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记号等性质,但其根本属性则在于表象性质,从汉字之造字法亦可求证,尽管从今天的汉字形态中已经很难理解其形象特征。由汉字书写所形成的中国书法艺术是造型艺术,具有造型美、点画美、节奏美、章法美、风格美等诸多特征,但归根结底则可概括为形式美特征。形式美也是当代美学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汉字书法文化和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展览,也就不难解释当代书坛万象和把握书法未来的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2.
写作过程是审美主体“情”和“意”的抒发过程,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常常表现为“气”的运用和调节。写作成果在文化层次不同的读者群中激起不同的审美期待,有创造力的作品体现出新的美学特征,读者审美趣味的分野要求写作技法的创新;写作的过程也是写作者积极主动自我调节的过程,其艺术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如何准确把握写作对象“量的消长”和“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先秦思想的总结者之一,对汉代和后世的思想有深远影响。在美学方面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形,但是有些学者认为荀子的美学思想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实际上,这种看法有待商榷。荀子对自然美和社会美作了一定的区分,当然这里的自然美还不是对大自然的静观和欣赏,那是到魏晋时期才出现的新的独立的审美内容,它只是确切地指向人先天的因素所形成的美,比如容貌美。与孟子“充实之谓美”有近似之处,荀子肯定和高扬社会美,认为美的内涵是道德学问,强调美的道德性。他提出了一系列直至今天人们还很感兴趣的美学问题,比如美的起源(涉及到美的本质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化持中贵和、以和为美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古代戏曲导演艺术严格遵循“中和”的审美法则,以“中和之美”所界定的和谐统一原则,来揭示艺术形象整体美的内涵,实现演剧与观剧的完美融合。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锲而不舍地追寻着“中和之美”的艺术境界,致力寻求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回味无穷的神韵意味。而情感与理性完美统一的具象要求,则是对“以和为美”思想的准确阐释和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5.
冯军 《华夏文化》2010,(2):27-29
<正>放生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与人类历史共时,各个时代文化背景、人类认识观念的差异令放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审美趋向,放生表达既是一种宗教关怀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延绵不息的精神财富。古人最重视生,《周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左传》中也说"生好物也"。正是由于万物之生,世界才多姿多彩。而重视生、尊重生的前提必须是好生、放生。好生与放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广义的放生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这是艺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古典的艺术观是以美学为出发点,要求绘画达到真、善、美这三个境界。绘画,如一面镜子对实体与自然的反映。这里主要是以自然美与艺术美作为艺术的美学范畴。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美的。艺术美由心灵产生,是出自心灵的活动与自然的创作,是再生的美,高于自然的美。黑格尔认为,只有心灵的美才是真实的。在这里,黑格尔就脱离了亚里斯多德所主张的“形”与“质”不分的一体概念,引入主观主义的艺术界定。现代主义的艺术,源于这种主观的艺术界定,用创作迫使观众从“…  相似文献   

7.
石中元 《寻根》2002,(4):15-18
人从何处来?人应该如何生存?人往何处去?这三大问题,时时困扰着人类,可以说至今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周易正义》云:“伏羲制卦,文王卦辞,周公爻辞,孔十翼也。”这一段话道出了人类所关心的三大问题,也成为后人据此解释三大问题的依据。台湾高怀民先生在《〈易经〉对人类三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之道》(载《大易集要》,刘大钧主编,齐鲁书社1994年版)一文中,对这三大问题作了初步的阐述—第一个问题:“人从何处来?”此为易学首圣伏羲氏所提出,他解决此一问题之道,在他所创制的八卦之象中。第二…  相似文献   

8.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3):123-127
皋陶李氏本为“理氏”,源于尧帝时皋陶之理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帝颛项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以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引发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事像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美学取向的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事像因其能够引起人们"非功利而生愉悦"的美感而可以突破传统美学的限制,成为审美对象。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日常生活事像可以通过它们自身的呈现和主体对它们的表演而进入审美的领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观之,某些看似具有功利目的的对象在欣赏者一方看来,则并不具有功利性,因而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一 清初的名书画家笪重光(1623—1692)曾总结艺术创作与观摩研究的体会,写成《书筏》与《书筌》两书,对中国书画艺术的美学原则进行过相当深入的探讨。他的《书筌》尤为讨论画学原理的学者所重,影响相当深远,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书画审美精神的主流作品。俞剑华曾称赞此书,“荟萃历代画论聚集百家画法,撷其精华,汰其糟粕。”换句话说,就是集大成之著,其展现的审美态度及美学精神,当可作为范本,供我们来探窥中国传统美学探讨的思维脉络。 笪重光的《画筌》既有个别论述创作之细节,如山峰水势之安排,树石屋宇之布置…  相似文献   

11.
面具文化是一种属于图腾范畴的源远流长的世界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初始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迄今,无论在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面具,一经产生,便与“神”结缘并被披上神秘面纱;面具作为一种神的物化符号,成为古人沟通人与神之间的理想形式。人们戴上面具,似乎便进入忘我的“神灵世界”。现代人则称其为“装神弄鬼。”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有一股厚沉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也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相似文献   

12.
华夷之有别,当始于有夏之世。四千多年来,随着民族的冲突和融合,“华”和“夷”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频繁变化。天朝正统的华夷观念支配着清王朝,成为清延处理对外事务,即所谓“夷务”的指导思想。林则徐出于“筹夷务必先知夷情,知夷情必先知夷形”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观念,用新的经世致用思想处理中外关系,逐步突破“华夷之防”的桎梏。但林则徐身为清王朝的封疆大吏、钦差大臣,在封建环境中土生土长,对“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华夷观念耳濡目染,因此不可能不受到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其思想自然也脱不出传统华夷观念的窠臼。  相似文献   

13.
孔子之仁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道德理性的自觉,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自觉。仁之“爱人”即是“爱类”,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孔子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中心的世界主义。在孔子的世界主义思想中又内在地包含着民族化认同的思想,对华夏化传统的认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意识,也促进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多元互补。近代以来,孔子的世界主义与民族化认同思想得到继承并具有了新的时代内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保持“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  相似文献   

14.
张宝明 《寻根》2003,(2):35-37
说到“文字狱”,可能谈“字”色变者首先要数古代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所谓“仁人志士”了。其实,文字狱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远古的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时代,不可能有什么文字狱。试想,我们的祖先连语言能力都不具备,我们的祖先连语言能力都不具备,“祸”无法从口出,就更没有从“笔”出的道理。即是说,文字狱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出现的一种“恶之花”。汉字之美促进了中国灿烂文明的发展,可同时也应验了一句古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所谓文字狱,《现代汉语词典》释曰:“统治者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  相似文献   

15.
陈婉 《华夏文化》2006,(3):9-11
“中和”的观念产生是很早的,《国语·郑语》中记载,西周时太史太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并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把不同元素相互配合求得矛盾均衡统一称之为“和”,只有“和”事物才能发展。他强调多样统一的和谐美,根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他提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认为同一种音、色、味的数量增加,不会有悦耳的音乐、华丽的文采、可口的味道出现,只有多样的声音、文采、味道各自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美。以“和”为美是史伯美学思想的核心,继而运用和申发这一见解的是晏子,《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论稔:“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翻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于,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以水济水”、“琴瑟专一”,是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不能让人产生美感,只有五味相济、五声相和,将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困素综合调和,才能给人感官的愉快。晏子认为为政亦如“济五味、和五声”,必须兼听不同的见解,以使政通人和,臻于美政。由此可见,史伯、晏子都把“和”与“同”视为两个对立的观念,而且尚“和”弃“同”。孔子、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老子论天地万物的起源,即认为是两种对立因素“阴阳二气”相中和的产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会合之气,中和之气。阴阳是两种对立的  相似文献   

16.
人类似乎与生俱有一颗“游戏的心”。远古时,人们辛苦觅食与劳作之余,便自发编造了唱歌、舞蹈、体育竞技等游戏娱乐活动,解除疲乏的同时,增进同一群体的凝聚力和不同个体之间的沟通。飞速的时代列车载人类进入电子时代。电子游戏,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和载体所“玩”的游戏。电脑游戏的兴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并逐步发展到今天的3D和更为复杂的方向。其种类也越来越多。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致使网络游戏亦蓬蓬勃勃。电子游戏普及速度之快,  相似文献   

17.
食艺调谐与政通人和──中国饮食文化政治与审美功能透析佟辉一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孟轲曾经说过:“食色,性也。”(《孟子·告子》)又《礼记》的《礼运》篇亦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早就把饮食看作人类的重...  相似文献   

18.
晚明儒学科举策问中的“自然之学”[美]艾尔曼箸雷颐译一中华帝国晚期的“自然之学”研究学者们在考虑科学在中华帝国晚期(1400一1900)的作用时,最常见的一个概括是:在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到达之前,此间的天文与数学研究一直在不断衰退①。中国第一个耶稣会的...  相似文献   

19.
李碩 《中国文化》2013,(1):157-165
近年来,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方兴未艾,特别是在探讨明清白话小说特有的叙事技法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其中张世君对《红楼梦》的空间场景转换方式、对明清小说评点中“脱卸”的空间转换概念,都撰文进行了探讨。本文将在张文的基础上,对明清小说场景(空间)转换技法问题的产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释“胜”     
《山海经》中说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胜”是什么?一直存有争议。而弄清这一点,则是诠释、认证西王母文化内含的关键所在。汉及汉代以来,对“胜”主要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发饰,一说是织机上的构件。说“胜”是指古代盛妆妇女头上的首饰,名叫“华(花)胜”,出自汉代刘熙的解释。刘熙《释名·释首饰》说:“华胜:华,像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唐人颜师古《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又叫“玉胜”、“金胜”,还有称“织胜”的。山东武梁祠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