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全忠  赵航 《寻根》2012,(4):129-132
入闽 陈姓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妫满受封于太吴之墟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侯爵陈国。后陈国为楚所灭,妫满后裔便以国为氏,称陈氏,奉妫满为始祖。  相似文献   

2.
郑金洪  郑俊娅 《寻根》2014,(6):137-139
胡姓溯源胡姓源出有三:一是出自妫氏:《元和姓纂》等史籍记载:虞舜妫氏后裔33世孙胡公满,封于陈(在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胡公满子二,长申公以父满公谥号姓胡,次日公以国号姓陈,胡陈同祖同宗。二是出自姬、归姓。《通志·氏族略》载:周朝有一支姬姓人建立胡国(在今河南郾城),又有一支归姓建胡国(在今安徽阜阳),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及国人都以胡为姓,世代相沿。  相似文献   

3.
郑金洪 《寻根》2003,(3):133-135
《左传·襄公廿五年》记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说的是阏父为周的陶正即主管制陶之官,有功得到周文王赏识,把长女大姬下嫁给阏父子胡公为妻,“以备三恪”。恪为客异文,古制灭国不灭祭祀,周武王克殷后,分封虞、夏、殷之后为三恪,封阏父子妫满于陈,建立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以奉虞舜之祀。妫满去世后谥胡公,传至20代公廿三年(前479年)为楚国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是为陈姓由来,妫满为陈姓始祖。陈国后裔有的以首任国君妫满谥号胡公为胡姓。此前…  相似文献   

4.
占剑 《寻根》2006,(4):75-82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秋,宋高宗于扬州行宫郊祀,孔子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字子交)及从父、中奉大夫孔传奉诏侍祀。嗣后,金兵大举南下,锋芒直指淮扬,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在孔传的支持下,孔端友奉端木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北宋政和年间所颁铜印,率近支族属扈跸而南,辗转数千里,于建炎三年(1129年)年底到达今浙江衢州。宋高宗驻跸临安后,孔端友携从父孔传等谒阙上疏,“叙家门旧典及离祖丧家之苦”,因功赐家衢州,以奉楷像。南渡的孔子后裔遂在衢州安家落户,孔氏遂有南北宗之分。  相似文献   

5.
宋全忠 《寻根》2006,(1):130-131
《寻根》杂志2003年第二期以《中原地区的台湾村》为标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河南邓州市台湾村。该村陈氏家族的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邹族人,于300多年前自台湾到邓州屯垦定居。据陈氏家谱记载,在依那思罗去世百余年后的清朝同治年间,曾有台湾族人前来“觅亲祭祖”。邓州陈氏家族现已发展到第13代,42户,200多口人。2002年12月,陈氏家族第13代孙、  相似文献   

6.
中国陈氏宗亲会淮阳总会王纪友,李强1993年淮阳成立了中国陈氏宗亲会淮阳总会,设址河甬省淮阳县朱家街8号(邮编:466700)。有永远名誉会长4人:陈昊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永和(新加坡陈永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夫(台湾世界阡氏宗...  相似文献   

7.
宋代阆州陈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第一代陈省华,第二代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史称“三陈”),第三代陈渐、陈师古、陈述古、陈博古,第四代陈知俭、陈知默、陈知和,第五代陈衮,第六代陈恬等家族成员在宋代的文坛、政坛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至今四川、湖南...  相似文献   

8.
郑金洪 《寻根》2009,(4):138-141
许姓出自许由和姜文叔,已为学者共识。由于许国所在许地(今河南许昌县)是当年许由居住过的地方,许姓族人尊奉许由为开族始祖,尊文叔为得氏始祖。许国被楚灭后,国人散居各地,秦末高士许猗不仕,隐居于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繁衍子孙,汉高帝置汝南郡,许姓汝南郡望由此而来。十六国时许茂为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太守,许姓因又有高阳郡望。  相似文献   

9.
秦燕春 《中国文化》2014,(1):98-115
平心而论我本未打算随便“唐突”陈撄宁(1880-1969)先生。这位近代道学研究与修炼的集大成者何容博地凡夫过多言语?何况也许词媛吕碧城(1883-1943)①的确深镌在陈撄宁的记忆中并屡屡被列为陈氏第一位“女弟子”,反之则未必然,此从1917年后吕碧城绝口不再提修习仙道事即可明证。  相似文献   

10.
陈元光南征及其家族闽籍化陈永安一、征战及其终结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议大夫、统岭南行军总管陈政奉命率府兵3600人,将士自副将许天正以下123员南征人问,历经万里跋涉,终于来到了泉(州)潮(州)交界处。本为平定“啸乱”而来,不料反被土著迎头反...  相似文献   

11.
佛武寿     
《寻根》2006,(3):F0002-F0002
释行锋(刘锋),1967年生,河南太康人,嵩山少林寺三十二代弟子,“金至尊”世界武术名家,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2.
《寻根》杂志1998年第6期刊载龙剑宇撰写的《刘少奇与湖南宁乡南塘刘氏家族》一文,追溯到明成化年间南塘始迁祖刘时显后因“史料缺乏”,失去宗脉。本文重点阐述刘少奇的根应归于中山靖王刘胜的10世孙刘备家族,即中山刘氏家族;其《南塘刘氏族谱》应归于《彭城刘氏统宗谱》。一、南塘刘氏家族是中山刘氏的一个分支刘少奇的祖先南塘始迁祖刘时显,是从江西吉安吉水一带迁至湖南宁乡南塘的。这可从《南塘刘氏族谱》收录的喻夫人的碑文中得到证实:“刘母喻孺人,生居江西吉水,适时显公为室”,“夫妇随男宝出宰于楚之阳(今湖南益阳…  相似文献   

13.
郑金洪 《寻根》2011,(3):138-141
溯源 魏姓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以国为姓。据《史记.魏世家》等载,周文王第13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至裔孙毕万时被西戎攻灭,奔投晋国,成为晋大夫,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芮城县),子孙以邑为氏,  相似文献   

14.
胡毓骅 《寻根》2003,(1):108-114
徽墨是我国的“文房四宝”之一,历来受到文人骚客和达官显贵的青睐。在徽墨业中,“胡开文”是我国近代一家闻名中外的老店,至今已有近240年的历史。现在“胡开文”三个字几乎成了徽墨的代称,“胡开文”的名号遍及徽墨的故乡—原徽州地区诸县,其墨则遍及海内外。但是“胡开文”不是人名,而是墨业的店名。“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上庄村也是胡适的故里)的胡天注。据《上川明经胡氏宗谱》记载:“天注公,驰赠奉直大夫,名在丰,字柱臣……生于乾隆壬戌年(1742年)六月二十七日未时,故于嘉庆戊辰年(1808年)十…  相似文献   

15.
郑金洪 《寻根》2008,(1):132-135
江姓溯源 江姓源自黄帝裔孙伯益之后,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姓赢。伯益子三:长曰大廉,为秦、赵先祖;次曰若木,传费、徐;三曰思成,任夏的大理(管理司法),元仲十三代赢济,助周武王伐纣有功,爵封于江(今河南息县),传至赢济十七代孙赢贞,于周襄王廿九年(公元前623年),即楚穆王三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溯源元仲为江姓始祖。  相似文献   

16.
牟平都姓     
曲菲 《寻根》2014,(1):131-133
牟平都姓为蒙古族后裔 牟平(《都氏族谱》中记载必里海是都姓的第一代蒙古先祖。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宁海州志》卷十一日:“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历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今山东牟平)诸军奥鲁、劝农事。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日都,是其后也。”“抄儿,牟平人,海之子,袭本州达鲁花赤职。”“不老赤,牟平人,海之孙,袭本州达鲁花赤职。  相似文献   

17.
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综述陈宝箴、陈三立学术研讨会1994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省省会南昌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召开这样的会议。30余位对义宁陈氏家族及其学术传统感兴趣的学人,及陈小从、陈流球、陈美延等陈氏後裔参加了会议。(一)关于如何评价陈宝箴...  相似文献   

18.
朱和双 《寻根》2012,(2):91-97
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族旧称“罗罗”(在古代典籍中通常被添加上“ ”),由于读音差异又作“卢鹿”“罗落”“落落”等。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在今四川西昌周边地区及大凉山一带设置“罗罗斯宣慰司”,治建昌路(今四川省西昌市,为古越侮地),  相似文献   

19.
自《宋史》刊出《陈抟传》后,历代学者对“陈传故里”颇有争论。《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2期发表唐代剑先生《陈传、张守真事迹考》一文,认定陈传是“毫州真源人”。笔者不敢苟同,现仅就笔者所见材料作一综述,以明其实。一、证明陈抟是“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西)人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陈特自署“西蜀崇龛”人,是最有力的证据。宋淳熙(1174—1190)年间,由国史院编修吕祖谦(1137~1182)奉诏编辑的(圣宋文海)里,最早收入了陈传(易龙图序》,文未有“西蜀崇龛陈传序”的署名。这七个字是证明陈传是“西蜀崇龛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王宇信 《寻根》2008,(4):125-129
前不久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页地名“宁”字条下说:“宁,商周地名。春秋为晋邑,即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韩诗外传》卷三,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秦置修武县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