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文遴 《寻根》2004,(2):138-141
毛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后。姬姓是轩辕黄帝的姓氏,因黄帝生于姬水之滨而得姓,他的曾孙后稷是周的始祖。毛氏始祖是周文王之子,他于周朝建立之时被分封到毛国,遂以国为氏。中国姓氏的起源与形成复杂多变,毛氏起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国为氏,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和赐姓。对  相似文献   

2.
略论楚国法律发展轨迹顾文幸楚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记载,是与周文王同时期的鬻熊之时,鬻熊及其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都处在氏族部落的尾期,阶级已经逐渐出现,这从楚国的继承制上可以看出来。从王位继承这一点来看,父死子继已基本成为定规,即不成文的继承法。这一...  相似文献   

3.
王姓 王姓是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中文化最为源远流长的一姓,同时也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王姓主要有三种来源;一种出自于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后来衍化为三支王姓。其中一支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另一支是东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因为直谏被废为庶人,世人称为"王家",于是以王为姓。还有一支出自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国被秦国灭了之后,无忌之孙卑子逃往秦山,后  相似文献   

4.
刘社刚 《寻根》2010,(6):117-121
<正>虢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国,其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虢叔被封于今陕西宝鸡一带,后人称西虢;虢仲被封于今河南荥阳一带,后人称东虢。公元前767年,东虢被郑国所灭。西周晚  相似文献   

5.
闽台周姓     
郑金洪 《寻根》2010,(6):131-134
<正>一周姓历史悠久,姓源复杂,一为岐阳姬姓。《史记·周本纪》谓黄帝五世孙后稷,为周族始祖。后稷13世孙古公亶父由豳南(今陕西彬县、旬邑县)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古人称之为周族或周国。后稷15世孙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子姬发(即周武  相似文献   

6.
陈虎 《寻根》2006,(4):34-40
周公,姬姓,名旦,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他曾协助周武王伐纣灭商,辅佐周成王而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与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完善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被后世尊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尚书大传》中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基本概括了周公的主要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7.
郑金洪 《寻根》2011,(3):138-141
溯源 魏姓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以国为姓。据《史记.魏世家》等载,周文王第13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至裔孙毕万时被西戎攻灭,奔投晋国,成为晋大夫,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芮城县),子孙以邑为氏,  相似文献   

8.
《寻根》2016,(1)
正姜太公,司马迁称之为齐太公。以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有功,封于齐地营丘,遂为周朝齐国开国之祖。《史记·齐太公世家》对姜太公有简略记载。但是,仔细梳理一下,有关姜太公的历史文献并不是很多,以至人们对其名讳居里等多语焉不详。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姜太公名讳居里考述于后。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9.
虢筱非 《寻根》2004,(6):103-108
虢国虢氏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源自虢国。虢国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见于文献记载的虢国从一开始就有两个,其国君分别是虢仲与虢叔。二人为周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同任文王卿士,文王常“孝友二虢”,“谘于虢”(《国语·晋语四》)。周武王伐纣得天下  相似文献   

10.
大禹所出举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秦人士认为禹出西方大禹出自何方?古老的.《尚书》没有说。我国第一部正史作者司马迁为了论证东方是“物所始生”,西方是“物之成熟”,“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一条规律,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举出出自西方的大禹、成汤、周文王三位古哲为证。关于大禹所出之地,司马迁明确指出:禹兴于西羌。《史记集解》引皇甫溢的见解,而皇甫曾引用猛子》的两句: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今本《孟子》无此二语,只在《离娄》章提到舜是‘陈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古书里常有多几句或少几句的情况,近年出土的竹简书…  相似文献   

11.
正"非熊"源流《六韬》《史记》有周文王占卜"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获霸王之辅的记载。这段记载被广泛引用。从唐代开始,因为避李虎名讳,所以把"非虎"引作"非熊"。吕望"非熊"从唐代至明清相沿成习1000多年。王莉《馆藏"文王访贤"象牙牌鉴赏》认为:"明代小说、野史流行,将‘非熊’演绎成‘飞熊’,其魔幻之意更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0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7,(6)
<正>义渠最早见于《逸周书》:"昔者义渠氏有两子,异母皆重,君疾,大臣分党而争,义渠以亡。"其时间在西周之前。据《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年(公元前1118年),"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商末周文王时,姜尚曾派南宫适与义渠戎联系,"太公使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逸周书·王会解》记载,西周初年,举行成周之会,各国贡献礼品,"义渠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义渠的贡品是兹白。义渠戎在西  相似文献   

13.
闽台孙姓     
孙姓起源源头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源头有三:一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有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以惠孙的孙作为自己的姓,是为孙姓,武仲为孙姓始祖.二出自芈姓.楚国王室为芈姓.春秋时楚王室后裔孙叔敖因有大功,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孙为姓,所以这支孙姓出自芈姓.三出自妫姓.西周初周武王封舜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准阳),谥陈胡公,陈胡公后裔陈完逃到齐国,改姓田,齐景公赐田完后裔田书孙姓,这支孙姓实出于妫姓.  相似文献   

14.
吕尚 ,也叫姜尚 ,姜姓 ,吕氏 ,名望 ,又说字子牙 ,俗称姜太公或太公望。他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首次出现的名将。吕尚出生于商朝末期 ,是“河南汲县人”(《水经注》)。他家境贫寒 ,但自幼勤奋攻读 ,尤其注重研究军事政治 ,深通文韬武略。商朝末年 ,以纣王为首的统治集团骄奢淫逸 ,致使国政腐败 ,民不聊生。处于这种恶劣环境的吕尚 ,虽有济世奇才 ,却得不到发挥 ,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此时 ,居于西方的周国 (都城在今陕西省岐山县 )在文王 (姬昌 )的治理下 ,政治开明 ,经济发展 ,国力日渐强盛。年已垂暮的吕尚 ,得知周文王在访求人才 ,便从…  相似文献   

15.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占筮的书。《易经》的作者,以及成书时代,至今尚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的说法,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时推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为《易经》作传(《易传》)以解经。《易传》又称"十翼"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和《杂卦》。战国时期,人们将《易经》和《易传》合订成册,成为今天的《周易》。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焚《周易》。到了汉代,《周易》地位上升,成为"群经之首"。此后,《周易》的地位没有动摇。"群经之首"不是因为它能算命,主要是它的阴阳变易思维给人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郑金洪 《寻根》2003,(3):133-135
《左传·襄公廿五年》记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说的是阏父为周的陶正即主管制陶之官,有功得到周文王赏识,把长女大姬下嫁给阏父子胡公为妻,“以备三恪”。恪为客异文,古制灭国不灭祭祀,周武王克殷后,分封虞、夏、殷之后为三恪,封阏父子妫满于陈,建立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以奉虞舜之祀。妫满去世后谥胡公,传至20代公廿三年(前479年)为楚国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是为陈姓由来,妫满为陈姓始祖。陈国后裔有的以首任国君妫满谥号胡公为胡姓。此前…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北有庙堂之高,宫里的故事高深莫测。四方城内是旗人的地方,东富西贵,那全跟江湖无关。北京的南城很江湖,出了前门楼子,大栅栏一带商铺林立,游人如织,一派蒸腾;再往南,就到了天桥,又是一番景色,街头艺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行,艺人的吆喝声,看客的叫好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史上,流派林立,名家辈出。明代中期,苏州的吴门画派异军突起,成为又一轮画坛盟主。创始人沈周,代表者文征明、唐寅、仇英,人称“明四家”,亦称“吴门四杰”。其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绘画,“明四家”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地位重要,对后世影响重大,其作品于国内海外艺术市场异常抢手,价格动辄即破千万,仅仇英《赤壁图》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上,即以7950万的天价创下中国古字画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朝代更替,画坛却空前活跃,热闹非凡。各路画家,云集一方,交流画技,开宗立派,高手林立,画派纷呈,著名松江画派、黄山画派、虞山派、娄东派、新安派、江西画派……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画坛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20.
吕姓探源     
谢石华 《寻根》2008,(1):126-129
吕姓,是我国百家大姓之一。吕姓发源于何地?目前的姓氏学者一般认为源头在南阳,新蔡是继发源头。本人认为吕姓的真正源头在新蔡,南阳才是吕姓的继发源头之一。追根求源,还得从伯夷说起。伯夷是炎帝之后,本姜姓,舜帝时任“秩宗”,即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后来因为佐大禹治水有功,于夏初被封于吕,建立侯爵吕国,称吕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解释说:“吕者,膂也,谓能为股眩心膂也。”可见,吕首先是伯夷的荣誉称号,含有褒奖之义,然后才是他封地的名号。因此,学术界一致认为,吕姓是伯夷受誉立国形成的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