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埃及回来已经有几个月了,在埃及拍摄的几百张照片一直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呆了几个月.不是因为没有好的照片,是因为埃及的题材太神圣了,神圣以致沉重.如同卢克索神庙里的不朽的石头.让我这几个月来每天都能感觉到它们的份量.以致我不敢轻易触动我笔记本电脑里“我的照片”中拍摄的“埃及”子目录。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潜意识里石头都是找不到故乡的精灵,也许它们太沉默了,也许它们太普通了,也许它们太丑陋了,于是它们被遗忘在地球的角角落落。很孤寂的呆着,丧失  相似文献   

3.
李易农 《大理文化》2021,(10):40-47
种在石头上的故乡 绿豆冒了小尖尖,大蒜伸出了腿脚,麦子饱胀得金黄衣衫都要裂开了……眼前这些来自于乡下的种子,不是播在乡下的土地上,而是我种在石头上的一幕风景. 石头是上水石,是我从故乡带到城里的信物.一个人别家离乡,在城里孤单又冷清,心里空落落的,闲暇时免不了对故乡一番思念.一次回老家,三块造型普通的上水石被我带到了城里.我用盘子盛着它们,把它们放置在案头,日日望着,心里增添别样的温暖,总觉得它们是故乡的亲人——有故乡山坳里常见的石头相伴,便可以藉慰乡愁了.  相似文献   

4.
阿萍 《世界文化》2009,(4):44-45
十月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可以说是一片花的海洋,在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的街头漫步,你会发现在那甜蜜而柔软的花枝映衬下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头和雕刻而成的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艺术品。提起津巴布韦也许我们更多联想到的是壮观的维多利亚瀑布和世界闻名的烟草拍卖市场,到了这里我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以考古遗址来命名的国家里最有特色的要算石头和用它们雕刻成的艺术品了。  相似文献   

5.
正我与太保山的遥遥相望,始于多年以前。那时,我在太保山对面一个叫螺蛳白地的村庄里,多次听人讲起太保山上有七个奇特的石头,石头有传奇的来历,听人讲从前太保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念经。那时年轻,看山不见山,眼里心里全是村里一个女孩的身影。后来,我成了那个村庄的女婿,每次回去,太保山都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闯入我的眼眸,有时云封雾绕,有时白雪皑皑,有时秋色斑斓,神秘莫测的景致一直静默在高处。而我,一直不理会太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我的足迹总是在山路与田畴之间游荡。我知道,我仅仅是云南的大地上一个轻如草籽的游魂。当我的身影转瞬之间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遮住,云南的乡村便把我揽到阴影里,用它们的湿气,告诉我。其实我的脚下有太多被时光掩盖住的往事.顺着泥土里纷繁的根须,努力地生长出来。于是,我在云南的行走,总会发现一些事物,让我在有生之年深爱着它们.并且为之沉迷。在永平,一片澜沧江边的热气腾腾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尹树坤 《大理文化》2014,(10):67-68
石 参天古木簇拥着石宝山 如绿色的围城 城里的石头是久坐的山神 沐浴着晨钟暮鼓 细数着日升月落 在寒暑往来里 一块块石头将内心淬火 用血色丰腴着灵魂和梦想 头顶是广袤的苍穹 脚下是厚重的泥土 或立或卧之石 在白族匠人的雕凿下 展现一个个鲜活的面孔 演绎一部部久远的历史 用石头思想 思想的石头 只有在石宝山只是在石宝山  相似文献   

8.
岳力 《世界文化》2007,(9):31-32
在我并不丰富的读书阅历中,我时常感到,面对一本书就如同面对一个人。人吃一样米而养百样人。同样的,由那些博大的语言集合而成的书们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约拘谨;有的崇高壮阔,有的卑琐平庸;有的如远山横着密林那般深邃幽邈;有的如田野里茁壮着的棉花和大豆一样亲近朴实。而我在词语的密林里成年累月地穿行,犹踯躅于熙熙攘攘的市廛,  相似文献   

9.
石头颂     
石头乃天地之产物,具有坚强、沉雄、博大、诚实、厚道、朴素和长寿之美誉,历来受到人们称颂。古人常以仙桃、南山松、神龟、仙鹤作为长寿的象征,认为它们都很长寿,能活一万年。但在我看来,它们都没有石头长寿。因为石头的形成需要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若论石头的寿命那可是与日月共存,与天地同在。  相似文献   

10.
在城里生活了一些年头,但留存在记忆里的却是乡村的物事而城里的事情几乎是一片空白。任我怎么努力回忆,那里面就是没有存翻多少信息。即使去翻看日历.脑子里想到的依旧是乡下的情景.就好像我在城里白过了一样.我因而明白了,乡村是活的.城市是死的。尽管城市里有漂亮的楼房、繁华的商店和丰富的化生活.但城里却没有时间观念、城里没有四季.有的只是昼夜的轮回;城里没有时间,  相似文献   

11.
遗失的弹弓     
李达伟 《大理文化》2011,(12):39-43
一在后山,那片坟地里,有许多的蚂蚁,当我们把一块又一块石头掀起时,它们惊慌失措,它们叼着那些被我们称为"米"的蚂蚁卵,慌乱地从我们的眼前里消失。从对蚂蚁卵的追逐行为里可以看出,在那个乡间,我们早就意识到米是最为金贵的东西,那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世界文化》2007,(12):16-17
“棕色的叶子凋落的日子来临了。它们从树上落下,飘散到地上。我听到了它们的低语,讲述着作为树叶第一次来到世上的那天所发生的事情。今天它们告诉我在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它们原是泥土和空气的一部分。现在,它们要回去了。在冬天灰蒙蒙的日子里,它们要回归泥土。但是它们并没有死亡。”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动物世界周丹鱼睡觉吗?多数鱼不会闭眼,所以很容易使人以为它们不睡觉。事实上,很多种鱼在白天或者经常地在夜晚进入类似睡眠的状态。有的浮在原处不动,有的卧于水底。有些种类的鱼甚至不怕麻烦地准备休想之所。隆头鱼往泥沙里钻,只能看到随它们的呼吸而一起一...  相似文献   

14.
石头构成了地壳的矿物硬块.石头伴随人类的起源形成了人类辉煌的历史文化.石头是原始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古人类用石头取火,使后来人类在石头中获得光明.在运动周期很长的地质年代,石头永远不间断遵守着客观规律的质变,从大变小,从千奇百怪到千姿百态,逐渐形成大自然的美.随着自然界扑朔迷离的变迁,地壳日复一日的挤压,山岩完成了全部发育过程的同时,又可以派生出几十种岩石,有的石头还出现群种和亚种.  相似文献   

15.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4):56-56,F0003,F0004
斯托肯巨石圈遍布欧洲的远古巨石遗迹约有5万余处,现在英国的巨石圈是最有名的遗迹之一。"斯托肯"一词在古代英语里是高高竖起的石头之意。威尔特郡的这些"高高竖起的石头"位于伦敦西南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根接一根地排列,现在成为了残缺的圆形,直径可达到70余米。人们只知道这些石板最高的达10米,大石柱顶上横架着的巨大石板,重的约有三四十吨以上,却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经历了多少年,它们又是为了什么竖立在这儿的?这更增加了石圈的神秘性。  相似文献   

16.
青山绿水     
阿保 《滇中文化》2007,(1):57-64
(进城下部) 90 突然.乔荷觉得九妹碑是一块邪恶的石头.它像一个恶魔一样祖祖辈辈奴役着九十里的妇女.是它使她们循规蹈矩和维持现状.哪怕不幸与悲惨也得维持,使她们逆来顺受,一昧妥协,使她们的生命以平庸、退让、驯服而乐天知命的方式缓慢爬行.无言地滑向那个早巳规定的终局。这种恶魔式的结局终于落到母亲头上了。  相似文献   

17.
岳力 《世界文化》2007,(11):37-37
安德鲁·魏斯十分静谧,静谧得像一个肃穆的梦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德鲁·魏斯可以被视为一个圣徒,他把绘画当成一种宗教仪式,虔诚地对待它。因此,在魏斯的画里就很少有尘世的喧嚣。有的画里无人,有的画里有很少的人(在我所见的两本画册里,只有一幅题为《约翰·奥森的葬礼》的水彩画中有8个影影绰绰的人影)。有人的画,有的是一名老人,或是一名妇女在屋子里、阁楼上或房门前、原野上静静地坐着或卧着,  相似文献   

18.
提到戏剧,无不使人联想起希腊;而提起希腊戏剧,又使我自然而然地想到德尔菲。那是一座小巧但极具知名度的古城。那里有阿波罗的神庙和古代希腊人祈求神谕的祭台,以及被喻为可给文人骚客灵感的卡斯特里泉水。传说里讲,有鹰自东西两方来,在群山中它们相遇的地方,扔下一块石头,这石头便成了世界的“肚脐”,而“肚脐”所在地——德尔菲,也便成了世界的中心。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不分冬夏地在这里聚集。他们当然不再是为f得到什么神的预言,但是他们对德尔菲这座古老山镇的崇拜,却并不亚于古代的希腊人。而德尔菲也绝不会辜负游…  相似文献   

19.
“我叫里德,是修整树木的,”他说道,“我过几天就回来。雨季还早,在蜜蜂采完蜜、花瓣开始脱落前,我不能给红苹果树喷酒药水。”等里德先生回来后,我开始懂得了“修整”树木是什么意思。在进入盛夏季节时,他又喷酒了两次药水,并且当苹果成熟时,就把它们修剪稀疏。有时候,他还“修整”那些形似公园里的标本似的巨大的枫树。在以后的十二年间,里德先生一直给我们“修整”树木。不过,他做的事情远远不止于此。我的孩  相似文献   

20.
千年足音     
正一其实,我对面图山的山道上,每年春天的日子里,都会传来纷沓的脚步声,这是一群群从山那边走来的人,用传承千年的挚情,对这块土地发出的叩问。许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在意,这是我顾左右世事而淡漠了它的缘故。但是,它的客观存在,终于在眼前的一个日子里感动了我。记得数十年前,我大约六七岁的时候,由母亲领着,坐马车到了对面的山脚下,然后,徒步顺山道逶迤而上,去赶庙会。那里有许多庙宇,供着许多泥塑人物,有男有女。其中,有的面目和蔼可亲,有的恐怖狰狞。庙会热闹非常,有的烧香,有的磕头,有的吹拉弹唱,有的烧火做饭。给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