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宗派,也是中国特色较突出的一个佛教宗派。但这一宗派中的不少观念仍不能说纯粹是中国的思想,有些成分在形成时不仅受到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与印度佛教及该国其他一些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即属...  相似文献   

2.
李四龙 《寻根》2011,(6):11-15
佛教在公元前五六世纪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汉族地区。从此,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中国佛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特色,有了像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佛教宗派,在明清时期,并成为最主要的佛门修持。这个现象,揭示了中国佛教的两大思想基础——般若与净土。  相似文献   

3.
在佛教學術界,常會談論一個問題:天台宗是不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個宗派?三論宗、禪宗都會出來争奪這個“第一”,各有各的理由.如果僅僅為了宗派上的優勢地位,那就是門户之見,不值得多說.之所以還要談論此事,我所關注的是中國文化的開放性:從中國佛教的宗派史看,外來文明如何進入中國的思想主流,并且形成新的文化傳統?佛教的傳入,在南北朝、隋唐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有所謂中國文化的“印度化”進程,這幾乎可以說是中古社會的“新文化運動”.  相似文献   

4.
李四龍 《中国文化》2013,(1):119-130
在佛教学术界,常会谈论一个问题:天台宗是不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三论宗、禅宗部会出来争夺这个"第一",各有各的理由。如果仅仅为了宗派上的优势地位,那就是门户之见,不值得多说。之所以还要谈论此事,我所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从中国佛教的宗派史看,外来文明如何进入中国的思想主流,并且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佛教的传人,在南北朝、隋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相似文献   

5.
<正>这个"烦恼"在我的脑海中围绕了十几天直到七月十六日才解决——"应聘"博物馆小小解说员。其实也不是什么应聘,我只是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简单来说就是去当当志愿者,介绍介绍文物。应聘分三个环节,分别在七月二日、七月十三日、七月十六日。在老师的介绍下,我踏进了博物馆大门,也就这一刹那,我已经浑然不觉地开始了我的志愿  相似文献   

6.
"道"是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普遍性的概念,它的蕴意与佛教概念中的"真如"、"法性"、"菩提"等有本质的不同.但在早期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却大量地采用了"道"这个语词,它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译经中的使用;二、佛教徒称号中的使用;三、佛教名物中的使用.这种对"道"字的普遍采用,加快了佛教的华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北宋临济宗黄龙派僧惠洪和张商英讲述了"小释迦"仰山慧寂的转生事迹,这一晚出的转生事迹并不存在于既有史料之中,而是通过联缀既有史料并加入想象的运作构造起来的。这一转生事迹的构造还具有宗派色彩,与惠洪通过《楞严经》来融会禅教的解读方法有关。从历史语境来看,北宋正统论盛行,契嵩等禅宗史家亦通过追溯达磨一系的渊源来论证东土禅宗的正统性;而五家中最早开宗的沩仰宗虽已衰微,但其神化色彩和权威地位仍然为道俗所尊崇,并体现在灯史的编纂之中。在此语境下,二人所构造的仰山慧寂这一转生事迹,事实上为临济宗的正统性提供了更有神圣意味和更有权威性的根据。到清代,临济宗法藏一系禅师南潜更是明确地借助这一转生事迹来为其法系的正统性提供支持,这关系到临济宗内部的一场法诤,并最终因皇家权威的裁决而结束。  相似文献   

8.
"七世父母"始见于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这部经属中土最早传译的大乘佛经。在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中,"七世父母"和"所生父母"对举,两者共同成为救助和济拔的对象。唐代高僧宗密发覆了"七世父母"的佛教内涵,并把盂兰盆会仪式作为"悲智六度法门"予以强调。"天子七庙"的"七"代表庙制的最高等级,"七世父母"的"七"亦代表"终极解脱",然前者为帝王专用而后者成为庶民祭祖方案,其中彰显的平等观乃佛教对中土文化的独特贡献。在南朝,盂兰盆斋会成为佛门主导的孝亲祭祀仪式;在北朝,造像碑题记和敦煌写经题记显示,"七世父母"渐渐加入到庶民祈愿祝福的主要"奉为"中。梳理"七世父母"在观念世界的生成和在中古生活世界的流布,旨在呈现大乘佛教慈悲观念如何进入中国思想、如何参与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正在佛教鲜明而浓厚的哲学理论中,"空"是一个核心范畴和根本概念。解析佛教"空"论,洞悉"空观"真谛,对于我们梳理佛教理论的基本结构、领会佛教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原始佛教的"空"论什么是"空"?"空"在古印度梵文写作Sunya,音读"舜若",意译为"空"。…佛教的"空",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或"什么也没有",它有自己特定的宗教内涵。原始佛教关于"空"的阐述集中体现在《阿含经》中。"空"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学而时习之"其实是"学"、"习"这两种意思既有区别、但又密切相关的人类知识增进行为的充实表达,其外延远超过今天双音节合成词基础上形成的"学习"一词。《论语》中大量使用到"学"和"习","学"为强调对典籍的理解与吸收,"习"则强调在实践中去检验印证,故"学习"其义应为"学习并实践"。不独《论语》,先秦其他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其情况与《论语》相同,"学"与"习"皆有严格区分。但是,汉代以后随着汉语词汇构成规律的变化,诸如《史记》、《东观汉记》、《后汉书》等典籍所载"学习"一语,已由先秦两个意义递进的单音节词组,演变为双音并列式合成词,从而导致"学习"词义的缩小。还原"学习"在《论语》中的本义,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振兴以及建构终身学习型社会或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介熊氏对于印度大乘佛学空有二宗思想的总体评价,进而分析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范畴"体"和依体起用的"变"之含义,以此说明熊氏体用相即的哲学思想中浓郁的华严宗的思想旨趣,这种思想还体现在熊氏对其本体论的"基石"--刹那生灭义的阐释中.尽管早已有学者指出熊氏哲学主要受到中国佛学台、禅、贤等所特具的如来藏系思想的深刻影响,但本文首次详细地论证了熊氏的哲学体系中实则更主要体现了华严宗法界缘起思想,以为更深入理解熊氏哲学思想的整体特征,提供一比较新颖的视角和理路.  相似文献   

12.
吴慧萍  王国林 《寻根》2015,(1):84-86
一"普度"一词由佛教语"普度众生"演化而来,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亡魂,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外氏族成员及本氏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会成为祟祸,危及人间,故崇拜鬼魂。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普度",它是糅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  相似文献   

13.
禹州善才寺     
正一武则天大周年间,阳翟(今禹州)城西北隅建起了一座寺院,名善才寺。"善才"一词,在古汉语中是用来称呼弹琵琶的艺人或乐师,意为"能手"。而在佛教中,"善才"与"善财"同义,是一佛者的名字"善财童子"。他是文殊菩萨的弟子,接受文殊菩萨对"善"的点化,开始了游历参访的生涯。他游历了110个城市,参访了53位善人,求得种种的法门知识,称为"善财五十三参",最后终于到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20,(5)
正什么是"老味"在天津餐饮市场中,"老味"一词使用得非常频繁。一般来讲,"老味"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餐馆饭店的招牌上,如"老味饭店""老味菜馆"等;一是用于菜品或食品名称之前,如"老味素什锦"等。前一种情况在其他城市或地区也有所存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冯少波 《寻根》2009,(1):110-113
中国人说到年龄时常常使用一个词叫做“虚岁”。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正"碧碧,"71岁的安布罗斯·比尔斯坐在凉亭里,出神地看着大街上一位拖着脚走路的老人,对女儿说,"你看到那个老头儿了吗?我永远不会变成那样。上了年纪的人毛病多又烦人。"碧碧提出让他搬来和自己住,他笑了笑,说他一直想去墨西哥,去看看那儿的革命战争,"瞧瞧他们的子弹是不是走直线"。几个月后,他写信给侄女:"再见了——如果你听说我在墨西哥被人射成马蜂窝,要相信这是很好的死法,胜过老死、病死、摔死。死在墨  相似文献   

17.
青狮子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在当代大乘佛教造像中得到普遍认同,而大乘佛教经典中尚有白狮子、金狮子之言,却并无青狮子之说,更无"文殊骑青狮子"之界定。这一文化定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学界似乎忽略这一问题,常以"传说"带过,实为憾事。经研究,随着《华严经》的翻译和传播,"文殊骑狮子"的造像在魏晋及初唐已成规矩,但并不对狮子的毛色作普遍肯定的交代,而"文殊骑青狮子"与南宋抗金英雄姚兴的爱马"青狮子"关系极大。这匹青骢马因忠勇而备受爱戴,南宋以降,在佛教已普遍世俗化的氛围中,人们也将其体色附会于文殊的坐骑,并以五行八卦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其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8.
"西医""中医"的概念不是从来就有,"中""西"初始也非对立词汇。晚清口岸开放,西方事物一时俱来,医学是其中一端。外来各国本非一国,却逐渐以一整体的"西方"形象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乃至学习榜样。中西二元对立局面由此形成。"西医"概念、形象的确立与此趋势相伴亦相似。来华的外国医生虽分属各国,但因同属现代医学阵营,又是西力之一部分,于是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西方医学形象,并对中国本土医学形成冲击,两种医学竞争的局面出现。在此过程中,"西医"称谓形成,中国本土医学也渐获"中医"之名。"西医""中医"由此成为对峙的两端。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7,(2)
正作为表演才艺的职业戏曲演员——"戏子",在中国古代被贴上特殊标签,其身份地位下贱,被世人轻薄贬损。多少年来,"戏子"被压在社会阶层的最下层,只能强颜欢笑地挣扎在舞台上,供权贵们取乐。"戏子"一词,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旧时称职业的戏曲演员(含轻视意)。"查《辞海》语  相似文献   

20.
《庄子》与《易传》在谈及言意关系时,均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但看似相同的观点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内在思想理路:作为儒家经典的《易传》之所以提出"言不尽意"论,并非是在质疑语言的达意功能,而是为了大力表彰圣人之意的广大深邃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的伟大创造,恰恰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宗经"、"征圣"的必要性;而《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却是建立在对一切人类智慧极端怀疑的基础之上(这其中也包括对于圣贤经传之达意明道功能的强烈质疑),最终走向的是对儒家"宗经"、"征圣"思想的彻底批判。不过,虽然庄子认定,有限的人类智慧根本无法测度无限之"道",作为人类智慧衍生物的语言文字更无法触及"道"之真谛,但《庄子》却正是于不可言说之处开始了言说,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摆脱"言不尽意"的困境与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与《易传》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