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继2004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80岁高龄的瑞典籍汗学家马悦然先生的《另一种乡愁》,迄今10年过去了。马老的乡愁又增10年。何为“乡愁”?马老在《另一种乡愁·弟弟的海行》中写道:“四五岁时,妈妈给我念过一部名为《弟弟的海行》的童话组诗,那本书的插图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名字恰巧和我一样,也叫悦然,跟他最亲爱的玩具熊划船剑中国……我通过《弟弟的海行》才知道有中国这个大国。”  相似文献   

2.
叫声同志     
王丰 《滇中文化》2002,(3):45-46
无论工作学习,还是与人交往,总得对他人有个称呼。可是,现在的称呼太多,诸如先生、小姐、老板、老板娘、老大之类,说出口来心里却总不是个滋味。每当遇到称呼,我的心里在总会被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称呼所占据,这个称呼就是一同志。以往听报告,听领导讲话,听各种演讲,我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志们;陌生人在各种场合见面,都称呼同志。常听到有人说,同志,您好!同志,到哪里去,同志,机床厂往哪里走,同志,你的钱包掉了,谢谢您同志……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同志这称呼被先生,小姐所代替了。似乎不称呼先生小姐而称同志就过时,就不是当代人。于是,各种场合,我们生活  相似文献   

3.
《校雠广义》感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80年六、七月间,程千帆先生在山东大学讲学,除了讲授《关于治学方法》外,为中文系和研究生开了一门“校雠学”的专题讲座,讲了将近七、八天。听讲的人,挤满了一座阶梯教室。山大图书馆古籍部的同志、山东省图书馆特藏部的同志、山东省博物馆保管部的同志,全都赶来听讲。当时我在山大图书馆古籍部整理善本书和善本书目。从30年代起我对目录、版本、校勘之学,有特殊的爱好,并曾于 1979年秉承殷孟伦、殷焕先两先生的嘱托,在程千帆先生的指导下,为山大中文系研究生编印过一本《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得到程先生的…  相似文献   

4.
《巴蜀化系列丛书》展示了巴蜀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版,确实是化建设上的一件大事。所以,我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积极倡导、支持巴蜀化研究的老领导、专家学、省社科院的同志、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5.
一卢作孚先生的事迹以及他一手创建的民生公司的成就,我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有所耳闻。当时,雅礼中学由长沙迁至湘西沅陵,我是雅礼中学初中部的学生。抗战胜利后,我转学到南京金陵中学读高中,同班同学卢国纶是卢作孚先生的三儿子,我们都是寄宿生,住在金陵中学的“口字楼”三楼,卢国纶就在我隔壁的房间里,朝夕相处,时间长达两年半,直到高中毕业。从他那里,我对卢作孚先生的持家、为人、尤其是创业精神,又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高中毕业迄今整整五十年,不久前卢国纶来京与我相晤,我们都老了。 卢作孚先生的长子卢国维的长女卢晓蓉…  相似文献   

6.
张慧 《华夏文化》2005,(2):16-16
《南京日报》3月17日“非常关注”(B5)版上刊登一篇有关张中行的文章,序中说:“北大燕园曾住着四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人称‘未名四老’。四老中的金、邓、季已仙逝,张中行也已96岁高龄了。”看此,我很吃惊,因为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市民,但还算关注文化和新闻,像季老这样的国家级文学大家,如果“仙逝”了媒体应有所报道,  相似文献   

7.
有感于张岱年先生的来信田芳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岱年先生今年二月十八日给张岂之先生的信。岱老的信这样写道:"接来信,十分高兴!提高人口素质,确是一个重大问题,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有益于提高人口素质,此乃吾辈所应负担的历史任务。我们不是复古主...  相似文献   

8.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宁夫同志逝世已有十年之久,他从1949年5月起,先后担任湖北省各级领导职务近四十年,为湖北的各项建设作出了毕生的贡献。在他九十诞辰之际,我刊特从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学家谭维四先生撰写的纪念韩宁夫同志的来稿中,撷取了几件韩宁夫同志指导我省文博事业方面的感人故事,以表达我们对韩宁夫同志的深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9.
这是个老问题了。但由于辛德勇先生近年提出了新解,加之中华书局新刊的《史记》修订本接受了他的解释,修改了旧版有关文句的标点,使得这个老问题再度浮现出来。对此问题,我久有关注,但因循未有所作,现在看来,还是值得再作一番清理的。  相似文献   

10.
余青欣说:“不是我选择了古琴,而是古琴选择了我。”她用略带沉思的口吻向来访记说起自己最初与古琴相识的一幕。那是很多年前的一天,她的姑姑,一位老歌唱家带着她去古琴大师查阜西先生家谈学琴歌的事情,恰好琴家吴光先生也在场,他正在专心弹奏着《梅花三弄》,悦耳的琴声、优美的意境吸引着年轻的余青欣。从此她喜欢上了古琴。  相似文献   

11.
古镇州城     
张旗 《大理文化》2014,(10):72-75
钟鼓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宾川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帧照片是他站在州城南门街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照片左下角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來,隨着經濟的急劇發展,文物市場也在急劇發展。收藏文物的愈來愈多。因此,文物鑒定也成熱議話題。我的導師張政烺先生生前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委員,早先《中國文物報》的編輯朱威同志曾約我寫篇張政烺先生與文物鑒定的文章。考慮到張政烺先生在文物鑒定和硏究方面的獨到見解對學術界仍有參考價値,故不揣淺陋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相似文献   

13.
张凤 《寻根》2003,(4):92-94
何凡先生为联合副刊写的“玻璃垫上”是我们从小爱读的专栏,而林海音女士是许多文坛前辈崇敬的“林先生”、“林阿姨”,我尊称两老为“何凡伯伯”、“海音阿姨”是因他俩是学长的双亲,绍光和我跟她的公子夏烈(祖焯)及媳妇龚明祺都在密西根前后同学。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向下超越——《反抗绝望》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 《中国文化》2008,(1):144-150
整整二十年前,我以此书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我至今记得由唐弢先生、杨占升先生、严家炎先生、樊骏先生、刘再复先生、何西来先生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向我提问时的情形。答辩之后,钱理群先生代表“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向我约稿,他们那时正准备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一套学术丛书。钱先生年长我二十岁,从1983年经王得后先生介绍相识之后,他一直支持我在鲁迅研究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學人寄語     
正馬一浮先生一個重要論斷,是以國學爲六藝之學,以六藝該攝一切學術,包括諸子、西學等在內。在現代學術中,這個說法顯然不是主流。但當代學術的確越來越重視六藝之學。馮友蘭先生晚年反思自己的中國哲學史硏究,特別提出忽視了經學傳統,尤其是易學。其弟子、我的老師朱伯崑先生著《易學哲學史》,系統梳理易學在中華民族理論思維方面的貢獻,是對馮先生中國哲學史硏究的重要補充。  相似文献   

16.
正"宾兴"的钟鼓楼钟鼓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宾川县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在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张照片是他站在南门街西侧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照片左下角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这间临街的民宅,斜对面就是建置至今五百余年的明、清几代王朝  相似文献   

17.
1942年春天,著名画家徐悲鸿远道出游到大理与年轻的马丽生结缘留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佳话。年近百岁的马老每每讲到这一段经济心情格外畅快,老人仿佛又回  相似文献   

18.
整整二十年前,我以此書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我至今記得由唐弢先生、楊占升先生、嚴家炎先生、樊駿先生、劉再復先生、何西來先生等組成的答辯委員會向我提問時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李威 《世界文化》2002,(2):17-17
那天,在快要进入爱坡索市中心区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个老乞丐坐在街道的拐角处,当我从他旁边走过时,他竟突然开口向我发问。他问我是不是偷着从家跑出来的。我想他这么问我一定是看我太年轻,觉得我太嫩的缘故。“才不是呢,先生,”我对他说,“是我爸爸开车把我送到高速公路上的,他还为我祈祷,求神保祜。并鼓励我说:‘孩子,学会追寻你的梦想和憧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1996年5月我将《一代诗哲吴雨僧》寄给《中华文化论坛》时任主编谭洛非同志,没有想到一个多月文章就在2期刊出。洛非给我来信说:文章写得好,他把另一篇文章抽下,先将这篇刊登。又说《论坛》新辟了《中华学人》和《学者谈治学》两个专栏,主要登载四川学者和与四川学术、教育有关的学人。他要我向王利器先生约篇谈治学经验的稿件,并说他认为王先生的东西可以流传。我回信说,《论坛》开辟这两栏很好。我同王利器先生很熟。大概在1996年9月,我去拜访王先生,讲起谭洛非向他问候及约稿的事。王先生说,他同洛非也相识多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