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傅憎享 《寻根》2003,(3):87-88
古代食品分类不细,凡是面食都叫饼,汽蒸的叫蒸饼、笼饼、炊饼,汤煮的叫汤饼。三国时,破“笼”生出馒头。诸葛亮征孟获,部下议用蛮人头作祭品,亮不从。以羊、豕(猪)肉为馅,包上面皮儿,塑成头形,代蛮人之头。取“蛮头”之音,遂叫馒头。原初的馒头是有馅的“肉心馒头”。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据正史《三国志》的演义,有“七实三虚”的保真度。不独小说,宋高承《事物纪原》也载馒头事,当为史实。高祖名牢丸牢丸出于西晋文学家束的《饼赋》,束字广微,河北大名人。《饼赋》全篇300余字,字字赞扬牢丸。赋言牢丸之皮儿,“重罗之面,尘飞雪白”。馅肉…  相似文献   

2.
寒食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家骅 《寻根》2003,(6):54-58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它起源很早,且曾盛极一时。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在清明前二三日。节日期间严禁举火,全吃冷食,故名寒食节。由于节日禁火,节日之前,家家户户都用米粉或面粉蒸糕、饼,有的糕、饼上还嵌上红枣,或是用大麦或粳米,加上杏仁煮成糖粥,准备节日里食用。这个节日“齐人呼为冷节”,又曰熟食(节)、禁烟(节)。(张萱《疑耀》卷五)由于冷食伤胃,“有内伤之虞,故令人作秋千、蹴之戏,以动荡之”(段成式《酉阳杂俎》、瞿《四时宜忌》引)。于是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等运动,遂相沿成为寒食节的游乐活动。城市里寒食节时还…  相似文献   

3.
白忠懋 《寻根》2006,(6):106-107
香港美食家蔡澜写过福建薄饼(也叫春饼):他年轻时邻居为福建人,主妇做了薄饼,总要送他一个。饼薄,包入的料为大头莱、荷兰豆、包菜、豆干、红萝卜、冬菇等,皆切成丝——都是炒了又炒的,汁不多。男备烫熟豆芽、大地鱼碎与煎脆的浒苔(即苔菜)等。饼上涂以甜面酱,把菜铺上,豆芽、鱼碎与浒苔后放,然后卷起。可自己动手,也可由主人来包。  相似文献   

4.
正旧时人们认为亡魂在前往阴间的路上必经"恶狗村",为避免恶狗撕咬,在小殓时,家属预先将小棒和狗食放入死者衣袖或手中。小棒就是"打狗棒";对于狗食,各地有不同的称呼:华北和华东地区叫"喂狗饼"或"打狗饼"(陈德光、潘治武:《漫谈老北京人的丧俗》,《文史资料选编》第41辑,北京出版社,1991年),东北一  相似文献   

5.
印度的菜肴,南北口味各异。印度南部,气候炎热,许多来自非洲的移民,口味重,嗜好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调料,如咖喱、洋葱、辣椒等。因此,南印度的食物经过一番料理后,颜色看来格外的鲜红。相比之下,北印度人的口味就清淡多了,他们无论添加咖喱或洋葱,都不像南方人那样越刺激越好。印度是佛教文明古国,很多人信奉印度教,他们大多食素,不吃猪、牛肉,不喝酒。对一般人来说,羊肉、鸡肉、鱼虾配上米饭或膳饼是他们的主食。用荞麦粉加入沙拉、油、糖、盐、牛奶,揉成球状后压平,立即置入锅中炸成中空膨酥的麦饼,再沾点酸甜的芒果酱或…  相似文献   

6.
粑粑叫饵块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粑粑叫饵块."饵块,是一种地方食品,而大理一带的饵块更是别有风味.如果你到大理旅游,清早走在大街上,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摊,火盆上放置一张铁丝网,下面是红红的栗炭火.摊主正在翻烤着一块块白色的圆饼,饼比较薄,一会儿就烤熟了,闻起来都有点香,这就是饵块饼.随后,摊主将饵块饼放在一个盘子里递给食客,由食客随量放上作料.作料有辣酱、甜酱、芝麻酱、卤豆腐、花生米末,还有豆芽、酸菜、肉末等,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各取所需.有的还喜欢在饵块中裹上一根油条,而有的则喜欢将烧饵块掰成小片后放到热豆粉汤里吃,这就是大理街头常见的早点--烧饵块.烧饵块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又容易携带,所以小摊生意很火.云南人把饼叫做"粑粑",所以才有"粑粑叫饵块"一说.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女人为家人摊了薄饼,还多摊了一张给某个饥饿的路人吃。她把那张饼放在窗台上,便于路人拿走。每天都会有一个驼背的人经过并拿走饼。这个人不但不表示感谢,反而总是嘟哝着这样的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样的情形日复一日持续着。每天驼背人都来,拿起薄饼就嘟哝这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个女人很生气,她自语道":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每天还押着韵说这样的话,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清明时节清明果詹秀华在我的故乡,每年一到清明节,家家户户都飘出一种诱人的香味,宣告着清明果的问世。说是“果”,其形状却如一般人所讲的饼。清明果味道极其鲜美,但制作起来很不容易。它的用料非常讲究,决不可以将就,这样才能保证味道的纯正和地道。做清明果,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各行各业均有其运作规律。用老子的话说,这个规律就是“道”;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艺术”。做领导工作者有“领导艺术”,做管理工作者有“管理艺术”,做外交工作者有“外交艺术”……天下事情,莫不如此。只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才可以形成某行当特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春天,在百花争艳的季节里,樱花绚烂芬芳。樱花与日本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日本人根据樱花开放的情况决定哪天插秧,樱花与日本人的生活牢固地联结在一起。自古以来,人们就惜花期短暂。欲使其香气永驻,常采用往花和叶片上撒盐腌制成咸菜。往饼里放入樱叶叫做樱饼。在喜庆的宴席  相似文献   

11.
薄饼赛史话     
世界上比赛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其特点也是五花八门。著名的英国白金汉郡“奥尔尼薄饼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唯有妇女才能参加比赛。传说这项竞赛起源于一位奥尔尼的家庭主妇。在1445年忏悔节,这位妇女正在制作薄饼,忽然听到召集镇民们去做忏悔的钟声,便匆忙奔向教堂。当时,她系着围裙,戴着头巾,甚至忘记放下手中的饼锅。锅中的薄饼还在咝咝作响。后来,这种习俗诱发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托马斯·赖特的丰富想象。他曾写了一首56节的歌谣——“薄饼赛的钟声”。诗中描述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这项竞赛,洋溢着浓郁的风情韵味。诗中描写道:  相似文献   

12.
正觞,又称羽觞、耳杯,是中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酒器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礼记·投壶》中有"请行觞",《汉书·外戚传下》有"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一糕印、饼印、粿印形制各异、工艺精美,是颇为珍贵的民间艺术创作和文化创造。不仅代表着闽台两地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两地的习俗信仰、节庆生活;同时也显现出艺术与生活结合为一体的传统风俗,在福建、台湾等地年节婚庆、敬神祭祖等传统民俗活动中都有广泛的传播。木制糕饼粿印模以雕刻的手法制作。  相似文献   

14.
热狗史话     
热狗史话热狗是与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虽然热狗在美国极受欢迎,可它由何人首创、源于何时却一直是个迷。有位研究者把热狗的发明追溯到1894年,据说当时一位名叫史蒂文斯的小贩把香肠夹在饼卷里卖给顾客。又有人说,其创始人为福伊希特万戈,在1904年他曾...  相似文献   

15.
漫话牛仔     
1850年,有个叫里巴伊·斯特劳斯的美国东部青年来到旧金山。他原本是向趁淘金热之际来此探寻金矿的人们兜售做帐篷用的帆布布料,不料无人问津,于是他便把它做成劳动用的裤子,结果销路大畅,甚至远销到从未有过结实劳动用裤的美国西部。这便是现今风行世界的牛仔裤的起源。开拓时  相似文献   

16.
“月饼”亦指“茶饼”□周建邦《中秋节的起源》(杨琳,载《寻根》1997年第4期)对中秋节的起源多有考证,读之受益良多。文中涉及中秋月饼的起源,虽然辨证中秋月饼在唐宋出现之说不可靠,但将“月饼”称之为“一种月形的普通食品”,似乎失之笼统。同时说“月饼”...  相似文献   

17.
《寻根》2017,(1)
正西藏是一个有许多高原特色文化的地方。西藏人不仅身材健硕,而且心态也非常好,吃苦耐劳,西藏特有的这种"打阿嘎"体力劳动,就反映出西藏民众独特的乐观心态和文化风貌。传统悠久的"打阿嘎"当我们行走在西藏,会时常不经意地在一些建筑工地、寺院和一些重要建筑物的维修场所,看到一种有趣的劳动场面:一群男女队列整齐地手握木棍连着石饼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家最近认为:“防止衰老的最好方法是节食。只要减少饮食中三分之一的热量,人类的平均寿命将会达到一百二十岁。其中很多人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四十岁。”这个推论是通过用老鼠做的实验得到的,尚未拿人做过试验。但科学家对此是深信不疑的。他们认为用大黑鼷鼠做的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  相似文献   

19.
贾鸿源  邓宁 《寻根》2015,(2):10-14
寒食赠卵与"行时令"之间的冲突旧俗将寒食节定在上年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唐代文献中保留有众多反映寒食节日风俗的资料,其中镂鸡子、画卵等是重要题材。敦煌文献中所见唐代郑馀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中的《节候赏物第二》篇,对唐代节庆风俗有细致描述,其中便提到"寒食(赏)假花、龙毯、镂鸡鸭(子)、子推饼、鞭、秋千、气毯、饧(饴)粥"。张说《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州有位女商人荷信,生意做得一直不顺心。可是她有一颗爱心。她去看望一位刚刚怀孕的女朋友时,拿不出什么珍贵的礼物,便决定自己动手。她将一根养金鱼换水时用的吸水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