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大学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日益关注的问题。美国学者米勒提出了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和测量方法,形成了著名的米勒体系。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揭示的"有学历、没知识","有知识、没素质"状况,再次彰显出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基本手段。推进通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科学素质,要把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置于核心地位,要树立大科学观。  相似文献   

2.
"权利优先于善"是罗尔斯正义论的一个核心观点,这一观点的证成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由一种康德式的个人观引出的"自我优先其于目的"以及与自我的优先性相联系的中立性原则;二是现代民主社会价值多元论的事实,桑德尔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挑战就是围绕这两个因素而展开的.据此本文认为,是"权利是否优先于善"构成了桑德尔与罗尔斯之争的焦点而不是其他.为说明这一点,本文将从罗尔斯哲学中权利优先性的涵义入手,展示桑德尔批评的内在逻辑,讨论其批评的力量及其得失,从而凸显出桑德尔是如何围绕罗尔斯的这一观点来批评罗尔斯哲学及其自由主义的,最后阐明重申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批判"宇宙热寂论"时作出了重要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言.一百多年后,现代科学取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现代科学成果已进一步证明了恩格斯的科学判断和科学预言的正确性.现代科学揭示出:宇宙物质具有能态的普遍性、差别性和对应性;能态梯级定性定律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规律;宇宙间存在着正向态演与反向态演对立统一的基本矛盾运动;这个基本矛盾运动导致了宇宙间气势磅礴的、不可抗拒的、永恒循环的态演洪流大变化,这个态演洪流大变化就是宇宙物质最普遍的基本变化;这个最普遍的基本变化趋势,使物质的一切形态及其属性都处于产生、发展、消亡、再产生乃至无穷尽的相互交替的循环转化中.宇宙态演是必然的、永恒循环的、无始无终的.这就是宇宙态演观.这就是"宇宙态演论"."宇宙态演论"不仅进一步领悟了恩格斯这位伟大的唯物辩证法大师的高超的逻辑灵感,而且还进一步批驳了一百多年前的"宇宙热寂论"和现代的"世界末日论".  相似文献   

4.
南诏大理国政权与佛教的关系所形成的政教体制形式,研究并著文发表的论文不多见,特别是深度探讨的论文更是寥寥无几.有的观点只是在一些出版刊物中顺便提及,但观点只注重表象,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缺乏事实依据,实不能令人信服.诸如:"政教合一"论就让人质疑.何谓"政教合一"不得而知.罗庸曾说:"大理之初建国,盖政教不分."也许基于此点,成了后人的引言,有了"政教合一"之说.  相似文献   

5.
陈方正 《中国文化》2009,(2):92-106
自二千五百年前的轴心时代开始,以迄十七世纪为止,人类社会的结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大文明的传统宗教所陶铸,但自十八世纪开始形成的现代社会,则深受现代科学所陆续发现的自然规律以及由是衍生的崭新技术所塑造,人类生活与观念,因而出现翻天覆地钜变。表面上,无论从实质内涵抑或人生取向看来,宗教与科学都好像是南辕北辙,漠不相干,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人为天地之心"或"人为天地立心"的观念,尽管肯定了人和人心与天地自然之间的生成性联系,却将其内涵认定为仅仅是基于"生物之心"和"万物一体"的 "仁心".从恩格斯关于在人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观点出发来理解"为天地立心",就不能用只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所认可的 "仁心"去为天地立心,而应该立足于人类已经取得的自然科学特别是人类生态学和人本生态观的成果去揭示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天地之心"的丰富内涵,并且特别要深入认识人类生态系统的对象性、主体性和生成性.  相似文献   

7.
"瘴气"在历史上分布广泛,但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认为"瘴气独盛于广南"之说,并以岭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依据,来建构瘴气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治理论,成为有专属指向的地域知识观。结合文本创造者或记录者的身份和经历进行考察,可以看到知识生成与特定地区、特定时期和特定事件之间存在关联。瘴气的地域知识观导致其不能有效传播,影响了对瘴气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科学教育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是一种求真的教育,而人文教育则是一种求善的教育。毫无疑问,儒家教育主要是一种人文教育。儒家教育的目标是教人如何做人,以充满人文意味的道德教育去培养人、教育人。所以,与现代教育注重求真的科学教育比较起来,传统的儒家教育显得不那么重视科技知识和求...  相似文献   

9.
三星堆研究随着其知名度的提高,愈来愈多地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这对于物考古工作和物研究工作来说,是一件好事。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三星堆化现象,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古蜀明,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学术观点。这本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种现象,确实值得学术界注意,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之"李约瑟难题"是在1964年提出的。实际上,在1944年浙江大学研讨会上,李约瑟就与我国一批学者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清末民初,严复、梁启超、冯友兰、任鸿隽、王阧等都不同深度地论及和研究了这个问题。1944年,李约瑟的观点已经形成。李约瑟坚持社会因素决定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与他1930年参加第一次科技史国际会议、受苏联学者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对梁启超文化立场的研究较侧重其对西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引介倡导方面,而梁氏在西学冲击中学背景下所持的整体文化立场,尚待进一步剖析。从"格致"到"科学"再到"科学方法",其对西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他以西学为参照,时时批评中学科学精神的匮乏,又时刻注意挖掘、浚发传统学术尤其是乾嘉学派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全盘西化的过激思潮下,与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单一批判态度不同,他以更为理智的态度辨析中学之良莠,显示了必要的文化自信,对全盘西化思潮作了重要的反思和纠正。其学术研究的文化立场在西学与中学之间,此立场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一论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思想的科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过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但是却疏忽了蕴涵于其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既是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原则,又是探求真理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科学精神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不仅有比较充分的体现,而且还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邢兆良 《寻根》2004,(4):25-27
梁启超先生曾在其《〈墨经校释〉自序》中说:“在吾国古籍中欲求与今世所谓科学精神相悬契者,《墨经》而已,《墨经》而已。”这个断语,在近代科学文化日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物质、精神力量,而中国传统文化日显其迟滞、僵化、衰落、惰性的社会背景下,不无扼腕感叹之意,然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伊始,学术规范问题被提到中心议程上来。这固然与80年代以降“学风失范”的现实有关,也与人研究的重心转移密切关联。有人说,80年代是“思想史”的年代,90年代是“学术史”的年代。此话道出了一种新取向:人研究已由原来的侧重“思想”转向侧重于“学术”。向“学术”一极倾斜的结果。带来了对一系列历史现实问题的质疑、反思和重新估量。其中,学术规范化的倡导是学术转向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达尔文和上帝的战争”终于有了结果。尽管遭到很多主流科学家、教师和科学团体的抗议,但保守派占多数的美国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仍然以6票支持、4票反对通过了新的公立学校科学教学大纲,默许“智能设计论”作为一种“科学学说”进入中学课堂。在这场科学教学大纲之争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动摇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一元论的权威,在此基础上的传统理性精神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挑战.解构主义理论对人们认识观、思维观的解放已使人们认识到绝对的理性中心主义、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的虚幻性,但这并非意味着人的生命意识和创造力的消亡.相反,生命的活力在解构思维中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以其不受二元对立思维观束缚的辨证思想及其对生命意识的观照与解构思维相呼应.这为人们在解构思维与老庄哲思的契合处寻找并建构后现代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提供了理据.  相似文献   

17.
正当提及陈献章的心学思想时,不可忽略的是他体认心体的方法——"静坐"。他的"静坐"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洗心、静思的修养,达到自得之境的过程。这种方法主张以"静"为本,将外在形式上的静坐与思想上的去欲、反思相结合,以实现内在超越为目标。对陈献章"主静"思想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学者们多注重"主静"思想的内涵及其在整个心  相似文献   

18.
<正>一前言:从"传统学术转型"观察清代学术思想史"中国近代知识转型"(Constructing ModernKnowledge in China,1600-1949)是一个庞大且具重要意义的课题。欲探讨这个近代史上中、西学术援引、裂变与互渗的复杂过程,至少得从两大面向展开:一是探讨中国传统学术自身的统系及变化,一是寻绎近代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过程,而前者尤其重要。无后者,固不足以知中国学术知识体系的近代性发展;无前者,则不仅无以知吾国传统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外部研究(社会历史研究)向内部研究(自足的形式研究)的转变过程。在形式研究狭隘的弊端囿限了视野之际,学研究再次将眼界转向了外部。这次不是转向以往的简单的、机械的社会历史反映论和决定论,而是寻求学与社会存在的各种关系的契合点。知识社会学为这一转向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以下选编的四篇稿件从不同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切入中国近现代学,获得了诸多新的研究视点和新的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参与使得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多年的投入与研究已经使它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文物保护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本文就"文物保护科学"的定义做一讨论,并就其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加以论述,以期推动该科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