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入党是参军以后的事,我是1934年7月参军的,1935年10月入党的,张文碧当时是我的入党介绍人,他当时是保卫科科长。我当时很年轻。那时候,闽浙沿海受日寇骚扰,蒋介石不抗日,可是我们要去抗日。那个时候我的思想很简单,就是抗日这个目的。后来,入党的时候我表现特别积极。我参军的第一天,我们部队就和国民党打起来了,我们一个班的班长被打掉了,浑身血淋淋的。指导员说,把他背下来。当时的我只有15岁,却冲了上去把他背下来。指导员看到我冲上去,很勇敢,回来以后就开会表扬我表现好,想让我积极表现争取入党。加入共产党,我当时思想很简单,觉得对…  相似文献   

2.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藏有一份《林丰年自传》。林丰年,原名林剑城,中共党员,1926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组织秘书,中共党内职务是支部书记。这份《自传》是1950年6月18日他在北京一家旅店里写的,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柳亚子26年5月归来就对我们说,蒋介石将来准要反革命。后来侯告诉我们,柳看到蒋在大会上作报告时态度飞扬跋扈之至,他气得第二天就不肯出席。这两天他正跟陈独秀谈判:要我革命,就允许我加入C.P.,否则我回吴江隐居了。陈独秀坚决不同意,认为柳留在国民党内作用更大些。后来,柳果然回吴江,对党务…  相似文献   

3.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的13名代表中,有位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他当时与湖北籍的李汉俊代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会,那年他31岁.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湖南籍人氏李达.李达因个人书生意气,一生三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是在1920年夏入党,1923年秋退党;第二次是1949年12月入党,1966年8月25日,在李达去世的...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前,6月18日这一天,瞿秋白从容走向刑场,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主义万岁”,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他是被当地国民党军阀按照蒋介石的指令,“劝降不成,就地枪决”的。当时,他年仅三十六岁。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  相似文献   

5.
自造弹壳笔     
一九四一年前后,日寇集中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军则封锁解放区,企图困死我们。当时,各根据地军民的衣食及日用品奇缺,做文字工作的没有笔。但困难没有吓倒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边区的学校、报社、党政机关用高粱杆制成的蘸水笔来写字,当然很不方便。后来,八路军战士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子弹壳来制钢笔,笔杆笔帽都用废子弹壳磨制而  相似文献   

6.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03,(11):62-6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八路军老战士、我国著名的新闻摄影艺术家、解放军报社摄影美术处原处长韩荣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0日晨7时45分离开了我们,享年78岁。韩荣志同志1925年7月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1940年,在抗日烽火中他进入了我抗日根据地晋察冀第三军分区边区中学学习。1942年5月他未满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6月,他参加了八路军,曾任文书、收发、晋察冀三分区教导队书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从事摄影工作,此后历任旅摄影员、炮兵连副指导员、晋察冀野战政治部摄影干事、十九兵团政治部摄影记者、摄影…  相似文献   

7.
孙凤鸣(1905~1935),抗日反蒋爱国志士,江苏省铜山县人。原名孙凤海,早年入伍当兵。因不满于国民党当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人民革命的政策,渐萌谋刺蒋介石等党国要人之念。1934年在南京参与建立晨光通讯社,担任记者,以便能接近蒋介石等人。1935年11月1日,他乘国民党召开四  相似文献   

8.
许多国民党党政军头目都愿意和蒋介石结为拜把兄弟,但陈铭枢却与他们不同.1931年,宁(南京)粤(广东)分裂之后,蒋介石要陈铭枢重新率十九路军"剿共",并乘机攻打广东.就在陈铭枢临出发去江西的前一天晚上,蒋介石约他到住处,亲切地对他说:"你明天就要出发了,我想和你谈一谈.革命大业的创造,还很艰难,北洋军阀虽然被打倒,‘赤祸’又来,而我们党内各地同志,又各怀异心,隐患重重.今日必须仗忠义之士,精诚团结,作为中央骨干,同心协力,生死与共,才能奠定国家巩固统一.这样,国家前途的担子,就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了,我们必须合成一个整体,成为不可分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9.
“男人除了感情之外可以修好任何的东西。”当地的男人在填男性压力调查表格的时候,一个女人这么抱怨说。他的男人加入到了我们的讨论之中,他表示同意。“当戴安娜泪流满面或充满恐惧的时候,我就会变得比她更加不安。”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我必须使事情好转起来。而当我不能的时候,我就感到很沮丧。当我不能的时候,我觉得我辜负了她。”  相似文献   

10.
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成就与身后影响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人问,此话怎讲? 请看,烈士在其狱中文稿《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以下简称《略述》)坦陈:(1922年6月)"在南伟烈学校正当精神苦闷的时候,忽接到上海一个朋友寄来一份《先驱》报,《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的机关报.我看过一遍之后,非常佩服它的政治主张.它提出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在当时确为正确不易的主张.《先驱》的每篇文章,文章中的每句话,我都仔细看过,都觉得说的很对;于是我决心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我漂流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