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夏的北京之夜,灯光辉煌。5月9日晚,文艺界人士和各方朋友云集保利大厦国际剧院。中印建交以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印度文化节总开幕式在这里举行。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文化部部长、印度文化节组委会主席刘忠德,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部长阿琼·辛格等,出席了开幕式。在乐队高奏中印两国国歌之后,按照印度的传统,由阿球·辛格和李铁映、布赫、刘忠德共同点燃了一盏有4支灯捻的油灯,象征着文化节在吉祥中开幕。在总开幕式上,3个印度艺术团的艺术家们展示了印度古老绚丽的传统艺术和印…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20日,首届柏林中国文化节框架下《樊洲韵律山水画展》于柏林自由中心(Berliner Freiheit)开幕,樊洲作品首次亮相德国。文化节开幕式上,樊洲演奏了中国古琴名曲《流水》,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主席田建平,德国外交部文化专员、德中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席Wolfram Wickert等300余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程鹿峰 《世界文化》2008,(10):18-19
1875年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首演于巴黎歌剧院,演出后舆论界褒贬不一,而一向热衷于风流激情的上流社会的观众却接受不了《卡门》的风骚撩人,放荡不羁,大肆抨击《卡门》的内容是道德败坏的,音乐是乱七八糟的。从此,在巴黎剧院的剧目中《卡门》消失了长达8年之久,只有一些有识之士如著名哲学家尼采,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等对《卡门》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4.
清凉与清凉山黄夏年在中国佛教中,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以"清凉山"闻名中外,并围绕清凉山出现了"清凉国师"以及《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清凉寺"等著名的佛寺、僧人和佛教撰述。本文试图依据印度宗教、文化的特点探讨有关清凉与清凉山...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视野     
《中外文化交流》2012,(9):86-96
《凤仪亭》让世界聆听川剧美 近日,中西合璧的歌剧《凤仪亭》在美国林肯中心上演。新版歌剧《凤仪亭》由中央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根据同名川剧创作,由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加拿大著名电影导演Atom Egoyan执导,全剧舞美、配乐等均出自国际一线团队。剧中沈铁梅出演女主角貂婵,她用川剧高腔“搭档”京剧和现代音乐,向美国观众讲述了“吕布凤仪亭私会貂蝉”的三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地处太湖之滨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丝绸古城。它原为春秋吴国的都城,千里沃野,遍地蚕桑,自古为生产锦绣之乡。苏吴的丝绸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三国东吴时,已开辟海上丝路通往罗马、日本等国。唐宋之后,成为全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苏州出土的五代和宋代锦、缝、绢、印、绣等技艺精湛,堪为精品。明清时期,苏州为著名的“江南三织造”之一,民间或宫廷织造规模和水平均为全国之冠。当今苏州丝绸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于一体,行销五洲、饮誉世界。因而,在丝绸之府的苏州创办一所丝绸博物馆,是中国丝绸界和海内外有识之士的夙愿…  相似文献   

7.
以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 《西部女郎》等闻名于世的普契尼是被誉为威尔第(1813-1901)之后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 普契尼出身音乐世家,曾曾祖父雅可莫,曾祖父安东尼奥,父亲米歇尔和母亲阿维娜·玛吉都属所在时代的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或风琴手等。  相似文献   

8.
音乐奇谈     
意大利有一位名叫乔万依卡洛·特罗姆别第的人,利用长达30年的时间,借助最原始的录制设备,独自一人录制了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乐坛出现了一个影响深远的乐派——“强力集团”。这个集团的活动和创作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交响组曲《舍海拉萨得》(旧译《天方夜谈》)、《西班牙随想曲》、歌剧《萨特阔》(剧中的《印度之歌》更是脍炙人口)的作者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是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俄国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一些名作曲家,如里亚朵夫、格拉祖诺夫,斯特拉文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等都出自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门下。作曲家生性诚恳,为人谦虚,待人真挚。平日  相似文献   

10.
德沃夏克的特殊爱好靳慧译对安东宁·德沃夏克,19世纪波希米亚捷克著名作曲家,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代表作《新世界》,即《第九交响曲》,可谓尽人皆知。然而,知道德沃夏克对铁路、火车站、火车头以及与火车有关的东西情有独钟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德沃夏克在市拉格期间...  相似文献   

11.
吴宗海 《寻根》2007,(3):28-30
在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并保护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声中,各地文化节出现了舞龙、舞狮、荡湖船、打连湘等文化形式,但恕我孤陋寡闻,一直未看到有送麒麟的活动,与麒麟有关的文化也不昭彰,像有关孔子诞生的“麟吐玉书”典故,在工具书《辞源》、《辞海》中均无此条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作为中印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娇红记》(中国古典戏剧)与《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约创作于公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法国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成功地实施了互办“中法文化年”活动,从而一开中国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活动的先河。之后,中国相继在美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西班牙、韩国、瑞士、印度、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先后举办200多个规模不等的“中国文化节”、“中国艺术节”活动.  相似文献   

14.
京剧在中国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最为完整、最具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的传统舞台表演艺术_京剧的内容多以演绎中国历史故事为主,如《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三岔口》等,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近年来,京剧在移植国外题材内容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如根据意大利著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在中国和意大利演出均获得很大的成功。如今,被称为“北京歌剧”的京剧受到愈来愈多国外观众的喜爱,许多外国朋友前来中国学习京剧。京剧有哪些特点,成为一名京剧演员需要哪些条件,在中国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15.
宋蕾 《华夏文化》2008,(1):50-51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史记》中有“嫘祖始蚕”一句,据说黄帝娶嫘祖为妻,是她发明了养蚕。其实,同世界上其他许多伟大的发明一样,丝绸的发明不可能是一人所为,而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史记》所说的“嫘祖养蚕取丝”是把嫘祖当成古代劳动妇女的化身。“嫘”这个汉字从丝,  相似文献   

16.
印度妇女像     
克里马申是前苏联著名水彩画家、插图画家,原《星火》杂志美术主编。他的水彩画和插图作品发表于杂志上,五十年代流传到中国,一时成为美术界非常受欢迎的作者。他的画作风格潇洒,重笔意表现,色彩洗炼而生动,多局部渲染加以表现力较强的细小笔触点画勾染,给人以轻快诗意的感觉。1953 年北京十大建筑的筹建中,建造苏联展览馆(现已改名为北京展览馆)时,他以美术设计师的身份曾来中国。在北京和其它地方画了许多水彩画,如《宋庆龄》、《北京图书馆》、《西湖游船》、《铜狮》等,很受群众喜爱。他访问过印度等国,画过印度的古堡、妇女、歌舞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语言学的民族传统赵振铎一中国是世界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一①。它在语言研究上的成就可以和古代印度、希腊、罗马比美,很多方面在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古印度的《长寿字库》被认为是比较早的综合词典。但是这部辞书产生年代并不确切,有人说是公元2世纪到4世...  相似文献   

18.
苏莱曼·丹吉尔,约9世纪人,是中世纪阿拉伯著名旅行家和著作家。9世纪中叶,他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归国后于851年将其东游见闻记述下来,写成《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成为阿拉伯人关于中国与印度情况的最早记载。在苏莱曼的笔下,尤其保存了许多关于中国沿海商业、交通和法制、物产及文化等忠实可靠的珍贵材料。从9世纪始,穆斯林著作家眼中的中国,是处于阿拉伯之外最伟大的国家,直到14世纪中叶这一看法仍无变化。尽管苏莱曼仅以商人身分来中国游历,但出于对东方文明古国的向往,他对中国的观察是十分细致、准确的,由此使《中国印度见闻录》的材料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翔实可靠的特色。同时其叙述语言简洁而不凌乱、自然而紧凑,达到文辞朴素无华,苏莱曼因此立于真正著  相似文献   

19.
才华出众的女音乐家范妮·门德尔松陆家齐凡是爱好外国音乐的人,恐怕都熟悉“费利克斯·门德尔松”这个名字。门德尔松创作的乐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无言歌》几乎经常可以在广播节目里听到。这位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很早就显示出音乐方面的才能。20岁那年,他在维多...  相似文献   

20.
正印度女性文学有着突出的现实主义色彩,女作家们由女性独特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社会中尚存的传统观念和性别偏见进行揭露和批判,她们的写作必将促进印度社会文明的进步。安妮塔·奈尔(Anita Nair,1966—)是印度当代著名的英语小说家、诗人,她广受关注的小说是《女士车厢》和《更好的人》。安妮塔·奈尔作品被翻译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