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 《安顺学院学报》2020,(1):18-23,79
工业化背景下的乡村学校教育,其制度性缺陷的本质主要表征为或忽视或边缘化村落社会的作用。实质上,村落社会是助推乡村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我国,并不缺乏村落社会与乡村教育相互成就的成功案例。文章以号营村由生计教育、礼制教育、习俗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构成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为例,在概述屯堡村社教育基本内涵及社会特征的基础上,彰显村落社会与乡村学校教育相互成就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文化地理学视野 ,分析安顺屯堡文化中聚落景观、民居景观、服饰景观、语言景观、地名景观、宗教景观和民俗景观的主要表现特征 ,以及安顺屯堡文化与黔中喀斯特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4.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5.
以天龙镇、九溪村、云山屯村为典型代表的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圈各村镇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也存在着普遍的协作。综观20年旅游发展状况,屯堡旅游村镇间的竞争方式是低端的、协作范围是狭小的,造成了屯堡旅游整体效益的下滑。为挽回屯堡乡村文化旅游的颓势,必须要走大屯堡旅游的发展道路,把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一个整体,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格局上与外部大市场进行竞争和协作。  相似文献   

6.
安顺屯堡文化--黔中喀斯特环境中的汉民族地域文化景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文化地理学视野,分析安顺屯堡文化中聚落景观、民居景观、服饰景观、语言景观、地名景观、宗教景观和民俗景观的主要表现特征,以及安顺屯堡文化与黔中喀斯特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机制。文化是屯堡旅游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存活的自然及人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章对屯堡乡村旅游的三种路径和存在的局限加以分析,认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意识、旅游增权、社区参与、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论文分析了屯堡文化的主要特点和结构,并结合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因素对屯堡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屯堡文化是屯堡人将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多元生境中,在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得以较完整的保存并传承至今.因此,它的传承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是屯堡人适应安顺自然环境并融入自然的典型地理标志.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推动“屯堡学研究”栏目建设,拓展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提升屯堡文化研究水平,突显学报办刊特色,本刊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征稿要求如下:1.稿件内容需围绕有关屯堡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建构及屯堡民俗、宗法、聚落、卫所、文献、文学等,字数不少于8000字。2.稿件要展示屯堡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视成果的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3.优先录用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如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等)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基金项目的课题名称必须与本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国家善治的重要议题。村落文化作为乡村共同体的呈现样态,存在乡村文化的多元化来源和展演形态。文化公共性与乡村建设休戚相关,村庄政治精英不但引领了文化资源的运作方向,而且重新整合了村民的“文化习惯”,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具体而言,要通过政策宣传激发村庄文化的活力,围绕党群关系发挥村规民约的影响力,进而践行文化制度的本土化适应力。同时,乡村文化公共性的流失贯穿于公共议题的失语和公共空间的日渐式微。因此,要不断涵养乡村公共精神,加强村民公共意识的培育,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公共空间的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化赓续的公共空间,重构乡村社会资本和关系,通过重构社区空间,促进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公共规则的内容和制定程序,加强公共规则的宣传和教育,健全监督机制的信息反馈渠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屯堡文化的形成及其状况,探讨屯堡魂在屯堡人生存中的精神作用和屯堡文化的军旅特色。作者认为对屯堡文化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屯堡风情的旅游开发尚有发掘潜力,对于屯堡文化的研究应忠于史实,推陈出新,才能促使屯堡文化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推动“屯堡学研究”栏目建设,拓展屯堡文化研究视野,提升屯堡文化研究水平,突显学报办刊特色,本刊现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征稿要求如下:1.稿件内容需围绕有关屯堡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建构及屯堡民俗、宗法、聚落、卫所、文献、文学等,字数不少于8000字。2.稿件要展示屯堡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重视成果的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3.优先录用省(部)级以上政府基金(如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博士点基金等)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基金项目的课题名称必须与本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安顺屯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乡土"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传承民族文化相结合,让屯堡文化教育成为学校常态化教育,传承和保护屯堡文化.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属性。他们既是在乡村积极履践教育使命的"教师";同时又是充分融入乡村共同体的"村中人"。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乡村教师及乡村民众对这种双重身份的正确理解,并且双方的行动都高度契合这种理解。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原理,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是制约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又是其身份重构的重要路径。为了使乡村教师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而促进其身份的认同,需要乡村所有成员凝聚共识,深刻体认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的多重意义;需要对乡村的政治、经济等制度进行相应变革;还需要动员本乡及他乡的知识分子精英及文化精英,为乡村教师做出榜样示范。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重塑为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立足乡村、奉献乡村奠定了坚实的乡土教育情怀和乡土文化自信。当下,随着乡土文化转型和乡村社会结构秩序重塑,导致乡村教师原有乡贤角色迷失和旁落,他们逐渐沦落为乡土文化的“陌生人”、乡土治理的“逃离者”、乡土教育的“技术人”、公共身份的“遮蔽者”、专业身份的“教书匠”。基于此,重塑新时代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应确立回归乡土的培养机制、厚植反哺乡土的教育情怀、生成在地化实践教育素养,以期实现乡村教师回归乡土主体自觉意识,主动承担应有时代使命和乡土文化责任为价值归旨。  相似文献   

16.
《屯堡重塑》一书汇编了近年来有关屯堡文化研讨方面的19篇文章,其中有专家学者触及的“热点”,有“屯堡汉子”涉及的“冰点”。这些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增添了人们对屯堡文化的了解,但也有失之偏颇和过于武断之处。对此,文章作了辨析阐论,认为屯堡文化是一种历史遗存现象,不是现代学者包装的产物,在保护好这个旅游资源的同时,应该更加珍视屯堡文化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对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教育理应承担起乡村文化振兴这一重大责任。社区教育作为囊括最广泛学习者的教育类型,应该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建功立业。本文根据对陕西省府谷县部分社区居民进行的“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走进社区教育”问卷调研的分析,提出社区教育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对宋茨林先生发表在《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第一期的《是历史遗存还是现代包装——“屯堡重塑”中的热点和冰点》一文中一些观点的应答。针对宋文的某些质疑,文章解释文化“重塑”和“再建构”概念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关于屯堡文化“活化石”“六百年不变”的观点提出的,同时也强调指出这两个概念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很普及的一个概念。“重塑”“再建构”绝不意味从无中生有,而只是一种文化的动态过程。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在实践中,当前文化旅游的商业性包装是屯堡文化“活化石”观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提倡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成为较热的话题。一些学者就此提出乡村教师应成为新乡贤型教师,要承担多方面的乡村振兴事务。然而,乡村教师成为新乡贤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乡村学校“离土”,教育隔离于村治之外,乡村教师难以参与乡村治理;乡村教师非本土化,教师乡土情怀淡薄;教育专业化抑制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经由乡村教育振兴乡村之路较为理想化。基于此,文章认为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应从属于专业属性,乡村教师参与乡村治理的最大任务是教书育人,在乡村学校“离土”的背景下,乡村教师能够坚守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就是为乡村教育“兜底”,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方法、组织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是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屯堡文化研究的方法、组织以及屯堡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屯堡文化研究的方向,还为屯堡文化在地方知识体系的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