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全国中小学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至今尚未达成根本上的共识,以至于人们对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素质教育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 由于素质教育的主角是教师,对象是学生,因此,社会上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与政府、社会、家庭无关或关系不大。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受大环境的制约,它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国务院副总理…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样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乐于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构建健康、温馨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是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关爱孩子的责任,积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文章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研究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分析天等县民族小学实行的以学校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合力管理的多维互动做法,探讨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系统。一方面,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以它的力度和成效制约学校教育的成果。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机制,让两者紧密结合,携手育人,发挥最大的效力,这是当前提高家校合作成效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基于"人文立校、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着力于构建"适合初中生主动发展"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家长成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5.
再论学生主体作用的含义、确立与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主体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进而影响到学生在整个人生中是否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所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尽管已不算新鲜的话题,但是只要有学校教育的存在,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是教育教学中永恒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天津教育》2020,(4):F0004-F0004
一、合力教育课程目标基于"全人教育"的思考、学习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终身化取向的认识、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凝练了"人格力、学习力、健康力、自主力、交互力、全球力"六力核心素养,即:合力教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久萍 《河北教育》2004,(11):41-41
学生受教育处于三种环境中,即: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环境,如果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形成教育合力,会使孩子更加全面健康地成长,教师在这种双向沟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应当主动、积极、热情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使之成为一个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积极合力,在与家长交流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该全面理解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是:语文教学活动始终有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他们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他们各自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最终达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调控者,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向。而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个重、要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的发挥更是直接关系到他们最终的学习状态。语文学科作为教育的基础工具学科,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事关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现阶段,我国中学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德育形式大于内容、多学科合力尚未形成、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协调素质教育和增强学生考试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及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学生学习、情感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育要把握四个原则:尊重个体心理差异、注重心理疏导、注重全面发展、发挥主体作用。实践路径是:纳入学校统一规划;机关、院系、学生三级网络形成合力;加强对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陷感情漩涡学生和网瘾学生的心理关注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在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模式的建设,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创建多元教育网络,为家校共育提供保障学校力求采取多元化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巧妙开发资源,积极构建教师、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新家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增进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班主任动员家长积极从事家庭教育、主动配合学校教育、扩大教育合力的主要途径。要想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使家长、学生和老师真正成为和谐的整体,就要认真开好家长会。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育中尽管一再提倡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但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森严的等级关系。师生之问只在规定而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一种刻板而正规的活动,要求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在这种关系模式中,无论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都难以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己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策略;指出只有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发挥心智潜能,发挥教师在心理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才能真正使高中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受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现行的学校教育价值秩序是:"得→善→美",使学校教育本体功能缺失。突破对人自然性和"需要层级理论"的理解误区,强化学校教育自主性和大教育观的构建,重建的教育价值秩序应该是:"善→美→得"。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主体性的教育,在班级教育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调节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讨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两次实证调查分析,发现总体上中职生对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性的认知是比较清晰的,对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是知晓的,对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给予了积极评价。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最好形式,如何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禁毒教育深入人心,将禁毒、防毒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重视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营造禁毒防毒的宣传教育氛围,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凤云  高长江 《成人教育》2012,32(12):56-58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其核心内涵是"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维主体各司其职、合力互动的系统工程。目前,由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在观念、做法及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误区,致使"工学结合"育人功效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四维主体在"工学结合"育人模式中,应科学定位各自职责、功能及相互关系,构建良性互动、合力运行机制,使该育人模式良性运行、发挥应有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两次实证调查分析,发现总体上中职生对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性的认知是比较清晰的,对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是知晓的,对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给予了积极评价.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最好形式,如何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禁毒教育深入人心,将禁毒、防毒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重视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营造禁毒防毒的宣传教育氛围,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