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道教早期的历史中,《太平经》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基本上包含了全部的道教义理,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从时代上看,《太平经》成书于东汉时期,先后经帛和、于吉、宫崇、甘忠可、襄楷、张角等传播,其时亦为朝野土人知晓,作为原始道经的地位已为学界普遍认同。从内容上看,它远承黄老之遗教,近受图谶、神仙说、方仙道之影响,并援引阴阳五行之学、民间巫篮俗习而成。所谓“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故从教义哲理、教规教戒,道教徒养生修持的方法,驱邪炼丹的方术,治病求福的符咒,乃至服气、守一…  相似文献   

2.
民国建立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来说,本来是一件大喜事、大胜利。可是,对孙中山来说,在以后巩固这一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却出现无穷无尽的烦恼,碰到无穷无尽的新矛盾,较之他以前发动武装起义要复杂得多、头痛得多。革命形势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云密布;胜利与失败交织,喜悦与愤怒相连,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了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各种挫折与尴尬。诸如二次革命惨败,组织中华革命党得不到支持,袁世凯复辟,护法讨逆人心不齐,等等。 这一切都使孙中山再一次陷入迷惘和沉思,促使他在蛰居上海期间,更深入地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明清两代,作为文学主潮的创作样式,人们公认是小说和戏曲。小说方面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戏曲方面的《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均为杰出乃至伟大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在这两代的雅文学中,真正具有个性特征,可以与汉赋、六朝散文、唐诗、宋词相提并论者,大概只有小品了。 对于明清小品,能够记诵若干篇目者不乏其人;但要对这一文学品种作一番认真的整体研究,却十分困难。一方面,明清小品数量太多,太分散,要总览全貌,披…  相似文献   

4.
延续几近一个世纪的有关《西游记》“祖本”问题的探讨和论争,堪称异说纷呈,宏论选出。一言以蔽之,成果应予肯定,问题不容忽视。今作必要回顾和反思,以促进新世纪中更好发展。 一 谈论《西游记》“祖本”探讨源头时期的情况,首先应该介绍的当然是鲁迅先生。不过,鲁迅先生并非“祖本”一词的首倡者。他只是在1925年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一节中,对吴承恩百回本《西游记》①和简本《西游记传》②的承传关系作具体分析时,指出:“一百回本《西游记》,盖出于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之后”,“《西游记》全书次第,…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拜读了孙晓芬女土的新作《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为之大喜。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前出版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的姊妹篇。两书内容相通互补,堪称四川客家移民史的开山之作。 在时下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在有的人眼里会认为历史典籍是陈籍,可在孙晓芬眼里,不仅发现遗珠,还掘到文化矿脉。她广集博采,终于写出《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从社会学角度画出一副四川种姓的基因图谱,流动的清晰蓝图,特别是前人步行万里去垦拓,堪与《圣经》上摩西率众出埃及之悲壮相比。此书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已获公认。但孙晓芬并不…  相似文献   

6.
严奇岩 《寻根》2007,(5):19-21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川客家人的总数在300万人左右,其中至今能讲客家话的有150万人以上。四川客家主体是来自清前期"湖广填四川"中闽、粤、赣边区的客家移民的后裔,其中以广东移民最多,所以四川客家多自称为"广东人"。  相似文献   

7.
8月中旬,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首届四川客家学术研讨会。来自香港、广东、陕西、北京、重庆以及四川省内的近200名代表、来宾,云集蓉城,共同讨论有关客家学研究的话题,极大地改变了四川客家研究长期寂寞的状况。大会共收到20余篇论文,现将有关学者在大会发言及论文中交流的学术观点作如下综述:一、四川客家源流研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川客家人90%来源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移民的主要输入地为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这次研讨会上,有一些代表对四川客家人移民四川的时间、源头、原因以及数量等问题展开了…  相似文献   

8.
秦九韶为<数书九章>所作之"序",是一篇数学与语文高水平整合的杰作.我们要理解<数书九章>,必须认真研读这篇"序",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秦九韶的数学观及方法论.本文先按文的形式,后照诗的形式,意译这篇杰作,以助于理解秦九韶的原序.  相似文献   

9.
"七史"辨误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粱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10.
梁蜀人李膺<益州记>,又名李膺<蜀记>,是除<华阳国志>以外古代巴蜀最有影响的地方志之一.其成书年代在梁天监七年(509)之前.李膺<益州记>佚文存世数量较多,但从内容分析,部分佚文应成于隋、唐,作者不应是李膺,而很可能是隋李充或唐郑暐.再古籍所引撰者失名<益州记>的佚文,多被误断为梁李膺所作.本文将非李膺所撰<益州记>之佚文33条,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1.
郑晓江 《寻根》2005,(3):88-91
1997年10月,我受台湾安宁照顾协会之邀,第一次到台湾演讲生死哲学的有关问题.那时心中颇有些忐忑不安,毕竟我是头一次出境;而我在大学研究与讲授生死哲学虽然当时就已近20年了,在国内出版了<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主编了<中国死亡文化大观>诸书;在台湾三民书局也已出版了<中国死亡智慧>、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叩问人生>、<生死智慧>诸书,可完全没有把握能否让台湾的医学界、学术界理解我所要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客家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系,在清初西迁四川,对于四川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是从客家迁徙四川的动因、输出区域及本土化做一些探析性研究。以求对四川客家有一个较为明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的索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章学诚的索引理论,历来多局限于对其<校雠通义>中之<校雠条理>篇的分析研究.本文拓宽了材料范围,通过对<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内外篇中有关部分的分析,对章学诚的索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群书索引、史籍索引、诗总集索引的理论,最后分析了章学诚索引理论的几个突出特点及其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中国的这么多年间 ,葛维汉对四川西藏交界地区、四川云南交界地区和四川省内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十五次夏季考察。这些关于他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情况是从《1 92 3年— 1 93 6年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论文指南》 (罗森威格 ,1 984年 )和各种葛维汉写的有关其搜集之旅的文章和书籍中搜集的。在可能的情况下 ,我已经试着写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文章 ,描述这些考察。在一些情况下 ,没有关于这些考察的笔录 ,而找到的参考资料又没有注明日期。在本章末尾 ,是一份我尽可能搜集到的有关这些调查的暂时编年目录。1 92 1年 ,葛维汉第…  相似文献   

15.
正1930年,侯外庐结束了三年的旅法求学生涯回国,第一份职业便是在哈尔滨法政大学经济系任教,讲授经济思想史等课程。自1898年东清铁路开工以来,就有大批的俄国人移民到哈尔滨。至1920年,哈尔滨的俄侨人数已达13万以上,数量如此庞大的俄侨自然产生了迫切的教育需求。因此,在1920年3月1日,俄侨高校"哈尔滨高等经济法律专门学校"正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与明代文人的交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钱德洪在编撰<阳明全书>时曾根据阳明本人的意愿,对其早年的"未定之论"采取多不汇入的方针,所以在<全书>中很少辑录或干脆不记阳明与当时"泛滥于辞章"者的诗文之往来与个人之交谊.记载较为详细的惟有号称"吴中四才子"的徐祯卿,其余的或者只在<年谱>中提到姓名(如李东阳、李梦阳),或者作为论辩对象而载于<传习录>中(如顾璘),或者根本不作任何记载(如郑善夫、唐寅).其实这些人都与阳明有过往来并结下了友谊.  相似文献   

17.
仁里邑是喜洲北边的大村子.南诏时喜洲称"大利",唐樊绰<蛮书>说"大利流波涤彩",是说那时喜洲栽桑养蚕,丝绸纺织业很发达,整个喜洲沉浸在涤彩流波中.而仁里邑本主庙<三堂庙碑>开头第一句就是"三堂庙,三利森木之祠也.……  相似文献   

18.
有朋友推荐并寄来奇书<大理古佚书钞>一册,阅读间,又读到赵椿先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确有其地>一文(载2002年9月6日<云南日报>)引<大理古佚书钞>(以下简称<书钞>)中的一段文字:"七擒七纵,获降蜀,亮厚待,释孟获诸部,并封获为蛮部头人首领,驻赤石崖(今弥渡红岩)."括号中的说明文字为赵椿先生所加,并非<书钞>注释.赤石崖在哪里,<书钞>中<滇源说源>一文后,编者有明确的注释,不知何故,赵椿先生却把它附会为今弥渡红岩,显然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19.
李志超 《寻根》2004,(4):59-71
在天文界,星占之业自先秦起有记录.从<史记·天官书>到<唐书>,几代天文志都表现星占是被官方重视的.唐代有两部书流传至今,一是李淳风作的<乙巳占>,一是瞿昙悉达的<开元占经>.唐宋以后,星占活动对军政大事几乎不再起关键性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正史的天文志中,从南北朝开始,日食记录中占候的语言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论语注>是郑玄晚年之作,他以<张侯论>为底本,校之以<古论>而为之注.自晋至唐,盛于一时.五代以后,该书逐渐亡佚.南宋以后,则连残本也见不到了.为了恢复郑玄<论语注>的原貌,自南宋王应麟始,惠栋、马国翰等人先后据前人所引之断章残句加以辑佚.20世纪以来,敦煌、吐鲁番地区先后出土了多件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为研究郑玄<论语注>提供了颇具史料价值的物证.<论语注>的注释特色是"以古学为宗",注重对<论语>字词的释义注音;同时也"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注重对经文的微言大义的阐发,成为会通今古学以释<论语>的代表作,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