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恽国锋  曹荷霞 《教师》2010,(27):98-98
一、教师故谬法所谓教师故谬法,就是在课堂上,教师故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发现错误,并在纠正错误中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发现错误并对错误进行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分析主观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正视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因此对错误采取禁止的态度。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因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结论。长此以往,学生虽片面接受了正确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张天宝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强烈与否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教师应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l.教师故谬法,即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出现错误,让学生...  相似文献   

4.
王妍 《考试周刊》2015,(17):68-69
五年制高职的数学课堂因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课堂解题的错误率高,教师如何及时捕捉这些错误资源并利用起来,让学生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开启智慧、体验成功。作者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从以下两个方面尝试利用错误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一是从错误中辨析——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眼睛;二是从错误中领悟——培养学生探寻错误根源的意识,从而让学生在判断错误、辨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误的教学功能不能小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适时示错,故意制造或扩大认知结构的不协调,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示错过程中解答疑点.示错得体,必将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强烈与否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其内在的驱策和激励。那么,怎样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的革新家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现概括成10种方法,以飨读者。一、教师故谬法。即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弄出错误,让学生纠正的方法。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习中的出错过程应该被看成是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也是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时教师要选择恰当时机制造或放大学生认知上的差错,激起学生的思维,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学生生成的错误,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查错、思错、纠错的过程中发展各项能力.让错误的利用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何士祥 《考试周刊》2008,(17):112-113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  相似文献   

9.
案例中,教师故意读错"霾"的读音,并以稍作停顿、思索状引发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最后通过查阅工具书求证,得出正确的答案.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属于教学"钝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一、对初中学生在出现解题错误时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往往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教师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对问题的解答不愿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害怕通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问题的出现缺乏心理准  相似文献   

11.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往往会经历错误 ,再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逐步发现真理。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 ,会在课堂上表现为出现错误。教师若能抓住学生出现的错误 ,提示并暴露这些错误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 ,以弥补学生知识上、思维上的缺陷 ,则可达到获得正确的认识 ,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通过比较 ,发现错误 ,诱发思维。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限于知识水平 ,在思考时 ,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  相似文献   

12.
“错误”是朵美丽的浪花,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朵浪花,把它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在“错误”上做文章,往往会收到“纠错一个,受益一片”的效果. 一、巧用预设“错误”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特点,在知识的疑难处、关键处、易错处故意设疑置难,制造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从而使学生的真知灼见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绽放.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这些错误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真实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常态,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发现错误的途径,从学生的错误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从中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学生通过纠错、改错建构正确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强烈与否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最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其内在的驱策和激励。那么,怎样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苏联“合作教育学”的革新家们为我们提供了“新思维”,现概括十法,以飨读者。 (一)教师教谬法,即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弄出错误,让学生纠正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  相似文献   

15.
曾素梅 《教师》2015,(10):68-69
“故错”,顾名思义就是一方故意或假装出现错误,以引起另一方的注意,从而从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叶澜教授曾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是巨大的教学“资源”。几年来我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教学中把学生的错误“夸大”,并在课堂的适当环节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人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因此,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精心选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再通过精心地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疑难点,并找到解决疑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以便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提问. 一、围绕教学中的难点设计问题 在教学中通常有一些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受固有思维影响而模糊或错误的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可以设计归谬性的问题,让学生先是根据自己固有的理解或意识走到一个明显错误的结论上,然后教师再及时引导,从错误的结论入手,通过推理分析找到正确的结论.在教学"求因数和倍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比较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大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思维方式的错误等原因,会产生许多意料之外的错误,我们称之为错误资源。教师若能精确地捕捉和利用错误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领悟方法,发展数学思维。下面,笔者谈谈如何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进行具体教学。一、发现错误资源,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当学生出现一些值得探究的错误时,教师不要第一时间进行否定或者更正,应先让学生对答案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错误,提出具有针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惧怕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忽视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因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虽片面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甚而弄不清错误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解题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现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是司空见惯的。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只接受了正确的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不会改正。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  相似文献   

20.
陈小新 《考试周刊》2013,(13):58-59
一、对初中学生在出现解题错误时的态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往往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教师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对问题的解答不愿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害怕通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接受正确的知识,而对错误问题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看出错误但改不对。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