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良君 《新闻知识》2008,30(5):83-84
"电视新闻故事化"一词在当今新闻界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一理念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CBS的《60分钟》栏目,我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引入了"讲故事"的报道理念,随后用故事化的手法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电视界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 "把关人"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指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个人或集团的控制.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并提出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由此开启了新闻传播"把关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07,(6):48-48
美国《新闻周刊》5月7日发表文章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各新闻机构把自己的人马部署到了弗州布莱克斯堡。同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和《时代》杂志的商业运作也忙碌起来。每家都在谷歌或雅虎上购买广告,这样,只要有人搜索“弗吉尼亚枪击案”一词,它们的链接广告就会在页面的显著位置出现。  相似文献   

4.
新闻学界普遍认为,"新闻敲诈"的概念最早由马克思使用,该词是据马克思作品翻译而来。言下之意,该词当属德系外来词。然据笔者考察,马克思关于"新闻敲诈"的概念与近现代学界、业界、官方所使用的"新闻敲诈"含义并不匹配,也不存在明显的承继关系。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下简称《马恩全集》)的记载,其中文版是在俄文版基础上转译,虽参考德文手稿,但笔者猜测该词的含义已偏离了原义;同时,从词汇学的角度看,中国本土亦具备产生"新闻敲诈"一词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5.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2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日本9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6.
截止到1980年12月统计,外国驻京记者为88人,来自29个国家的70家新闻机构。其中美国驻京记者13人(联合通讯社、合众国际社、《巴尔的摩太阳报》、《芝加哥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洛杉矶时报》、《迈阿密先驱报》、《新闻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时代》、《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各1人);英国驻京记者5人(路透社2人,英国广播公司、《泰晤士报》各一人,《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合1人);日本驻京记者20人(共同通讯社3人,时事通讯社、《朝日新闻》、《每  相似文献   

7.
张乃瑜 《大观周刊》2012,(50):34-34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的办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在《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上展开了一场关于“黄孩子”的争夺战,新闻界把这种报纸称为黄色报纸.并把报道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一词也由此产生并迅速席卷世界。  相似文献   

8.
刘佩 《中国出版》2013,(1):62-65
《纽约时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流程最完备的报纸,其国际新闻居美国报纸之首。被西方人誉为"权利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基于《纽约时报》的广泛影响力,在研究深圳经济特区30年国际传播现状时,本文把《纽约时报》作为首选考察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纽约时报》涉及深圳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3,(6):6
《央视新闻》赶搭"移动快车"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十周年之际,《央视新闻》正式人驻拥有过亿用户的搜狐新闻客户端。这是《央视新闻》继微博、微信之后在移动新媒体浪潮中的又一次"大动作",意味着《央视新闻》品牌已延伸到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三大新媒体领域。作为首个使用搜狐新闻客户端"流媒体"模板的电视媒体账号,《央视新闻》可以实时更新内容,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新闻,并充分利用"视频""图文""组图"直播"等多媒体形式对新闻进行  相似文献   

10.
翟梦杰 《青年记者》2013,(17):22-23
"公民新闻"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但是它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却由于2000年初OhmyNews的建立。①该网站推行"平民新闻"制度,网站的任何一名注册用户均可成为OhmyNews的记者。在《我们即媒体》(《We Media》)一书中,作者Dan Gillmor对"公民新闻"概括如下: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性新闻",即公民"在搜索、报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一词,源出中国。古代新闻二字的搭配最早出现在南朝《弘明集》中。新闻在北宋中期已经凝固为一个复合名词。现代汉语中新闻的词义,是古代新闻一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新闻并非回归词。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它和空气一样,虽然大家都每时每刻在呼吸它,但很难说清楚.美国一所新闻学院向十家报纸的主编征求"新闻"的定义,十个人就有十种说法.美国的一位新闻学家说给"新闻"下个定义难极了.在我国,解放前和外国相似,也是各有各的说法,以后都一律沿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近几年来,由于思想解放,又重新讨论新闻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辞海》里的新闻条目,这样给"新闻"下定义:"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这些体裁通常称为新闻."但是,有的从事新闻工作的老同志却说,我们搞了几十年的新闻工作,到现在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新闻.一些读者抱怨报上没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中产生的诸多矛盾,让人们道德缺失的一面表现得更为直观,而新闻伦理失范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当前新闻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伦理与新闻伦理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新闻伦理一词被详细论述是上个世纪初。1924年,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详细  相似文献   

14.
周丽  刘盈 《东南传播》2013,(8):33-34
《纽约邮报》最近刊登的"地铁事件"再一次引起大众关注,尽管美国当地公众对《纽约邮报》及该照片的摄影师乌马尔.阿巴西(R.Umar Abbasi)普遍表示出批评,但美国新闻界对该事件中的摄影师认识是不一的,对于其职业道德的争论与探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新闻从诞生起,由于其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与个人参与新闻、破坏其真实感本身就是相向而驰的。《纽约邮报》"地铁事件"的刊登,在美国与中国都引起了新闻学者的深度讨论,再一次将新闻伦理道德话题的探讨推向风口浪尖。本文从《纽约邮报》"地铁事件"出发,探讨其一直存在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悖论,以期梳理其潜在的新闻伦理道德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市民担任记者采写新闻的新闻网站在韩国、日本出现,市民踊跃参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如韩国的"Ohmynews"、日本的"JanJan"。这一新事物已引起新闻业界的关注。去年6月,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今日美国》在报道中这样评价: "Ohmynews创造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它在韩国是如此受欢迎,卢武铉就任总统后第一个接受采访的媒体竟是Ohmynews。" 《圣何塞新闻纪事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1986,(5)
新闻在美国人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美国人学习新知识,开阔视野的一个渠道,也是美国人享乐的一种方法。美国人从报纸、杂志、电视、收音机和彼此的谈话中收到当天的新闻、最近的大事和周围发生的种种事情。《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相似文献   

17.
封面链接     
《美国新闻学评论》2007-6/7 主流媒体能从乔恩·斯图尔特那学到什么? 《乔恩·斯图尔特天天秀》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新闻讽刺类节目,喜剧演员出身的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每晚变着花样"播报"当天新闻,大受年轻观众欢迎。有人认为,《天天秀》打破了媒体所奉行的"平衡"原则。事实永远是不平衡的,传统媒体习惯用的一部分人如何说、另一部分反对者如何说的老套路早让观众看腻了。《天天秀》敢于说出谁是  相似文献   

18.
按照《现代汉语词其》的解释,"观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也"专指政治观点。"从这个定义来看,一个人只要思维正常,对事情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的。而"观点新闻"则不同。所谓"观点新闻",一般是指对专家学者,也包括一些党政官员在各类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学术讲座上提出的新观点所作的一种报道。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王钧  王雷 《当代传播》2004,(6):10-12
对学界已达成共识的"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这一论断,被发表在《当代传播》2003年第3期、由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明铭同志撰写的《新闻与历史:关系的厘定》一文中提出质疑。他将美国新闻学者伯纳德·罗斯科在其《制作新闻》一书中宣称的"新闻根据不是历史"的观点,作为全文论述的支点,进而提出"新闻→历史的转换绝非一个必然性的时间逻辑所能达成;两者分属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特定的学科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冯澍 《新闻三昧》2007,(9):8-11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的许多人在关注和研究美国《华尔街日报》创造的"华体"。最近,本刊特约美国《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的冯澍撰写了《看美国财经新闻如何写——以〈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几篇获2007普利策国际报道奖作品为例》一文,以飨读者。作者曾在中央电视台供职,现在又从业于美国新闻媒体。她在从事新闻采写的同时,还做着中美新闻传媒的比较研究。该文正是她从新闻实践出发进行理性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