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2—13页说:《天津条约》“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据此,可以对最终的赔款数额作出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2.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年息四厘,分39年还清。这一年为旧历庚子年,故名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分得3200多万两,合计2400多万美元。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后经中美双方商定,以支付中国留学生费用的形式,将这笔“退款”从1909年到1940年逐年退还给中国,由美国监督执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14页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 0 0万两白银 ,赔偿英商损失 2 0 0万两白银。”第 15页 :(《北京条约》中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如此表述有两处不妥 :其一是《天津条约》中的赔款与《北京条约》中的赔款之间关系不明确 ;其二是《北京条约》中赔付给英国的 80 0万两白银并非全部是所谓“军费”。《中英北京条约》第三款明确规定 :“一、戊午年 (咸丰八年 ,185 8年———笔者注 )原约 (指《中英天津条约》———笔者注 )后附专条 (有关赔款部分…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15页关于《北京条约》的赔款是这样表述的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我认为这一提法是不妥的。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 12 5页载 :中英北京条约 (续增条约 ) :“再今所定取偿八百万两内 ,二百万两仍为住粤英商补亏之款 ,其六百万两少裨军需之费 ,载此明文 ,庶免棼纠。”很明显 ,在清政府向英国赔偿的 80 0万两白银内 ,不仅仅是军费 ,还包括了英商损失费。如果按照课本的表述 ,人们就会错误地理解为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款总数将达到 180 0万两白银 ,因还有英商损失费 …  相似文献   

5.
庚子赔款实际赔了多少□明成满《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向英、法、美、日、意、奥、俄、德、比、荷、西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白银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再加上各省的地方赔款,总数在10亿两以上,这笔赔款称为“庚子赔款”。...  相似文献   

6.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对中国烧、杀、抢夺之后,迫使清政府于1901年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1901年起向签约各国陪偿白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因1901年为庚子年,故此赔款称之为“庚子赔款”。  相似文献   

7.
庚子赔款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次大的赔款事件,俗称“庚子赔款”,这是怎么回事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辛丑条约》说起。《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接受了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全部条件。条约共十二个条款,另有十九个附件,内容极为苛刻,其中第六款为,中国赔偿各国白银四亿五千万关两。因为“赔偿”的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帝国主义国家的“损失”,而这一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历史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用于表达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但又是多余或重复的信息”。根据信息论,我们可以把历史教学视为一个信息传递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与历史教学实质内容有关但又是多余的信息就是历史冗余信息。例如,讲《辛丑条约》的赔款内容,一位教师说:“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当时,中国人口是四亿五千万人,人均一两,足见赔款数额之巨大。”显然,相对于“4.5亿两”而言,“人均一两”就是历史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9.
庚子赔款实际数额为多少⊙张哲人教版新编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2页关于《辛丑条约》内容的第一款“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有一条注释:“实际赔款数额超过10亿两”。笔者认为“10亿两”不准确。大量史...  相似文献   

10.
1900年(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于次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付给各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千多万两白银。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这介数目相当于清政府12年的财政总收入。这笔赔款通常称为“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通知清政府乐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给中国,用于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于是1911年在北京设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8年该校改名为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试验修订本)在总结“两省一市”试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此次试验修订本与试验本相比,在下列十处基础知识的叙述方面有所变动。1.第13页,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五项内容: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改成“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2.第13页,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格中,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平方  相似文献   

12.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战争损失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这就是“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分得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犤1犦(p.1)。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各国所获赔款均不同程度超出了本国的战争损失。美国实际损失近1165.5万余(美)元,也就是说美  相似文献   

13.
庚子赔款是庚子之役帝国主义向中国索取的赔款,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一次最凶恶的掠夺。1901年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英、美、法、日、俄、德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赔款为4亿5千万关平银两,年息4厘,39年还清,本息共9亿8千2百余万关平银两。庚款因数额巨大,还款时间长,涉及的国家多,在国际国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赔款支付过程中出现不少变故。  相似文献   

14.
八国联军镇压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之后,俄、英、德、美、法等十一个国家于1901年9月7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总额为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偿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史称庚子赔款。庚子赔款数额之大、牵涉的国家之多、偿付的年限之久、对后世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而赔款的议订也是全部条款中困难最多、费时最久、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关于赔款数额,俄、法、德等国主张各自提出赔款要求,最大限度进行勒索。德国一再叫嚣要中国赔至最后一分钱,并提出了索…  相似文献   

15.
退款办学,带着国耻痕迹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堂”,本是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900年(庚子年),德、英、法、美、俄、日、意、奥八个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打进了北京城。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侵略国签订了丧权辱国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美国家间战争赔偿经历了惩罚性的“拆迁赔偿”与象征性的“协议赔偿”两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远东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彻底根除日本的战争潜能,使之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以“拆迁赔偿”的方式.强制日本把被指定的工业设备赔付给曾被日本占领和破坏的国家.重点是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以遏制苏联对东亚的影响。但随着中国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和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一改先前对日本打击的政策为利用和扶植日本,对日本的赔偿政策也转换为旧金山《对日和约》中规定的“协议赔偿”。美国对日战争赔偿政策的转换,严重损害了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的利益,使原来战胜国对战败国之间的惩罚性赔偿变为日本和索赔国之间对等的象征性协议赔偿,致使赔偿性质和赔偿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导致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对外扩张、军国主义重新复活、拒不承认战争加害和战争责任、战争史观日益右翼化、亚太地区形势长期紧张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王社生 《湖南教育》2005,(22):34-34
一、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去年,我担任双蹲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任教该班数学课兼社会课。通过学习小学五年级《社会》第5课《义和团反对外国侵略》一课,学生知道了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赔款4.5亿两白银。于是,我问:“4.5亿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并请大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今社会作比较分析。同学们议论纷纷。学生A:清朝末年中国不足4亿人口,八国联军向清政府勒索4.5亿两白银,也就是说清政府又要向每个国民平均摊派1两多白银……学生B:经过1842年《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18…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赔款问题,尤其是对《北京条约》中英国赔款数额如何表述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11页分别刊载杨飞和蒋清泓两位老师的文章,他们引用《北京条约》原文,指出《北京条约》中对英国800万两白银的赔款包括军费和英商损失费两项,而不能像教材中那样笼统地说“赔偿英法两国  相似文献   

19.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这次赔款以银元为计算单位支付,而以后清政府所有对外不平等条约的赔款均以白银“两”为支付单位。因此《南京条约》的赔款数目就常被误解为2100万“两”。那么为什么《南京条约》中的赔款以银元支付而不以银两支付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中国宝银银两存在着重量不足、成色不纯、平砝(秤)不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勒索赔款和如何分赃,是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斗争的焦点。侵华列强专门组成了“赔款委员会”和“资源调查委员会”。以研究清政府可能负担的最高限额。各国首先在确定赔款总数上发生了争吵。德国“要求中国赔款。务到最高限度”,主张“二十万万马克之数”,因它“急需此款,以制造战舰”,以便与英国争雄。俄国也力主尽量榨取,急用赔款以加速西伯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