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自古有之且内容广泛,涉及领域众多,即使两国关系低谷时期.文化交流也未停止。中国国家图书馆(下称“国图”)与日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下称“日贩”)合作关系的建立,系上世纪后半叶两国交往日渐频繁的产物。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文化交流项目。30年的合作岁月和百多次的赠书,见证双方合作历程的同时,也见证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兆忠 《东方文化》2002,(3):45-46,72
比较中日两国文化,一件令我感兴趣的事情是,中国的东西传人东瀛后,迟早会被赋以严格的仪式,因此而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比如中国的书法传到日本,变成了“书道”,中国的茶艺传到日本,又变成了“茶道”。故此,日本有数不清的“道”,除了书道、茶道,还有什么花道、棋道、剑道、柔道、空手道……真称得上一个“道”的王国。  相似文献   

3.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韩3国高中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将来“想变得伟大”的日本高中生为8%,其比例仅为中国和韩国有同样想法高中生的三分之一。而表示将来“想生活的悠闲自在”的日本高中生为数却不少。调查表明,当代日本高中生的进取心相当消极.逃避社会重任的心理极为强烈.  相似文献   

4.
<正>“初诣”是日本新年最重要的仪式之一,特指新年第一次前往神社或寺庙的参拜活动。现代形式的“初诣”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目前在日本已经发展为全民参与的公共性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初诣”深受日本年轻一代的欢迎,在发挥着祈福等固有文化作用的同时,还承担着新年伊始的社交功能。作为“初诣”活动展开的场所,寺庙和神社虽分属两种不同宗教的宗教场所,  相似文献   

5.
贺麟“宗教精神”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所说的宗教精神,包含宗教信仰、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需要等在内,是追求超越现实,“与上帝为一”的精神,而所谓“上帝”则指“真理、人民、大自然”。他从化哲学层面,以欧美现代化历史为例,认为宗教精神对科学“有保护促进之功”,“有助于科学的发展”;认为宗教精神也是近代民主精神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基础。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民主不如欧美发达,原因之一,也许正在于缺乏这种宗教精神。所以中国传统化的现代化,铸造中国人的宗教精神,是必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凡比较敏锐的人均发现,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已经由改革开放最初的个别项目、短期项目、阶段性项目,发展成为当今,就时间而言——旷日持久;就规模而言——宏大壮阔;就内容而言——丰富多彩;就地域而言——幅员辽阔……,且不言前不久在德国结束的声势浩大的“柏林亚太周&#183;中国文化年”活动,也不说即将与法国举办的门类齐全的“中法文化年”活动,紧紧与“相约北京”联欢活动衔接交叉并长达一年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183;日本文化年”,“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中韩国民交流年”和“中日韩人员交流年”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又在2002年盛春之际隆重开幕。上述中日韩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缘于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和中韩建交10周年,其创意可追溯至2000年朱镕基总理访问日本和韩国时,分别与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就2002年中日两国互办“中国文化年”、“日本文化年”以及中韩两国共同举办“中韩国民交流年”活动达成共识。同年,东盟和中日韩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就2002年共同举办“中日韩人员交流年”亦达成共识。为此,中方成立了由17个部委和团体共同组成的中日韩“文化年”中方组委会,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任组委会主席。在组...  相似文献   

7.
九字秘咒又称“六甲秘咒”,与此咒相配还有“四纵五横图”。这种源自中国道教的法术,后来传入日本,被神道教吸收,并加以发展完善,从而得以较为广泛的传播,影响颇大。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宗教领域中的一个典型,值得做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信息传真     
应叙利亚、苏丹、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和约旦文化部邀请,陕西杂技团一行20人于6月25日至8月10日赴上述5国进行访问演出。应摩洛哥、突尼斯文化部邀请,煤矿文工团一行47人于7月7日至8月7日赴上述两国进行访问演出,分别参加在两国举办的拉巴特、马拉喀什和迦太基艺术节。应比利时纳幕尔省长邀请,浙江省宁波市“七色花”少儿合唱团一行38人于7月11日至24日赴比利时演出。应日本笑猫公司邀请,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组派中国杂技团一行25人于7月15日赴日本东京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应加拿大太阳马戏团邀请,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组派北京杂技团“抖空竹…  相似文献   

9.
沈大中 《寻根》2014,(1):14-18
秘密宗教的流布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是相对于公开合法存在及活动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而言,是在少数成员中秘密传授的宗教。其教义和仪式一般都很神秘,且不外泄,多数宣扬劫难当头,要起来造反,因而被当局视为“旁门左道”“邪教”“异端”,并予以打击、镇压。  相似文献   

10.
相扑是发源于中国的一项特殊运动。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奈良时代中国的相扑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化一见钟情,经过了胚胎、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最终发展成为融宗教、礼仪、哲学、美学为一体的综合化体系,成为日本传统民俗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日本社会,相扑运动依然生机勃勃,与高科技电脑网络同时活跃在现代日本民众生活中,并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影响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颇多相似的地方,这是因为“不少节假日的风俗是从中国传去”的,比如说每年的3月3日就是一个洋溢着日本特色的节日——女儿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祝福女孩子幸福平安成长的。日本的女儿节跟中国的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原来的女儿节是在农历的3月3日,是从中国的“上巳节”所演变过去的。中国的上巳节在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产生了文化上的影响,日本根据本土的需求又对其进行了融合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最后形成了现在独具日本特色的女儿节。  相似文献   

12.
陈创 《寻根》2006,(5):41-43
琉球群岛位于日本国西南,我国台湾西北,由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和光岛诸岛组成,就像撒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串珍珠。我国隋朝时,这里建立了一个王国。据记述琉球国历史的琉球官方文献《中山世鉴》载:“隋使羽骑尉朱宽至国,于万涛间见地,形如虬龙浮水,始日流虬。”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习惯将日本国称为“漆国”(Japan),把中国称为“瓷国”(China)。中国的瓷器之名,很好理解,是以大量优质的瓷器出口而得名;而另一项本属于我们头上的“漆国”桂冠意外地戴到了日本人的头上却是误解。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相传“舜漆食器”,《尚书·顾命》载:“漆仍几。”“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  相似文献   

14.
黄璜 《中华文化论坛》2023,(4):61-76+189
汉地祈雨,尤到唐宋时期,愈加与佛道相摄。彼时西南边地的大理国写经也显示出大理国的祈雨仪式与汉地有着总体相同的文化特征。目前,在大理国密教写经中发现四则与祈雨相关的启请次第,一则抄于云南省图书馆所藏写本残叶“密教观行次第”中,另三则属于云南省博物馆藏《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中的内容。通过该四则祈雨材料,大理国密教祈雨文化的概貌得以构现——从教法源流看,汉地密教祈雨法仍是其主要依据,同时汉地道教自然神灵信仰也被融摄其中,形成了以佛教为主,佛道双涉的神灵谱系。但这些道教神灵在行法中业已密教化,皆以道场观想的方式出现。虽然观想中的部分神灵显示出一定的行法特色,但观想法门和大理国密教祈雨法中的神灵谱系与中土密教总体一致,各祈雨次第之间的互见内容“摩诃婆罗”也反映出唐宋等汉地密教作为母体文化在大理国的传持,以及大理国密教对母体文化的接受和演绎。这些祈雨材料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反映出大理国和中原汉地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说来,它自己还只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①依据这一经典理论去思考,我们认为,中国哲学也是通过对古代宗教的“扬弃”而产生的。关于“弃”这一面,哲学界历来论述繁多,对“扬”这一面却少有觉察,甚至根本否认。结果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中国哲学是作为古代宗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就以先秦时代的两位哲学家孔子和老子来说,哲学界多认为孔子的道德主义和老子的自然主义是对古代宗教…  相似文献   

16.
四川道家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兼道教方志研究部主任王纯五先生的新著(天师道二十四治考),是近代以来海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天师道二十四治的学术专著,填补了我国宗教地理学的一个空白。该书在1996年9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迅速行销到香港等地区以及国外。宗教地理学是研究宗教地理属性的新兴学科,近年来颇受欧美及日本等国学者的重视。这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除宗教学本身的研究外,还涉及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方志学、地名学、考古学等领域。早期天师道属于民间秘密宗教,正史所记极为简略。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些记述天师道…  相似文献   

17.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试释“国”与“域”及“城”游修龄本文所说的国、域和城,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领域和城市的概念,而是讨论这三个字的起源和原始的意义。国的繁体字本作国,是口内一个“或”字;域则是土旁从“或”(但古籀中是邑旁从或),二者是同源的。城是土旁从成,这成字的演...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真     
应其政府邀请,以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一行5人于3月底至4月中旬访问日本、韩国、朝鲜和柬埔寨,并分别参加“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文化年”、“纪念中韩建交10周年~中韩国民交流年”等开幕式系列活动及朝鲜第20届平壤“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应其文化部邀请,以文化部部长助理贾明如为团长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一行5人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赴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等国访问,访哈期间将参加中国文化日活动;访亚期间将签署两国文化部2003~2004年文化合作计划。应中国文化部邀请,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日本国自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紧紧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和“美苏冷战”的时机,以日美同盟作为外交基轴,埋头于国内各领域的各项基础建设,藉以重振这个废墟中的国家,结果其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超越德国,1978年超越前苏联,由此成为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尽管2010年被中国赶超,但仍雄踞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宝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