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徽州木雕楼     
李全慎 《寻根》2004,(4):72-79
在宏村附近,有两处徽州古建筑的珍品,这便是位于宏村以西2公里处的卢村木雕楼和以东3公里处的塔川木雕楼,其木雕装饰规模在房屋中所占比例之大、雕刻工艺之精湛、文化内涵之丰富,实为皖南乃至全国古民居中所仅见。  相似文献   

2.
与新中国同龄的高公博,从艺三十余载,成绩卓著。他于1992年作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中央电视台在《东方之子》栏目中介绍了他的艺术成果。高公博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以其仿古木雕、木雕、劈雕,实现了黄杨木雕艺术创作的三个跨越,从而在中华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绽放出三朵异彩夺目的奇花。传统黄杨木雕是将一种木质坚韧、纹理细腻的黄杨木进行艺术雕刻的中国民间工艺品种。它作为工艺品出现,实物可考的始于元代,到明清已经成熟并逐渐定型。传统的黄杨木雕大都以神话故事和历史题材人物为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笑 《大理文化》2012,(1):97-105
剑川木雕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心灵手巧和智慧创意,每一件木雕饱含着木雕艺人们无尽的心血和汗水,乃至人生的悲欢离合。在木雕艺人的生活经历中,有坚毅的艺术创造精神,有无私无畏的开拓胸襟,更有无所不在的对真善美的呵护及对假恶丑的鞭击。这些,激活了木雕艺术的生命,构成了木雕匠艺人才的价值人生。  相似文献   

4.
漫游马普托     
践红 《世界文化》2007,(4):32-33
在马普托市区,有一处名叫6·25广场的地方,平时这儿仅是人们停车散步的休闲场所,每到周六则熙熙攘攘,成为工艺品交易的跳蚤市场,故又称“星期六工艺品市场”。这里的工艺品摊位相对集中,无须交税和租金,商品以中低档为主,故价格也是全市最低的(不砍价者除外)。同东非其他地区一样,市场上出售的各种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中,木雕一直占据主角位置。  相似文献   

5.
刚果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国土中部,属热带草原和赤道雨林气候。刚果是著名的林业国,三分之二的国土为森林覆盖,木材品种极为丰富,为木雕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刚果又是一个盛产艺术家的国度,其雕刻工艺在非洲享有盛誉。这使刚果注定成为当之无愧的非洲木雕大国,仅有民主刚果(原扎伊尔)、加蓬和喀麦隆等少数几个国家可与其媲美。刚果的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末,从班图人建立刚果王国开始,木雕艺术就在刚果河畔生根发芽。当时的作品主要是面具和雕像,用于满足原始部族的社会功用,如偶…  相似文献   

6.
何建木 《寻根》2012,(3):74-83
徽州是程朱桑梓乡邦,也是宋明理学渊源之所在。明清两代徽州人才辈出,产生了大量进士举人,成为中国科举文教事业最繁盛区域,被视为“东南邹鲁”。宋明以来婺源一邑在科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徽州府各县一直排名最前列。唐代婺源即有胡学等考中进士。宋代婺源县具有科举功名者多达288人,位列徽州府第一,宋代婺源县学人所创造的学术著作也位列徽州府第一。  相似文献   

7.
何巧云 《寻根》2009,(6):22-26
刘哗原、郑惠坚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一书中指出:“所谓祭祀,简约地说,就是用礼物向神灵祈祷、致敬,以取得它们的护佑,消灾获福。”祭祀活动反映了群体社会的民间信仰。在留存至今的50万件(册)徽州文书中,有关祭祀活动的文书达数千件(册)之多。这些祭祀文书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上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世界,对徽州社会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何巧云 《寻根》2008,(6):22-26
刘晔原、郑惠坚在《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一书中指出:“所谓祭祀,简约地说,就是用礼物向神灵祈祷、致敬,以取得它们的护佑,消灾获福。”祭祀活动反映了群体社会的民间信仰。在留存至今的50万件(册)徽州文书中,有关祭祀活动的文书达数千件(册)之多。这些祭祀文书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上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徽州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世界,对徽州社会史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徽州的牌坊     
卞利 《寻根》2003,(1):72-76
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区的徽州,自然风光旖旎秀丽,黄山和中国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都坐落在徽州境内,且文化底蕴丰厚,有数十万件千年契约文书、数千种珍稀家谱和善本古籍,徽州一府六县(即历史上徽州府所管辖的歙县、休宁、婺源、黟县、祁门和绩溪六县)至今还存有包括牌坊在内、号称“古建三绝”的古民居、古祠堂等地面文化遗存,令中外学人和游客叹为观止。走进徽州,在古朴村落的田头路口、街衢深巷或民居祠堂门前,我们不时会看到座座造型各异、巍峨矗立的门洞式建筑,有的甚至相连成群,从而形成古老徽州一条独特的风景线,这就…  相似文献   

10.
在加拿大,人们对圣让·波特—乔利这个地名大多不陌生。圣让·波特—乔利不仅是个景色秀丽的旅游休闲佳地,更是一座传扬北美木雕工艺的名镇。一代又一代的法裔加拿大能工巧匠传承了法兰西民族的木雕艺术,使他们居住的这方水土在加拿大享有“木雕之都”的美誉。镇区露天而立的各式木雕造型,千姿百态的店面装饰,琳琅满目的室内木雕精品……汇成一股习习扑面的艺术之风。 首先,我参观了坐落在镇中部的红 顶双尖教堂旁的一具巨型木雕。这是一 棵完整的树干,上端分出数根大树杈,约 高 10米,从主干地端至树梢,以阳刻刀 …  相似文献   

11.
张瑞  李纶 《大理文化》2006,(5):48-51
白族木雕是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与检验,形成了今天以剑川木雕为主要代表的白族木雕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日益变化,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审美水平不断更替,加之科技、工艺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从将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相结合的角度来发展和创新白族木雕工艺。  相似文献   

12.
戴圣芳 《寻根》2009,(6):26-33
在现存近50万件(册)徽州各类契约和文书中,法律文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类型和极为可观的数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法律文书不仅包括明清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的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地方官府的行政法规性文书,  相似文献   

13.
清朝康熙六年(1667)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和两次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研讨,表现了高度的热情。一种地方文化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如此重视,足以见其存在的重要和价值。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与各国…  相似文献   

14.
胡中生 《寻根》2009,(6):15-21
古代徽州民间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会社组织,祭祀性的如祀会,文化性的如文会,金融性的如钱会等。日本学者涩谷裕子和中国学者卞利、刘淼都曾对徽州会社组织进行过专门研究。徽州文献资料较为丰富,随着新资料的不断被发现,人们对会社组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之中。  相似文献   

15.
胡中生 《寻根》2008,(6):15-21
古代徽州民间社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会社组织,祭祀性的如祀会,文化性的如文会,金融性的如钱会等。日本学者涩谷裕子和中国学者卞利、刘淼部曾对徽州会社组织进行过专门研究。徽州文献资料较为丰富,随着新资料的不断被发现,人们对会社组织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之中。会书的发现就具有这样的意义。会书实际上是民间钱会活动的一种档案记录。这种钱会反映的是民间社会在经济上的互助行为和商业上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徽州的古桥     
卞利 《寻根》2002,(3):65-74
地处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交界的徽州,境内山脉纵横,绵延起伏,峰峦叠翠。黄山和道家名山白岳(即齐云山)横亘其问。位于绩溪境内东北走向的翚岭,既是该县岭南、岭北的界山和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徽州得名的主要由来。而“徽”字本来就有美好、高耸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戴圣芳 《寻根》2008,(6):26-33
在现存近50万件(册)徽州各类契约和文书中,法律文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类型和极为可观的数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法律文书不仅包括明清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的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地方官府的行政法规性文书,而且还包括官府和民间抄存的诉讼文书案卷,属于民间法范畴的族规家法、乡规民约以及讼师留下的各种秘不示人的诉讼秘本文书。  相似文献   

18.
赞比亚有两种著名的工艺品,一是铜版画,一是硬木雕。外国游客,几乎都要购买,既便宜,又有特色,是很好的纪念品。赞比亚矿物资源丰富,其中又以铜闻名于世,素有“铜都”之称。铜矿蕴藏量8亿多吨,约占世界总藏量的15%。在东北有一条著名的“铜带”,以基特韦市为中心,自  相似文献   

19.
张笑 《大理文化》2011,(12):100-112
木雕探源在一个贫困的边远民族地区,形成自己独有的民族手工艺术产业,这与那里的自然地理状况、民族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渊源有着相当紧密而又直接的联系。过去的剑川木雕艺术是怎样走过来  相似文献   

20.
王振忠 《寻根》2007,(1):114-122
一 明清以还,大批的徽州人前往各地务工经商。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长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各大商埠,但不少人仍与祖籍地缘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回乡扫墓——这是大批徽州展墓日记出现的主要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