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省会城市等一线城市的报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市场空间日益狭小,省城报纸开始向省城之外的二线城市发起猛烈进攻,在此态势下,地市晚报何去伺从令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市报人》2006,(9):F0002-F0002
由国家新闻出版部署报刊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8月5日在北京结束。年会公布了“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宁波晚报连续三年蝉联20强。今年20强中,省会城市报纸占19家,非省会报约仅宁波晚报一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凌 《新闻采编》2004,(3):41-42
进入2003年,山西省的报业市场和全国的报业发展形势一样似乎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代。《太原晚报》作为省城的主流报纸,如何应对?这关系到《太原晚报》的公众影响,社会效应和发展大局。《太原晚报》别无选择,只有横下一条心,运筹帷幄,急流勇进。改版——推出老牌晚报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全国晚报类的报纸已有130多家。在一些省份几乎每个地市也都创办了自己的晚报。晚报界的新成员逐渐增多,读者选择的余地大了,各种晚报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省级晚报如何向各个地方延伸、在全省各地赢得更多的读者、在当地的报纸市场上占有其省报应有的“份额”,便成了省级晚报的决策者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何为省级晚报?一般是指在省会创办、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发行的晚报。比如山东的齐鲁晚报、江苏的扬子晚报、浙江的钱江  相似文献   

5.
地市晚报能走“厚报”发展之路吗 去年以来,都市类报纸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扩版和扩张高潮,这对地市晚报构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这种市场压力,地市晚报能否“跟风”扩版,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首先,财力不允许。地市晚报不可能在发行上投入过大的成本,玩不起“扩版不提价”的招数;其次,地市晚报的人力资源跟不上;第三,地市晚报所面对的受众市场,从实际情况看,一  相似文献   

6.
魏文欢 《新闻窗》2006,(5):73-74
《兰州晚报》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西部省城兰州市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市民中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但目前该报在西北地区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也暴露出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以《兰州晚报》为例,对其现状及问题做一分析,以探讨西部省会城市晚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全国的报业比作“金字塔”,地市晚报正处在塔基的位置。和省级晚报相比,她的影响力弱、发行量低;和地市党报相比,她完全走市场,经营任务重。地市晚报的从业人员曾用网络语言戏称自己“鸭梨山大”。的确,最近几年面对省级晚报的步步紧逼和广告增长的乏力,地市晚报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发展的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地市晚...  相似文献   

8.
当今报业市场的竞争,已经基本奠定了日报、晚报、都市报三雄逐鹿的格局。近十年来,晚报这被称为报业老大哥的报纸品种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变化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而近年来有一些声音指出晚报在新兴报业市场中存在不适应性,他们认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晚报的“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发行于山西省长治老区的上党晚报受到读者的好评,并连续获得“中国十大地市晚报”“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晚报品牌十强”“中国十大创新力城市晚报”等荣誉称号.其中,新闻时评功不可没.如果说各类新闻构成了报纸的血肉骨架等主要内容,时评则是激情之后的冷思考,赋予报纸灵魂,是一份报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积极开发中小城市报业市场,推动报业经济良性增长。纲要及时准确地抓住了当前报业运行规律,为快速城镇化浪潮中的中小城市指明了报纸发展方向和市场重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以正确的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在城乡文化的融合中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地市晚报如何认识城市发展带来的办报机遇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初,这份报纸的发行量仅仅6000份,经过6年时间,日发行量翻了10番。当地读者认为,东楚晚报的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黄石无零售”的历史,培养了黄石市民“吃早餐,读晚报”的阅读习惯。一位多年关注该报发展的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东楚晚报的崛起已成为印证黄石城市文化提升的标志性事件,是黄石不折不扣的活“名片”。地市晚报因财力及信息资源所限,在基本版数及信息总量等方面均无法与省城媒体比肩。省城报纸最低也是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报业集团的建立为标志,省报及省会城市报纸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初步奠定了我国报业市场的基本结构,但在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之后,省会城市报业市场已基本趋向饱和,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读者市场分割成型,集团间是你进我退,甚至出现集团内子报打击母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省报及省会城市报纸开始向地市拓展空间,扩大市场份额,针对这种情况,地市报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竞争力。就内容而言,笔者以为,谋取独家选题,办出本土化特色,是提高报纸竞争  相似文献   

13.
苟燕冰 《新闻窗》2006,(5):62-62
随着国家级、省级媒体大举进入地市报业市场,地市报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地市报该如何寻求出路并奠定发展基础呢?《遵义晚报》紧紧围绕百姓生活,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抓出大批鲜活、贴切的地方报道,提高了报纸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发行量也因此一路攀升。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处在最基层的地市级晚报该怎样办出自己的特色,为自己的内容产品打上独有的烙印,在与省内外各类都市报、晚报的竞争夹缝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以河北《张家口晚报》为例,试图梳理、解答这个困扰地市报人的难题。深挖本地资源,形成内容上的原创性。2007年前后,都市报与晚报的市场竞争,开始从订报送米送油的恶性发行市场竞争逐步转入良性的报纸内容的竞争,大  相似文献   

15.
晚报是各类报纸中较早走向市场的报纸。生存空间原本就相对狭小的地市晚报,面对省级和省会晚报的不断拓展、猛烈辐射,本地读者对报纸职能及内容形式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疲于应战,深感不易。在严峻的态势和过去少有的重压下,怎样自立自强呢?我认为从下面三个方面下功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报业竞争越演越烈的当下,精品栏目的建设问题一直是报业有志者不断探求不断实践的课题。不少晚报在面临挑战时,纷纷“晚报早出”,以争夺受众市场。我们认为,晚报调整出版时间并非是唯一出路,利用好自身优势资源才是发展的硬道理。晚报初创时期“昨夜今晨”的时间优势曾给晚报带来辉煌,金华晚报就是利用这段有效时空,努力把报纸做得更精更强。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晚报要与省城晚报类报纸相抗衡,不能仅仅在大而全上做文章,最关键的是要增加地方风味,办出地方特色。 报业细密的分工促使了受众的分化。一张报纸永远只能获得一部分读者,企图囊括所有受众的媒体一去不复返了。离开自己的读者圈一味地追求大而全,非但不能增加读者,相反会失去读者。  相似文献   

18.
李旭琴 《青年记者》2006,(18):66-6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地市晚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除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省会城市外,许多中西部地区的地市晚报境况却不容乐观,那么,当前它们应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并根据媒体竞争环境适时调整自己,进行经营和管理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的报业竞争,是当前地市晚报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挑战(一)自身条件的限制地市晚报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许多与生俱来的局限。它们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所在地区(市),由于地级市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有限,它能给地市晚报提供的资源也十分有限:1、新闻资源不足。地市晚报大多强调贴近性和地方特色,但一个地级市,人口多则五…  相似文献   

19.
陈浩 《新闻知识》2002,(12):21-24
《西安晚报》创刊于1961年,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晚报之一,多年来,以其浓郁的古都特色和雄浑的西部风格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所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安晚报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经营收入稳步上升。但是,近几年来,在西安报业市场激烈竞争中,《西安晚报》由于管理体制、报纸内容版面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晚报的品牌优势受到了严重冲击,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一度下滑,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今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的关怀下,西安晚报重整旗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前提下,按照“办一张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的总体思想,在坚持晚报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全国报业的兴旺发达,其中晚报异军突起格外引人注目。2001年8月12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16届年会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召开,据统计当时中国晚报协会的会员单位已达到141家。加上未入会的,总数达到170多家,其中地市晚报占90%以上,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地市晚报现象”。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