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鑫 《华夏文化》2010,(1):11-12
<正>人们对经验世界中任何现象的认识都具有时间性与空间性,因为不论是认识过程中的主体还是客体都是在一定时空中实存的。古往今来,对时间的追问与反思成为世界上许多哲学家与科学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我国东晋时期著名高僧僧肇在《物不迁论》中借动静之辨集中探讨了时间问题(对于空间僧肇谈的不多,《物不迁论》所说的"迁"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黄河"作为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符号,在参与影像叙事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东流去》以河流符号与地理空间进行历史事件的灾难叙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家国集体记忆的升华。《黄土地》中"黄河"成为积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明的内在价值符号。《黄河绝恋》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故事,建构了历史语境中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空间。《百鸟朝凤》将故事设置在黄河岸边传统农耕文明的地理范畴,凸显了故事中的艺术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家喻国、家国同构"的创作理念是《黄河喜事》的最大特点,影像实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观念、文化记忆和价值理念的总结与提炼。这五部影视剧在叙事话语层面实现了民族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的融合;在叙事主题层面实现黄河故事与家国书写的融合;在叙事结构层面实现了叙事话语与时代需求的融合,完成了民族文化符号视野下黄河记忆与影像话语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表文在宋代发展到极致,与其创作制度化、功能礼仪化的应用语境密不可分。表文既是宋代词科的必考文体,也是朝廷官守日用不可或缺的文体之一。科举与官制的双重规约促使表文功能转向礼仪性,表文服务于"赓歌陈谟"的政治审美化。在礼制规范下开展的表文写作谨守正确的政治立场、规范的格式传统、严格的措辞达意等要求,同时也包含作者的志向、情感、意愿等个人表达。表文作者在礼制要求与志意表达之间的权衡与选择,反映了应用文体中权力话语与文学话语对现实的建构博弈。宋人在历史主义和知识主义主导下展开的表文阐释,展现了两宋表文在制度与礼仪之外所获得的超越性功能和自由性审美,也彰显出士人的生命智慧在实用性公文中所呈现出的丰富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数字媒介不仅改变着电影的创作、传播和观看方式,更引发了中国电影批评的话语转向。从批评语境层面看,数字媒介所催动的媒介文化变革,使得中国电影批评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双重语境的影响;从批评现状层面看,直接讨论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电影批评的研究成果比较寂寥,且分布不均,大多数成果均以网络影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的都是网络影评的特点、形式以及发展状貌等基本问题;从批评重构层面看,主要通过考察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电影批评场域、批评主体研究的种种不足,探索如何正确引导电影批评朝着良性、健康的文化方向发展,重构中国电影批评话语秩序和话语权威。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国家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汉语国际传播是其中重要一环。汉语教材作为学习者学习汉语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媒介,成为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本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以美国使用广泛的两套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涉及的话题内容、频率以及话语态度等角度,对中国形象塑造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发现教材塑造了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在话题选择上多元、有序;话语态度较为客观、公允。最后,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形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诗人庞德与中国古代诗歌孙宏美国现代诗歌始自埃兹拉·庞德,但这位以勇于创新而遐迩闻名的现代诗人却与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古代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1912年他在伦敦率先提出意象主义这个诗歌概念,兴起了意象主义运动,成为美国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7.
《全唐诗》中收录了一百多名女诗人的诗歌,她们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有表现贤妻良母风范的、离别相思之苦的,也有酬唱赠答的,还有些涉及边事、国运民瘼等。从她们的诗歌题材分析来看,创作视野渐趋拓展。闺情咏叹虽仍占优势,但这种题材单一的局面有所突破。一些女诗人敢于踏破樊篱,创作视野由身边向身外扩展,由尺幅闺闱转向广阔社会,由囿于离愁别怨的沉吟低唱转向现实生活多层面的慨叹高歌。虽然数量还不是太多,但对女性文学而言,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转变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大理文化》2011,(9):55-55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研究应注意文化区域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注意自觉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拓宽深化区域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播与跨区域文化研究,处理好整体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科学审视区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理文化》2012,(4):47-47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  相似文献   

11.
《大理文化》2011,(11):52-52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  相似文献   

12.
当代视觉文化的盛行与20世纪后半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空间转向"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然而以往的视觉文化研究却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后现代空间意识优位的典型文化样态是视觉文化,而印刷文化则遵循线性时间逻辑,这看似与莱辛的诗画异质论无甚区别,但其中有着实质的差异:后现代空间完全不同于莱辛所讨论的欧几里德式空间,它是无距离、无深度、无秩序的超空间。视觉文化中渗透着后现代空间逻辑,这一逻辑又经由视觉文化得到了强化。其中,三种深度的削平是视觉文化中最为明显的后现代空间逻辑,直接表现为当代视觉文化的平面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大理文化》2011,(5):56-56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微电影发展的浪潮全面冲击了影像的话语观念,电影研究的研究理路也随之发生改变。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创造性地将传统的空间与时间感进行断裂式的拼贴,并将其并置在微电影产品的审美形式当中。微电影对传统时空概念的创造性颠覆,使其从后现代视野研究中国当代影像的路数显得十分的鲜明。由于产生语境的不同,微电影在当代影像的流变过程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同,其中就包含着诸多超乎于文本之外的内容。因此,从时空测绘的角度出发,在后现代视野之下进行文本和文本之外的指认,就成为解读微电影的一道重要的认知线索。  相似文献   

15.
《大理文化》2011,(7):63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16.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17.
《大理文化》2012,(5):49-49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18.
《大理文化》2012,(7):60-60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优秀原创散文和诗歌,以文学艺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和表达功能,向世界展现大理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民风民俗以及和谐美满的各民族生活。  相似文献   

19.
《大理文化》2011,(12):74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  相似文献   

20.
黄健 《大理文化》2011,(12):74-74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大理的魅力是无穷的,更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为了充分展示大理的独特魅力,本刊"散文空间"和"诗歌广场"栏目面向省内外作家、诗人和广大文学爱好者,长期征集"讴歌大理,发现大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