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球时报》社评从创办以来,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作为评论对象,并一直保持出报即有社评、大事即有社评的强时效性,从而获得了很高的舆论关注度,产生了广泛而激烈的舆论影响。然而,《环球时报》社评或许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其对某一重大事件展开的"打井式"追踪评论、跟踪报道,本文就将以"斯诺登事件"为例来探讨和分析《环球时报》社评"打井式"系列报道的这一特色、亮点。  相似文献   

2.
辛尔露 《东南传播》2014,(1):122-124
《环球时报》社评从创办以来,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作为评论对象,并一直保持出报即有社评、大事即有社评的强时效性,从而获得了很高的舆论关注度,产生了广泛而激烈的舆论影响.然而,《环球时报》社评或许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其对某一重大事件展开的“打井式”追踪评论、跟踪报道,本文就将以“斯诺登事件”为例来探讨和分析《环球时报》社评“打井式”系列报道的这一特色、亮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分析、新闻框架梳理及情感话语分析,考察这两种不同的呈现空间中胡锡进主导下产制的新闻产品及其个人言论在新闻框架、情感话语上的映照关系。研究发现,《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在高频词汇、新闻框架构建及情感话语使用有着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新闻议题上的情感话语倾向映射了媒体定位及社会现实图景;《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情感话语差异适应了媒介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个新闻评论工作者对报纸上的楷体字往往有特殊的敏感。近一年,我开始注意《环球时报》(下称《环球》)刊发的楷体字——社评。一家报纸能够不间断地发表社评,没有足够的办报经验和高度职业化的团队,是很难做到的。也许是因为职业关系,我对评论作品比较挑剔。正如经常鉴赏佳茗,一般茶品很难得到  相似文献   

5.
于帆 《新闻大学》2013,(2):134-141
《环球时报》在当今中国媒介体制下,是极富争议又极其特殊的一个媒体。本文就力图通过对《环球时报》社评主题、话语表达的分析,勾勒出《环球时报》如何在中国政治现实中利用特定的话语和表达策略,同时在官方和市场两方面都获得认可。这种特点反应了中国政治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无法对接的现实,也可以看出一家媒体在政治宣传体制、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之间的挣扎与撕扯。  相似文献   

6.
创刊于1993年的环球时报,2009年出版了英文版.对于一家“所有社评中英文版同时刊登”的媒体而言,更加“一致”的,应当是体现在社论中的观点,无论这些观点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分析环球时报社评中英文版的标题,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评论在语言方面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7.
《环球时报》在当今中国媒介体制下,是极富争议又极其特殊的一个媒体.本文就力图通过对《环球时报》社评主题、话语表达的分析,勾勒出《环球时报》如何在中国政治现实中利用特定的话语和表达策略,同时在官方和市场两方面都获得认可.这种特点反应了中国政治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无法对接的现实,也可以看出一家媒体在政治宣传体制、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之间的挣扎与撕扯.  相似文献   

8.
观点     
《视听界》2013,(1):7-7
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201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现多处低级错误.造成《南方周末》名誉受损.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通过微博抗议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改动.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的声音,从而酿成一个公共事件。对此,《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三次发表社评称.“这是媒体管理模式遭到挑战的突出例子”,  相似文献   

9.
梁素文 《传媒》2015,(24):35-37
《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创刊于2009年4月20日,它是继1981年《China Daily》之后的又一份面向全球的英文类报纸.与《China Daily》独立创办运营不同,《Global Times》依托于中文版《环球时报》,共用一个报纸名称.它的出现标志着《环球时报》形成报网结合,中英文并举,内外新闻兼顾的事业新格局,在《环球时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两年前环球时报社评起步不久,锡进总编辑曾谦逊地向我垂询观感,我不留情地泼了冷水. 当时,我的疑虑有二,一是觉得以环球时报的定位,社评势必会涉及国际问题,由此难以避及外交事务,容易涉及邦交关系等较为敏感的话题,我很怀疑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表达编辑部观点.二是看了一些最初的篇目,从选题到表达,尚未呈现环球时报的独特性.有感于评论人才的缺乏,便怀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马少华 《新闻界》2002,(4):9-10
当主流媒体依然保持着年节、重大会议才偶一露面的社论规格的时候,一些走向市场化的报纸和新报纸上,则不声不响地出现了每天一篇、每期一篇的时评风格的“社评”栏目。比如:以挂“本报评论员”并真实署名的《北京青年报》每天二期的“今日社评”、《工人日报》每周五期评论版的以本报评论员真实署名的社评;发表在报纸头版、不署名的《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经济观察报》社评。与主流媒体的社论不同,这些“社评”,无一不是时评。比如《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9日二版的“今日社评”是《且看足协如何钓“大鱼”》,评的是当日一、二版…  相似文献   

12.
如口今纸媒行情一路走跌,时不时会传出消息:××报纸停刊了.但有些纸媒似乎不受大行情的影响,甚至活得很滋润,《环球时报》即是一例. 在媒体圈,《环球时报》是一家存有争议的媒体,正如其总编辑胡锡进一样.但争议归争议,丝毫不影响它“洛阳纸贵”.《环球时报》能在纸媒“寒冬”中“傲霜斗雪”,有很多独家优势同侪难以望其项背.《环球时报》是能把政治正确和市场正确结合得特别好的纸媒,这是它在纸媒寒冬中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如今日渐凋零的城市报摊上,你不难看到《环球时报》,而且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的报摊上,几乎都能见到《环球时报》,这说明了《环球时报》的市场影响力.说及市场影响力,曾经,都市报一直是媒体市场的大户,但近些年,处境最为惨淡者就是都市报了.《环球时报》同属纸媒,为什么能成为“例外”?  相似文献   

13.
张天蔚 《新闻实践》2002,(10):22-24
2000年11月,《北京青年报》进行全新改版的时候,新版中的各个重点栏目曾经集中地在报纸上作过一次亮相和自我介绍。当时笔者代表社评部(专门写社评的部,而不是“社会评论部”的简称),对“今日社评”所作的介绍,题目就是《打量时代的参照》。当时认真回顾了一下已经写过的社评和今后可能写出来的社评,觉得这题目既符合我们对该栏目的期许,也很可能就是它所能达到的境界和得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抓住机遇 走好开头关键几步 《环球时报》引起关注是在1999年,这一年,《环球时报》做了两件比较成功的事,一是从3月份开始,持续关注科索沃战事。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环球时报》用最快的速度、最权威的内容出版了一期特刊,打响了在全国的知名度;二是这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环球时报》又一次敏锐地抓住了这  相似文献   

15.
江海伦 《新闻世界》2014,(5):194-195
本文以《重庆时报》2013年7到9月的社评为样本,解读其社评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质疑批判是社评的基本责任,二是公平正义是社评的中心主线,三是创造公共价值是社评的追求。通过对都市报评论特性的研究,以期为都市报等纸媒谋求个性发展,提高竞争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环球时报》,由最初的周报发展到现在的日报,其特有的报道选题和报道风格受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关注,被当作是中国民间舆论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其社评栏目创办于2009年。以国内外热点事件为评论对象,具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其国际军事评论总能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重视,转载率很高。给搞好军事外宣工作诸多良好的启示。首先。言论要突出媒体特色。对传统话语形态进行嬗变创新  相似文献   

17.
财经观察是胡舒立担任《财经》杂志主编期间在该杂志的署名专栏,从1998年8月创办,直至2009年11月胡舒立离职,每期必见,历时11年。财经观察是类似于社评的准社评栏目,一直由胡舒立个人署名,不过随着《财  相似文献   

18.
董晨 《新闻通讯》2013,(3):13-14
2005年起,胡锡进正式掌舵《环球时报》。8年间,《环球时报》改版为日报后,影响力大幅跃升。目前,《环球时报》在120个国家和地区驻有记者,单期发行量超过240万份。该报刊发的文章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是被海外媒体转载最多的中国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环球时报》创刊于1993年,最初是周报,2000年改为周二刊,2003年改为周三刊,2006年改为周五刊,2011年改为周六刊(仅周日不出报)。回首审示《环球时报》从周报变  相似文献   

20.
当我整理自己一段时间以来对环球时报社评的阅读体验时,感到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总是稳定地、反复出现在针对不同新闻事件的社评中。这就是"自信心"。而另有一个与此不同的主题,则相对隐微,但偶尔强烈,这就是"危机感"。这表面上看起来相互矛盾的两种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