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天地生综合研究是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大科学”中“地球科学”的一部分。所谓“大科学”,是在系统论提出以后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的思路,它改变了过去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越来越专的状况,提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这种新思路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系统综合的观点。古人在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五行生克”和“阴阳二气”学说,其中包含有综合的观点。“五行”是指古代人所认为的组成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相互作用、变化衍生出世间的万物以及事物的运动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重庆与北京、上海一样,都有过文化辉煌时期。北京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上海为“左翼文化运动”策源地,重庆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文坛,三地都在不同时期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无疑,重庆之于抗战文化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学人寄语     
李学勤 《中国文化》2006,(2):F0002-F0002
“国学热”一词近已风行不少时间,现在升级为“国学火热”,这本应是从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研究的我们欢喜赞叹的。不过我不得不说,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述,如就其深度、高度要求,都还不好用“热”来形容。相反的,我倒有一种预感,害怕这种国学之“热”难于持久,甚至弄不好转化为国学的危机。目前有些现象,使我摆不脱这种担忧。  相似文献   

4.
国学框架     
王玉德 《寻根》2009,(3):7-10
关于国学,近些年一直很热,有人主张从娃娃抓起,有人主张全民学习国学,有人主张把国学列为国家一级学科,有人甚至主张把国学推到全世界。然而,在笔者看来,国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迷茫的时段,有许多问题混乱不清。当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对国学本身开展研究,如果国学的学科体系不明确,发展国学就将是空谈。本文只想就国学的框架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引起学术界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2008年全国研究生“国学与西学”暑期学校于7月15-8月6日在西北大学举办,著名思想史专家张岂之先生担任校长.邀请在国学与西学方面有深远影响的国内外专家担任主讲教授。专家们就国学要义、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西学要义等问题举行了多场前沿学术报告,介绍国学与西学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国学”?从历史来看,我国西周时期由政府来办学,没有“私学”;“学在官府”,称为“国学”。直到春秋末期,孔子办私学,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教育遗产。当历史演进到十九世纪末,西方的科技和社会科学大量传入我国,称之为“西学”,与此相对的是中国本土的学问,称之为“中学”或“国学”。1925至1929年清华大学办“国学研究院”,所谓“国学”,指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今天人们所说的“国学”仍然是这个意思:优秀的民族文化之简称。当前“国学热”表现在多方面:有少数大学办“国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开…  相似文献   

7.
严冬 《华夏文化》2012,(2):52-53
晚清时期有一批知名学者,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口号,一边进行学术研究,一边从事政治与文化活动,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影响,被称为国粹派。  相似文献   

8.
汪国新:国字脸,国画家,全国政协委员,尤其以弘扬国学为己任。国学所指不像国花、国画那样明确,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国画既是国学的重要载体,又是国学自成体系的分支。国画集诗、书、画、印之大成,不仅培育君子人格学养,而且关乎国家世道人心。汪国新就是从传统诗、书、画、印入手,开始了他弘扬国学、传承文明的文化苦旅。汪国新生于长江西陵峡口,对于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他来说,那条  相似文献   

9.
国学的使命     
鲁庆中 《寻根》2009,(3):11-14
近些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亦热极一时。有人热胀,就有人泼冷水,反对国学的人也激愤了起来,有关国学的争论此起彼伏。有学者客观地描述了国学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国学的人文主义内涵。亦有提倡国学的学者以为国学从根本上看,是立国之学;从过程上看,是育国之学;从现实生活中看,是一国国民必学之学;从区别标准上看,是此国与他国不同之学(刘明武语),  相似文献   

10.
<正> 不久前学界冯其庸先生和范曾先生说,他们主张谈"国学"不要仅限于儒学,最好谈"大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这个意见,我觉得很好。我主张谈"百家之学",并不限于儒学一家。在我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1994年初版,2009年三版)中已经着重宣传过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刘梦溪 《寻根》2009,(3):4-6
我近来对国学和相邻概念所作之辨析,不是表示我反对国学,或者不要国学,而是主张国学无须太热。20年前的1988年12月15日,我在《中国文化》创刊词里写道:“与学界一片走向世界的滔滔声不同,我们想为了走向世界,首先还须回到中国。明白从哪里来,才知道向哪里去。文化危机的克服和文化重建是迫临眉睫的当务之急。如果世界同时也能够走向中国,则是我们的私心所愿,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文化发展又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与研究中国历史是密不可分的。20世纪以来,我国的历史学经历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文学到近代史学,从近代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学在我国广泛传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7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科学的发展。历史学的这个发展变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发展变化。回顾近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面对21世纪的即将到来,我认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点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第一.着力开掘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研究应注意文化区域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注意自觉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宽深化区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与跨区域文化研究,处理好整体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科学审视区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它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与文化传统、历史因由相联系 ,从而向读者传递了许多的信息。古老的汉字 ,自然也传递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内容 ,尤其是传递出了中国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诸多奥秘。一、“儒”、“士”与尊儒传统自先秦孔子之后 ,儒学便闻名华夏宇内 ,成为诸子中的显学 ,到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 ,更成为“国学” ,大盛于天下。大哲学家罗素在《中国之问题》一书中就称中国“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意思是说 ,儒学在中国充当了准宗教的地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 ,儒学事实…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自1981年5月建立至今已经有近40年的时间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说法"四十而不惑",进入了"不惑"之年,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已经逐渐明朗清晰起来,从学科概念、学科体系、学科定位到应用的理论、发展主线以及编写原则等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总结与理论升华。无论从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国家崛起对文化建设需要的角度,都应该不失时机地推进中国的中外关系史学科建设,进行全面的理论构建与设计,重点在几个大的方面发力。在进行学科构建之前,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概念,把一些相关问题讨论清楚,笼而统之或大而化之是学术研究之大忌。必须指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在近40年的探索当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的问题几乎都是中国史、中外关系史上的重大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奠基性的著作,为中国学术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学会没有进一步从学科  相似文献   

16.
国学研究出路何在方言关于"国学",国内学术界有不少讨论。对此,我们不想加以评论,这里只想提一些我们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中国早已存在的概念。但它在中国近现代有它的特殊意义。有三种不同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由本世纪初年的国粹论者提出来的。章太炎、刘...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胡适等人的大力推动下,"整理国故"运动迅速升温并蔓延全国。由胡适提出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成为这一运动的宗旨。以科学精神、西方观念作为整理国故的利器,开辟了国学研究的新生面;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容易犯以西衡中的毛病,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同情之了解",也缺乏对西方文明的必要反省。同时,大力提倡整理国故,还有消解新文化建设成果,走向崇古、迷古老路的危险。因此,整理国故运动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尖锐质疑,集中体现了当时学界不同文化理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本来,这些不同的见解均有着各自独特的价值,完全可以相互沟通,并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整合;但亡国灭种的巨大阴影带来的心理焦虑,对学术活动现实效应的过度追求,加上极度的自信乃至自负,各派学者大多难以与对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对话,沉潜深入的学理探讨几乎成为奢望。这一情形使得"整理国故"运动的积极意义被部分内耗,其对"再造文明"所起的作用也被削减。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8月致中国史学会筹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①2019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把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提上讨论日程。在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古代史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我认为亟待加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科体系建设。进入21世纪,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中,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何更好的保护并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传承绵延不绝,给我们留下了诸多优秀文化遗产,中华民族走过漫长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中国历史中蕴涵的经验、智慧无比丰富。研究总结中国中外关系史的历史经验,对于形成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不可能算是成功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作为指导.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我们的目的不是探讨传统文化是否起作用的问题,而是在于如何从现代化的动力要素的角度,来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合理地扬弃,并对传统文化的重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清华百年校庆,当为2011年春天的一笔浓墨;尤其2009年11月重建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更像一支雍容的牡丹,悄然间绽放于中国教育、思想、文化各界;于世界文化之林再度燃点中国国学的瑰丽重彩。概览中国近代文化史,常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节点;谈及五四运动,定要涉及近晚期中国大学;早期的中国大学中,清华大学的国学研究院,突出地代表了中国近、晚文化发展的矿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