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班牙,一直流行一个传说:一名放荡的浪子,他的生活就是天天都以诱惑女性并和她们的保护人展开战斗来取乐。后来,在一处墓地,他巧遇一座死者的雕像,那死者生前是曾被他诱惑的一个女孩儿的父亲。浪子邀请他共进午餐。雕像愉快地接受了。随后,死者的鬼魂来到他的家中与他一起用餐,并回请他也去他墓地共进午餐。  相似文献   

2.
刘伟 《世界文化》2007,(10):12-13
威廉·布莱克1757年11月28日出生于伦敦,他的父亲是一个小本经营的袜商。从童年开始,布莱克就声称见到过幻象。4岁时,他看见上帝“把头放在窗户上”。大约在9岁的时候,一次在乡村散步,他看见一棵树上栖满了天使。尽管他的父母努力阻止他“说谎”,但他们还是注意到他与其他孩子的不同,没有强迫他进入正规的学校而在家里自学。10岁时,布莱克表达了希望成为一个画家的愿望,于是父母把他送进绘画学校。两年以后,他开始写诗。14岁时,父亲打算送他去一位著名艺术家门下当学徒。  相似文献   

3.
周嫄 《世界文化》2013,(11):I0001-I0004
画家段守虹的本职工作是一家杂志社的美术编辑,至今他仍忠于职守地坚持在他的岗位上。之所以这样说,是他的朋友们早已谋得“自由职业”而飞黄腾达了,然而他还是一名“草寇”。段守虹平日出门不喜欢坐车,无论远近他总是会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朋友或家人常常让他坐车,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道:“这样有利于我不停地思考问题。”或许这就是艺术家的自由,他要利用不停地思考来刺激他对艺术的敏感反应,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激情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陆家齐  苏音 《世界文化》2007,(12):33-33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佛罗伦萨的画家,他的绰号“德尔·萨托”是“裁缝”的意思,他的父亲是裁缝。从1518年到1519年,萨托在法国为弗兰西斯一世工作,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佛罗伦萨度过。在那里,他作为16世纪初叶的画家,和巴尔托洛梅奥一起,成为引领当时画坛的人物,作的作品主要题材是宗教画,包括一系列壁画;他最著名的祭坛画《圣母和弹竖琴者》,其庄严优美可与拉斐尔媲美。可惜他的绘画缺乏活力和深度,否则,他可以跻身于绘画大师之列,艺术史家兼画家瓦萨里认为这一点与他的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丽娜 《世界文化》2009,(10):22-24
“当爱向你招手,追随他,/哪怕他的道路崎岖险峻。/当他展翅拥抱你,顺从他,/哪怕他翼中利剑把你伤害。/当他向你诉说,相信他,/哪怕他的声音会粉碎你的关梦,如同北风扫荡庭院。”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的(《先知》被视为诗人的顶峰之作。作品风格淡雅隽永,满含着对于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对于理想追求的浪漫情怀,受到了东西方文学世界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位出生于天主教马龙派家庭的作家,精神深处却郁结着一种隐秘的“耶稣”情结。  相似文献   

6.
石静 《寻根》2009,(5):106-109
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被称为蔡中郎。他是东汉未年的名士,关于他的传说颇为丰富。他精通音律,流亡吴地时发现焦尾琴;他工于书法,自成“飞白体”;他将万卷藏书赠给王粲,留下“蔡邕之赠”的美名。从汉末至魏晋,蔡邕在士林中极有声望,为乡里所宗。南北朝隋唐时期,他因“事董”开始受到讥讽,在宋代更是遭到丑化,  相似文献   

7.
戴蕾 《世界文化》2010,(2):14-16
他年轻时有着一头浅金色的头发和深邃的琥珀色眼睛,唇角微微上翘,当闭上嘴沉默的时候,显得又傲慢又性感;他的眉间有一道蹙痕,不笑的时候显得非常严肃,然而笑起来时又是一派沉静温和。他是英国戏剧界的瑰宝,年轻演员的导师,他的发音方式在英国戏剧界是一个“专有名词”,他的名字在好莱坞代表着具有某一类特质的角色,他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地拒绝重要的电视电影角色,只是因为档期和他的舞台剧有冲突。  相似文献   

8.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的绘画风格大胆奔放,他的蚀刻版画充满讽刺性。他认为艺术家的想象力比传统更为重要,因此,他常常被称为“第一位现代派画家”,而他那极其忠实于原型的肖像画,则标志着19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陈拙 《华夏文化》2005,(4):61-63
一个受人拥戴的人,应当具有知人之明。他的威信并不仅仅表现为周围的人们或者他的部下多么欣赏他、感激他、奉承他、恭维他,而在于人们信任他、追随他、揣摩他、有求于他。人们自内心深处对他的期望和企求是最具实质性的、功利性的,也最有吸引力。口头上的吹捧,包括那些真心实意的感谢,实际是十分廉价的。神灵是信众的精神寄托,而受拥戴者则不仅是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他们的世俗依靠。  相似文献   

10.
他是以狂草闻名中外的书画家,他是屡屡受邀远赴美国进行艺术展览的文化使者,他是捐出价值800余万元书画作品的爱心长者,他是诙谐幽默、谈笑风生、关爱晚辈的慈爱长者。他,就是素有“广陵游侠,闲云野鹤”之誉的书画艺术家颜之江——作者  相似文献   

11.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合肥西乡(今肥西)人。他出身寒微,在那个恶霸横行、干戈四起的年代里,生活的艰辛和求生的本能驱使他奋力拼搏,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一步一步地走向他人生的顶峰,由游击、参将、总兵而至提督,成为晚清军界一颗耀眼的新星。后来,他又因抗击法国侵略、保卫宝岛并领导台湾开发而声名显赫,流芳史册。然而,在翎顶辉煌的背后,他的内心真的那样洋溢着自豪和荣耀吗?透过繁华的表象,拾读他遗留下的诗篇,人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在无限风光的背后,他的内心正承受着极度的焦灼,还潜藏着些许的无奈。  相似文献   

12.
萨姆先生有很多书签,这些书签,他收集了很多年。当他庆祝自己75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家人和朋友为他举行了一个让人惊喜的聚会。  相似文献   

13.
史蒂夫是个12岁的小男孩,正在读小学七年级。但是,由于他的父母都是酒鬼,所以,他眼看着就要永远辍学了。值得注意的是,他有阅读技能,阅读非常棒,但是,尽管如此,他考试却总不及格。从一年级开始,虽然他总是考不及格,但是他却不曾留过级.而是照常地升级。史蒂夫个子很高,块头很大,比起其他12岁的男孩子,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少年,但是,他却一直不被人们关注,直到那天怀特小姐来到他们班上。  相似文献   

14.
幽默二则     
幽默二则尤末(一)一个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总是为头上出现白发而不安。有一天,他的女秘书来到他的办公室,让他签署文件,女秘书站在一旁等着。他突然意识到,女秘书一定在看他头上的白发。“你在看我头上的白发吗?”他略带不满他说。“不,先生,”女秘书回答道,“...  相似文献   

15.
宿沙煮盐     
吴正格 《寻根》2014,(1):89-91
宿沙,传说中的炎帝臣。他与炎帝后裔共工一样,权势很大,是“霸天下者”。《艺文类聚》记他因“叛不用命”,后被炎帝“箕文谏而杀之”。但《世本》则记他为黄帝臣,那就未曾被杀。他的身世和命运虽存悬念,史官们却皆认他是始制海盐者,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183;斯坦内尔是挪威著名音乐家。在梅地亚楼大宴会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穿着极为随意,具有北欧人特有的严谨和克制,无法将他与著名国际音乐人的概念相连。但当他坐到白色的三脚钢琴前,音乐的旋律从其指间汩汩流出时,你才能发现他的真情真性。时间,仿佛在这刻凝固,只有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声。  相似文献   

17.
剑川作家杨益均老师说,当年徐霞客来到剑川古城,北门外一老人接待他.没有让他去吃大鱼大肉,而是带他到剑川各地吃平常小吃。没想到吃得徐霞客赞不绝口,一一给他吃过的菜取了名字。如今菜名已无法考证。但这些徐霞客赞不绝口的菜却一直是人们最喜爱的。如果你来到了剑川,也可跟他一样,深入剑川大街小巷,尝尽剑川美味。  相似文献   

18.
花园雪景     
高更成长为一名画家就如同他长大成人一样,似乎一蹴而就。他大器晚成,也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独特的印象主义画风是瞬间形成的,当然,此前他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并吸收借鉴了周围画家的风格。幸运的是,高更无须摆脱学院派的束缚,因此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9.
黎巴嫩的穆罕默德先生是1994年我随中国青海杂技歌舞团访问中东时结识的朋友。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贝鲁特大学学院剧场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的时候。那天,天气十分炎热,我们坐在观众席上稍事休息。这时,我看见前排有一位黎巴嫩朋友全神贯注地低头写字,他满头大汗往下淌。“呵,他写的是中文广我见他在自己的名片上一笔一划地写上了“穆罕默德·塔哈;”在他旁边放着别人给他写的他的中文名字的范本。他临摹得似乎很吃力,手中的笔好像有千斤重。我走近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要过纸和笔,给他示范了一s。他点头笑了奖表承感谢,接过纸笔…  相似文献   

20.
每一位艺术家在心底里都清楚,他在向观赏大众诉说着什么。他不但希望他所诉说的形式能打动人,而且内容也是独一元二的。他希望观赏大众乐意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的一番苦心——他要借艺术启发他们,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