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行政诉讼收费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诉讼费用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民享受法律保障的程度。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收费制度主要是沿袭或参照发展相对完善的民事诉讼收费制度,并在实践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事实上,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在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不应将民事诉讼收费制度直接引入行政诉讼领域,由此引发了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收费制度合理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10月实行以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法律规则本身的问题和行政诉讼体制方面的弊端,使我国的行政诉讼陷入了困境,作者试图从国内外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和行政审判体制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学习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行政诉讼制度,来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是国家政治走向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条例》实施两年来,存在观念、量度、规范、监督等多重困境。彻底转变观念,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行政诉讼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行政诉讼撤诉率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法官规避"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法律规定,以压促解、以诱促解等造成的。本文在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及和解制度与国外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行政诉讼的改革应当选择和解制度而不是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 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基本职权,也是我国行政诉讼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宪法》和《行政诉讼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活动中的监督权和抗诉权,这对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合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行政诉讼法只原则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有权实行法律监督和对人民法院发生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理论与审判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现状的分析,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还存在许多缺陷,这其中有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当前,随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以健全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实现行政法治,进而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必将对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已建立的行政诉讼制度为我国加入WTO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在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范围、司法审查原则以及法律适用程序规范依据等方面与WTO规则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及时修订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以应对加入WTO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制度设计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初衷是在诉讼过程中对行政机关随意处分行政职权进行限制,体现的是国家权力制约理论中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行政诉讼法》实施多年来,学界从未停止过对我国能否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争论;实务上对行政诉讼进行调解也不在少数。这就造成了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实践游走在法律框架之外的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规定已经不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调解在行政诉讼中具有客观存在的价值基础。对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彰显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试析行政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阻却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制度建立本身便体现着对人权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合国行政诉讼法》已颁行十多年,但在行政诉讼中仍存在阻却人权保障的观念的、法律的、制度的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论述了国家检察机关出面提起行政诉讼的必要性、范围、法律身份和地位、权利等问题,以斯推动行政诉讼对行政活动的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以“合法权益”受侵害为逻辑起点,对于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告资格,无论是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还是依申请公开的信息,都需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过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而对于与自身信息相关的原告资格,则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直接相关,或者政府的信息公开行为侵犯了其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条例》在规定政府信息公开I法律救济途径时,由于并未充分考虑其独特性质,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传统的法律救济手段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与尴尬。因此,应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知情权以基本权利的地位;待时机成熟时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位阶,由条例上升为法律;调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审查方式,增加屏蔽审理程序;提高公民权利观念,加强政府法治理念,畅通救济途径。这样才能更加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3.
司法审查实践表明,我国《行政诉讼法》亟待修改。在修法过程中必须顺应行政法治发展的世界潮流,注重研究解决如下制度创新与改进的课题: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应坚持司法最终性,应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参加人范围和行政诉讼救济范围,行政诉讼立法应兼顾公平与效率,以更有效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行政公益诉讼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行政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国家行政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我国在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这既不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也直接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在立足我国法律传统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域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加快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公益诉讼是现在法学界研究讨论比较多的话题。而行政公益诉讼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谓无原告,无诉讼,则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就成为重中之重。我国并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对其主体范围也不明确,因此研究主体范围问题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行政权的实施效率,不仅依赖于行政执法的强制力,而且依赖于该国的宪法诉讼制度。良好的宪法诉讼制度会有助于行政权的实施;劣质的宪法诉讼制度会有害于行政权的实施。一个国家应当培养、扶持良好取向的宪法诉讼制度,使其成为主流的司法制度,从而节约行政权的实施成本,建设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其法理基础和现实需要,应该在制度构建上确立行业协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的类型化是20世纪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基本模式包括:主观之诉与客观之诉,事后补救之诉与事前预防之诉,形成之诉、给付之诉与确认之诉,有名之诉与无名之诉。我国行政诉讼应采取“明文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电子信息几乎充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为了顺应信息化的要求,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电子政务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政府电子政务的不断开展,不仅是对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挑战,也使得行政诉讼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新型案件层出不穷,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的概念有巨大的冲击。电子证据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难题。对电子证据的概念、定位、收集、审查判断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教师因职业权利被侵犯往往采取行政法律救济途径解决,现有途径通常是行政申诉、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存在着纠纷性质界定不清、申诉规定操作性欠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窄等问题。对此,应当构建、完善由行政申诉、行政调解、行政仲裁、行政裁决及行政复议组成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为主导,同时以诉讼审判作为最终保证的行政法律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