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新园首先开启的,不是园门,而是文化。新建设的幼儿园起步和发展首先应聚焦办园思想的建构,并由此把握园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个“立园之本”。在整个规划筹建过程中赋予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将文化理念与建筑、环境、课程有机融合,从内涵层面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彰显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倪蓉 《早期教育》2012,(7):55-57
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奉贤区南中路幼儿园以地域民俗文化为资源建设幼儿园文化,从“办园理念的价值厘定与升华”“精神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培植”“园所环境的文化演绎与外延”三个方面聚焦园所文化建设,实现办园品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文化背景、文化传承、文化载体和文化内涵的系统性工程。幼儿园管理者在办园伊始就应对园所文化建设从整体上架构文化脉络,以引领提升园所未来发展。文章试从新建幼儿园文化生成的角度,阐述文化建设初期的实施路径与思考:故事开掘——植入文化"基因";氛围扩散——展露文化"表情";"文化行走"——散发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4.
刘娟 《教师》2019,(4):112-114
幼儿园文化是园所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园所形象、提高办园品质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结构失衡、同质化严重、行为失范等问题。幼儿园建设应遵循其内涵、基本原则和秩序,从精神文化"凝魂"、物质环境"赋形"、制度文化"建场"、行为文化"化人"等路径进行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5.
正平遥县示范幼儿园建于1958年,有着50余年的办园历史,是山西省示范幼儿园。近年来,我园以新园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深化内涵、创建特色"的办园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的原则,着力构建系统科学、积极向上、与时俱进、富有特色的园所文化,使幼儿园发展始终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蓬勃的发展生机。文化建设成为园所内涵发展、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文化建设显现幼儿园文化的内涵与办园品质,是一所幼儿园办园理念的体现。应将理念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打造园本文化亮点;将理念塑于制度建设中,使制度建设不断内涵化;汇理念于精神文化,凝聚人心,不断提升办园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7.
郝江玉 《教育》2015,(2):55
不断提升办园品质,是每个幼儿园追求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园所文化的建设。50多年来,园所以诚实质朴的幼儿园文化和温暖的人文气息作为立园之本,使幼儿园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以人文底蕴滋养教育之根找准核心,建设幼儿园文化"幸福教育"是幼儿园的核心文化,它力求让幼儿、教师、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均有幸福的感受,核心是幼儿快乐学习、主动发展,而爱是这一切的源泉。园所是这样开展"幸福教育"的:贯彻"一条主线"——创设丰富、适宜的教育情境,让幼儿在愉快平等的心理氛围中快乐学习、主动发展;落实"两全思想"——面向全体幼儿,注重全面发展;实现"三个提升"——提升服务,提升内涵,提升质量;建设一支拥有"四爱"(爱园  相似文献   

8.
陆蓉 《早期教育》2012,(3):50-53
幼儿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积淀,一种价值思考,一种行为方式,是幼儿园科学人文精神和幼儿园个性特色相融合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它是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园所传统、园风园貌、价值认同等的综合体现,它形成了幼儿园特有的"教育品质"以及幼儿园独特的"教育个性"和"文化魅力"。本文从幼儿园文化的现场分析着手,看幼儿园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天津教育》2013,(1):65
家园共育,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天津市和平区第五幼儿园是与和平区第三幼儿园整体合并、实现优势资源整合的新型园所,是一所市级示范幼儿园。园所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为宗旨,以"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特色,形成了"对待幼儿真心、对待家长实心、对待同事诚心、对待社会热心"的良好园风。园所努力打造幼儿、教师、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共享"型园所文化,创建"办园水平示范化、人才培养专业化、课程建设品牌化、资源配置优质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以促进儿童发展为主旨,将儿童、教师、幼儿园、社区纳入同一个系统和框架中,深入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让课程真正具有适宜性和有效性。因此,我园结合园本实际,构建了基于本土文化视域的集团化幼儿园课程样态。一、寻资源:遵循集团化办园方向,寻找“双文化”课程资源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是一项重要工作。着眼于园所发展现状,我园结合一园三址集团化办园理念,立足课程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幼儿园的办园之魂,是幼儿园的精神支柱所在。幼儿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念之上,必须创建符合幼儿生活和发展的健康的、积极的园所文化。建设幼儿园园所文化,应当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去着手,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相互监督,不断发展,为全园师生提供温馨和谐的园所文化氛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园舍建设如何在尊重规定的同时改革创新,如何在传承中求得发展?我们认为办园理念和园本文化应该是幼儿园园舍建设的灵魂,应在遵循园舍建设一般规律和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贯彻"一切为了儿童"的思想,使幼儿园园舍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园本特色,既有利于幼儿的充分发展,又能展现新世纪幼儿园园舍的新风采.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幼儿园办园之魂。幼儿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念之上,即必须塑造让幼儿快乐、适应和健康的园所文化。幼儿园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上,其次体现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再次体现在管理文化建设上。其中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包括制度建设背后的理念,还包括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行为文化,以及制度背后的秩序文化。幼儿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环境、制度等形式物化下来,同时必须强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李晓静 《学前教育》2021,(5):30-32,33
2009年,北京十一学校和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联合创办了“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源于对这两所研究型学校的文化传承,在建园时就确立了"建设研究型幼儿园,构建儿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儿童创造性人格奠基的办园宗旨。如何为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做好准备?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研究型幼儿园,这既是我们的追问,也是我们力图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是幼儿园的办园之魂。幼儿园文化是在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它决定着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和激励教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幼儿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环境、制度、管理方面的建设,也要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选择发展不同的文化,共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环境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  相似文献   

16.
正则幼儿园位于丹阳市老城区,是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吕凤子先生创办的正则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原名"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属小学幼儿园",创办于1975年,1990年单独建园,2008年独立建制更名为"正则幼儿园"。共有幼儿865名,教职员工80人,虽然园名几经更迭,由吕凤子先生提出的园训"正则"却延用至今,已经成为正则幼儿园办园文化之本源,精神文化建设之内核,为全体正则人所接受与铭记。正则幼儿园也在全面梳理吕先生的教育理念下,研究园史,继承发扬,寻找办园之命脉,以"用爱和美培育完整幼儿"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三风"、"五观"、"八支柱"的办园文化图谱,倾心打造"致雅致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无锡市安镇中心幼儿园(简称安幼)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东新城地界,是一所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近年来,这所省优质园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两个特色项目——秧歌腰鼓及礼仪教育,提炼出"健·美"的园所文化核心。安幼在"健·美"文化建设中,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幼儿园‘健·美'文化建设实践研究"为抓手,引导安幼人科学认识"健"与"美"的内涵与价值,把"健·美"文化渗透到办园理念、学校制度、课程建设、行为规范及园所环境中。崇尚活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应当注重办园理念的引领。文章探讨了和合文化的内涵,从幼儿园管理、团队建设、环境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对"和谐发展融合创新"的幼儿园办园理念及其实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品位,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以思想为先导,追随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幼儿园树立以爱育人,以园为家的思想,明确以"家"文化为核心引领园所发展的思路,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立足本园找准定位,确定了家文化建设思路,通过环境的改造使用、课程的构建、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为抓手,让文化浸润幼儿园,凸显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和办园品位,推进幼儿园全面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园所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是幼儿园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幼儿园办园方针与环境氛围、教学理念与管理策略、人才素质与硬件设施等所折射的一切显性或隐性的文化现象的总和。优秀园所文化的形成是一所幼儿同办园理念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需要健康而纯洁的文化,这种园所文化应是向上的、启智的和审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