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愈 《华夏文化》2009,(1):36-38
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休闲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可以很好地体现或诠释一种或多种文化。好的电影以动人的情节、美妙的音乐和丰富的内涵带给观众美的享受,同时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它是人们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主要大众传媒艺术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精彩外国影片进入我们的文化教育和娱乐生活,中国观众见证了众多优秀影片广为流传,乃至成为经典。  相似文献   

2.
成都就是将劳作和生活统一到休闲之中的“休闲之都”。生活+劳作是成都城市题中应有之义,成都优越的自然环境,具有人文特色的文化底蕴,成都人以休闲为特色的生活方式,构成“休闲之都”的三个基本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完善“休闲之都”,将成都打造为知名的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是指国家举办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社会教育中心,藏书是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与满足个人和团体在教育、信息和个人发展,包括娱乐和休闲等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4.
韩芳 《世界文化》2007,(10):46-46
在德国进修的时候,抱着提高语言水平和认识德国文化的想法,我开始尝试参观一些博物馆,慢慢发现,德国的博物馆与国内的博物馆有着天壤之别。德国博物馆给我的印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场所,也是成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5.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成都茶馆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和”与“休闲”的哲学内涵,成为了“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目前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当前网络文化具有数字性、开放性、交互 性、虚拟性和社会性五个特点;包括网络语言、网络文学、网络娱乐、网络新闻和网络通讯五个 内容;具有知识共享、电子商务、娱乐服务三个主要职能;存在内容参差不齐、人际关系淡化、网络病、网络犯罪等四个主要问题.并从学校教育、法律法规、家庭、技术手段、社会舆论、行 业规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娱乐市场是我国文化市场的主体。1998年,全国娱乐业共有179858家,主营营业收入181亿元,创利润9.88亿元,上交税费121.25亿元。娱乐业的迅速发展,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加就业人口、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文化娱乐业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和成长阶段,发展还不够规范、成熟,  相似文献   

8.
休闲文化已经成为成都市的城市名片,成都市正致力于打造"休闲之都"。从市民个人的微观层面提升休闲文化观念,从休闲企业的中观层面完善产品供给,从政府引导的宏观层面强化休闲文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建设发展成都市休闲文化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9.
“网吧”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出现是一场全新的网络革命。它是人们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商品社会查阅资料、捕捉信息的聚集地.是人们工作、生活之余的重要娱乐休闲场所。它左右着人们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成都不仅是经济发展快速的特大城市,而且也是休闲文化兴盛的城市。当代成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长期协调发展,养成了成都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文化禀赋,从而形成了勤劳与闲适游乐兼得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城市文化中方兴未艾的文化景观和深受市民喜爱的娱乐休闲方式。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特有的自我展示和社会调节功能而深深地融合于城市文化主体之中。它以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异彩纷呈而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这种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意识强、渗透力度大、社会效益显著的文化现象正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对外宣传与展示的阵地与窗口。深入细致地了解广场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把握其内在的生成、发展、运作机制,无疑将对我们挖掘广场文化的内在潜力,拓展广场文化的服务功能,发展广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审美、娱乐、融合等诸多社会功能与价值起到积极的认识、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试从三方面作些粗浅的理性分析与思索。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与文化之于旅游业,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中国要完成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不仅需要“科技兴旅”,发展科技旅游和旅游科技,而且需要“文化强旅”,发展文化旅游与文化休闲,建设旅游文化与休闲文化。这非常符合旅游企业的运营发展规律。从旅游企业的运作来看,  相似文献   

13.
“文化”就是你、我、他,众人之间有序的和谐关系之体现,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在三五好友休闲的片刻,总之,在有人的地方都必须讲文化。一个社会如果做到文化无处不在,这个社会必然是公正、公平、和谐、有序的。在大城市建设各种博物馆、剧院、电影院,这些固然是文化的主要标志,但这些代替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让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更加值得提倡。人与人交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思想感情。三朋四友相聚议事,总要有人说话。即或是亲戚朋友们相见,总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在这中间就有文化问题,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讨论文化怎样…  相似文献   

14.
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文化的缩影。在欧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广场。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人在广场上休闲、集会、享受生活;游客们也纷纷前来感受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古城广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成都城市文化精神中的平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都的休闲文化理念格外引人瞩目,“休闲”铸就了成都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气质。但“休闲”只是其外在表象,蕴藏其里的平民意识才是成都城市文化精神的灵魂和精髓。在当代,平民或平民意识,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意蕴,它蕴含着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那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本文试图立足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去解读成都休闲文化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平民意识,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平民意识”所具有的文化与精神意义,以及成都作为“平民之城”所应当坚守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与思想立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文化矛盾,西方提出了“神人合一”观念;为协调儒道文化矛盾,中国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这两种思想影响了中西文化走向,但又具有各自的文化缺陷。本文提出“花人合一”思想,强调“花神精神”,倡导触及生命本质的“至善至美、自由自在”的主客体高度融合的唯美境界。“花人合一”必须通过“游乐原则”才能得以生动体现。“游乐”是人的天性。至乐、天乐、率性求乐与“无害的快感”是人的内在本质追求。因此,应搭建一个平台来展现“花人合一”的丰富内涵和魅力,实现审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净化和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这就是“花人合一”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从古到今人类所创建的一切文化,都是引导人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样态,应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启迪了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引导着人类文明的希望和理想。文化是指导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灵魂。人类要进步发展就必须求真崇善、除邪斗恶。我们一是要认识到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二是要遵循"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正确指向,牢记环保使命;三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文化政策设计中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政策是有关国家文化意志和文化利益的一整套制度.它能够促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能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有效配置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品质.当前我国文化政策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改进:注重文化政策的整体性,增强文化政策的及时性,保持文化政策的公平性,加大文化政策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本身就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而所谓的“创新”.其本意泛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纵观“文化创新”,笔者的理解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已创造的精神财富.要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和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从群众文化这个角度而言,要创新就得要了解群众文化所涵养的范围.这就是社会上所从事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的全部.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体育、娱乐游艺等各个方面。在干禧年伊始.我们来探讨如何搞好“文化创新”这个议题,笔者认为似乎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唐朝自宫廷到民间的游乐风气促进了长安各类园林建设的兴盛.皇家及贵族的园林以气势与富丽取胜,公共园林则以生活性见长,而文人郊园别业则明显凸现休闲与静修的特色.魏晋南北朝时在玄学影响下的以逃避现实、陶冶性灵为主的中国园林文化在国势强盛、文化开放的大唐一方面得到继承,另一方面则别开生面.最为突出的变化是强烈的入世性,具体表现为游乐.此种游乐意识体现出入世与出世的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充分见出中国文化所推崇的“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宇宙情怀与“诗情画意”的文人情趣.文人园林意识在唐代得以真正的确立,并成为园林文化的主导地,中国的造园艺术从此步入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