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教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高职生源质量较差、课程改革及教科研能力提升要求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英语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完善、英语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并基于此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改善策略: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强化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健全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刘洪茹 《教师》2014,(26):120-120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受社会、院校、职业、个人等各种因素影响,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而导致职业倦怠问题的发生。本文通过对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缓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方法,旨在为缓解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杭海红 《考试周刊》2011,(34):21-23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研究,阐述了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成因及倦怠缓解对策。  相似文献   

4.
苏北处在经济强省的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相对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得更明显,也更为强烈。本研究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五个维度入手,分析研究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因素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广州市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调查问卷》为工具,对广州市15所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广州市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群体存在着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其中情感枯竭现象和低成就感倾向比较严重,同时存在轻度的去人性化倾向。作者认为教师的性别、获奖情况、学校性质、班级生源、工作量、工作压力、学生基础、角色地位等是造成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发展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推行“双师合一”是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应科学规划教师职业生涯,提升教师职业能力,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的心理问题之一,高职教师由于其职业角色的特殊性,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文章通过高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高职院校青年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学校的特殊性、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年龄段所共有的普遍问题等原因,正面临职业倦怠的危机.本文立足于教师职业特点、大学英语课程特点以及青年教师职业周期特点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借鉴国外职业倦怠理论和测量工具,采用问卷调查(心理测量量表)的方法,调查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并提出一些缓解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被调查的英语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但程度并不十分严重。调查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实际状况,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等提供有益的信息,使他们能够针对外语教师职业倦怠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外语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分析高职院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角度探讨解决高职两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11.
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缓解对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与教师管理制度不到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和自我规划意识不强,教师的自我认知较低与专业素养不高,都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体现激励的高职院校教师评聘制度,引导高职院校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营造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环境等应成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本文研究了山东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从中也了解了英语教师对自我“双师”素质的认识和对“双师”素质培养的期待与建议。该研究为大学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政策制定、培训模式、有效途径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方法:采用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Iackson于1986年编制的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ES)对223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最严重。其次是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程度最轻;男性英语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女性英语教师;副高职称的英语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初级职称的英语教师和中级职称的英语教师:周学时超过20节的英语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和去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周学时6-12节和14-20节的英语教师。结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并且在性别、职称、工作量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年龄、职称、婚姻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评价、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教师工作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借鉴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理论和测量工具,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研究了目前乌鲁木齐地区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被调查的英语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但程度并不十分严重。个人、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预防和缓解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一词首次由费鲁顿伯格用于描述助人行业的职业心理。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职业性伤害,转型期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存在给高职院校的教师个人、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首先需要社会各界改变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不足;其次,要改变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转型期高职教育的变革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素质的构成,提出了培养教师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师成为“双师型”、“双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提出了提高高职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罗笑 《职教通讯》2019,(4):65-68
高职特教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培养对象为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同一般教师相比,面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更为特殊,承受的职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从情绪、人格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从压力、地位、工作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而通过对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改善两方面提出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高职英语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困境,也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研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身心健康水平及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