开设与当代传统文化课程的发展,并得到如下结论和启示:明智的文化战略对新加坡现代化的成功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儒家传统文化是消除现代人精神层面问题的一副良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必将成为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有益因子。  相似文献   

4.
吴雪娟 《考试周刊》2014,(88):134-134
<正>现代社会,不仅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历史教学也相应地在变化。20世纪初梁启超就倡导史学研究要"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这对中国传统旧史学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因此有"史界革命"之誉。而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生活状况日新月异,这对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课堂存在教条、刻板的现象,一些中学生提到历史课就认为离自己的生活太远,这也与一些教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传统史学转向新史学,另一次是叙述史学的复兴,形成今天传统史学、新史学和新新史学"三足鼎立"的格局,这种状况对战后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自下而上的"西方教育史学发展的国际史学背景,并从比较教育史视角述评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自下而上的教育史学.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40年代,安作璋先生即从事秦汉史研究,他先从经济史入手,逐步扩展到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其主要成就,一是论证了秦汉史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提出秦汉是中国封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奠基的时代,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国疆域基本形成的时代,也是有明文记载的较早对外开放的时代,同时还是一个文武并兴、人才辈出的时代。秦汉史是安先生从事历史研究的试验田,由此进一步扩展到中国通史、地方通史、文化通史的研究,努力实践司马迁"通古今之变"与一些前辈史学家的治史思路,主张治史贵在乎通,终于成就为一代史学大家。  相似文献   

7.
论王世贞的史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王世贞史学活动和晚明史学特点,探讨了王世贞史学理论成就.他在论史学的范围,以及国史、野史和家史价值的论述上,具有创新性意义.他提出的"天地间无非史而已",扩大了史学研究和史料的范围;他还指出"三史"各自价值和缺陷,并初步揭示了三史之间的关系,这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对明清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在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音韵、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中国最早主张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其史学研究,在中国学术领域里具有开创性的地位。20世纪初叶,他构建了与封建史学相对抗的资产阶级新史学体系,对封建旧史学进行了凌厉的批判,震撼了古老的史学殿堂。  相似文献   

9.
民族国家的出现,使得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激烈变革。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在丰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限定了民族社会发展逻辑和认知模式的走向。边疆、边界概念的实践化是边疆族群政治性角色得以创生的力量。民族国家是唯一能够赋予此角色的重要行为体。20世纪后半叶,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逐渐强化,使曾被松散定义的边疆及族群,因此获得政治意义上的归属。流动的族群享有了作为“边民”的社会定义,并担负起表述国家共同体意志的责任和义务。民族社会由此滋生出异趣于传统的模式,呈现出嵌入与内生秩序交织的态势。二者会同性的交合结果导致民族国家的整体性框架遭到意义层面的剥离,国家认同面临被冲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史学伴随着新与旧、善与恶、真理与谬误、进步与反动的论争,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建国前的半个世纪,资产阶级"新史学"取代封建传统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并走向成熟;建国后至"文革"爆发的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占据统治地位并一度走向简单化、教条化;"文革"结束至世纪末的20余年,中国史学在反思中复苏,逐步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1.
高力克 《政治思想史》2019,(4):53-67,198
梁启超的中国复兴之理想,徘徊于西方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之间。其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少年中国说",其中国史观之洞察全球化趋势的"世界之中国论",其追寻现代国民精神的"新民说",其文明高于富强的文明国家理想,其护守中华文化认同的"国性论",其晚年超克国家主义之新天下主义理想,凝聚着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毕生追寻的民族复兴理想。梁氏的现代中国想象,为我们在21世纪求索中国发展问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张广智教授主编的六卷本《西方史学通史》广获好评,而对20世纪“新史学”进行评介是该书的重点内容之一。《西方史学通史》在详尽介绍“新史学”的兴起、发展过程,充分肯定“新史学”的巨大成就后,编著者入木三分地写道:“正当它踌躇满志之时,也萌生了诸如‘被砸得粉身碎骨的历史学’‘没有人的历史学’等弊端,日渐远离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学校国史教育改革论争集中反映了当代民族国家内部关于自身历史意识关系结构的不同教育见解.其论争渊源是,英国的国际、国家与社会状况正处于重要的变迁过程中,学校国史教育改革困于文化复原主义政策的桎梏,陷入了认同政治斗争的泥潭.为回应文化复原主义政策,英国国内围绕"大不列颠性"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展开了党派、地方、族群等多方关系多重历史意识相互竞逐的论争.尽管英国各方的辩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更广阔的趋向看,认同政治诉求凌驾于国史教育改革理论之上,更多是走入困局.现代国家的国史教育改革理论应超越认同政治诉求,以发展国民的历史认识为要务,走向国家治理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前半叶,身处民族危机时刻的中国学人,努力建构起想象性的文学传统,以唤醒民众的民族国家认同感,在此一历史语境中,词学的社会政治功能也被不断地激发和征用。在国难之际,现代词学家赋予词体政治表达的现代意涵,从“依经论词”到振兴国族,实现了词体功能论的现代转向。他们通过鼓吹稼轩词风、宣扬爱国词人、撰述民族词史和编录民族词选等多种方式,强化中国古典词史中所蕴蓄的“民族国家”精神。由此而言,承载着民族国家话语的现代词学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一极,也促使着其自身理论话语的现代转型,理应被视为中国现代文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民主体制为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提供合法性现代民主最为主要的意义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现代民主下,各路政治精英在程序化的权力争夺下达成了权力制衡,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权力。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尤其重要。在传统国家中"天高皇帝远",国家对普通百姓的直接控制力十分  相似文献   

16.
王晓华 《考试周刊》2010,(35):239-239,2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原住民政治意识觉醒,在政治上获得瞩目的原住民,也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这一时期原住民史学研究中,传统研究方式仍是主流,但在新的政治和学术背景下,一些不同的特质也开始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7.
安作璋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其论著曾受到史学大师郭沫若先生的赞赏,被日本学界誉为"秦汉史之大家"。从20世纪80年代始,安先生践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治史思想,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中国通史、地方通史、文化通史、文献学等领域,建树颇丰,独步学林,至今已成为一代史学大家。通过阅读安先生的论著,与安先生面对面访谈,努力探寻他在史学多个领域独辟蹊径,不断前行的内因和规律,希望能够给读者以启迪。同时还邀请陈乃华、张仁玺、高志文三位教授撰写了三篇专题研究论文,与访谈录一同发表,以鄕读者。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黄侃、范文澜、刘永济等大师皆在大学讲授过<文心雕龙>,他们的讲义皆成为20世纪的龙学经典.从历时性层面考察,大学讲坛的龙学传播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传统的文本讲疏到现代语境下的义理阐释,二是由"以中释中"到"以西释中",三是由只重"说什么"到兼重"怎么说".回望现代龙学在大学讲坛的传播历程并总结其规律,对于21世纪龙学的拓展与深入有着重要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史学界有一种非常有影响的观点,认为当代人写当代史不能保证史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中国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当代人写当代史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晚清民初,思想界对于民史、君史、国史、党史关系的讨论,彰显了当代人写当代史在理论领域的与时俱进,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撰实践的得失也表明当代人写当代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其中最大的启示是设立国史馆。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下,传统中国基于儒家文化之上的王朝国家观念被完全突破。以梁启超、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试图重新建立对于现代中国的理解,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辛亥革命的意义则在于,它不仅在形式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权,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更在于它从社会制度和观念文化层面,实现了中国人国家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初步转型,并由此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从辛亥革命开始,民族国家的建构始终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