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朋  谢博 《当代传播》2015,(1):55-56,88
2011年因"红会炫富事件"走红网络的郭美美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2014年7月郭美美又因开设赌场被警方刑拘,在媒体对其所进行的"揭谜""起底"式报道中,不乏违背新闻职业规范的行为,值得我们探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王丹  王佳 《新闻世界》2012,(4):110-111
网络舆论对传统社会舆论格局的冲击是显著的,微博的出现就更加强化了这种冲击。微博以其便捷、独立、自主的传播特点,冲击着原有的信息传播形态,为我们带来了"自媒体时代"。在"郭美美事件"中,微博成为舆情的发源地和发酵地,天涯论坛成为人肉搜索的大本营,在网络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媒体也加入到讨论行列,进一步进行深度调查、发布权威信息,加强了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事件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着重分析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网民在舆论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继而探究网络舆论对事件和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据网络消息和自述,郭美美夜场商演起步价5万元,上床一夜起步价10万元,最高至50万元。按照彭信威先生《中国货币史》推算,晚明1两银子折合2014年人民币应该有600元,则郭美美的上床起步价需白银近170两,最高价则需白银830多两。相比较,明朝的“郭美美”们,真是慈善好人,弱爆无比。《金瓶梅》里,恩客西门庆到红灯区丽春院,给李桂姐的见面礼是5两银子,合3000元,包养费则是20两银子,值1.2万元,我们姑且看成是月价。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郭美美事件"把红十字会推到了慈善丑闻的风口浪尖;2013年4月芦山地震,红会再一次失掉了公众的信任。面对公众质疑,如何利用危机重塑公信力,是红会当前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而在众多解决途径中,网络舆情利用其在公共领域中的监督作用,为红会提供了一条合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赵男 《新闻世界》2014,(12):179-181
郭美美事件前后持续发酵近三年,作为网络红人的她不断地制造舆论泡沫,今年8月全国各大媒体“起底郭美美”的报道使她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对于这次媒体统一口径的海量报道,明显出现媒体伦理失范的现象,引发不少质疑与批评。本文以“起底郭美美”报道为例,阐明报道中媒体伦理失范行为的表现,探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规避媒体伦理失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晒奢侈品的郭美美并不具有符号价值,晒红会的郭美美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LOG0,外围女成为富人奢侈品的秘诀在于,和公权力牵扯上若即若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尚艳 《今传媒》2012,(3):103-104
"郭美美"事件发轫于微博,在网络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红十字会的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这股网络舆论蔓延至社会现实,引发了全国对红十字会的质疑和对我国慈善事业整体的否定,这种社会危机源于对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及时。面对网络舆论,传统媒体只做到对其的关注报道,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介入机制,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玲璐 《新闻世界》2012,(10):87-88
本文以“郭美美事件”为例,通过对传统媒介如何整合网上舆论,扩大舆论的影响力;传统媒介起到“接力棒”的作用;网络媒介善于吸收传统媒介精华;传统媒体等舆论领袖积极参加网络讨论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是怎样互动的。通过对传统媒介表达舆论意见时更具系统性,完整性;传统媒介的报道更具持久性;传统媒介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互动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众人瞩目。郭美美在微博上将个人认证信息更改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并且自称“开玛莎拉蒂,住大别墅”。此举一出,立马引起舆论轩然大波,由此引发了国人对红十字代表的慈善业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2009年看作微博元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微博这个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正是当前语境下微博效应的经典描述。从唐骏学历门到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再到最近的郭美美事件,诸多热点事件在微博上酝酿、发酵,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关注人次超亿,搜索超800万次,超越以往任何娱乐事件。本文中,笔者以郭美美事件为切入点,从舆论监督角度出发,分析基于微博平台上的舆论监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热的掌上舆论场,新老媒体在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中共同合力发挥议程设置作用,逐渐形成“潜舆论”和去中心化的移动舆论新格局.通过分析移动舆论场舆情结构与特征,以及网络舆论力量发展与变化,指出政务新媒体多终端覆盖和服务化功能更加成熟,并对移动舆论场引导与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郭美美因炫富涉及红十字会而卷入舆论漩涡。她的炫富行为本质上属于自我炫耀性信息传播,其中备受公众质疑和谴责的是权势因素。在红会信息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下,媒体对事件的调查乏力,导致红会信任危机持续发酵。郭美美在因涉嫌赌博犯罪被刑拘后,媒介报道在解开事件谜团,公开事件真相,消除事件对红十字会及慈善事业的不利影响方面做了不懈努力,但存在对犯罪嫌疑人个人隐私的过度曝光和媒介审判影响犯罪嫌疑人探讨公平审判权利的倾向,凸显了媒体的采访报道权同公民(包括犯罪嫌疑人)人格权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14.
谈“郭美美事件”引发的“慈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架构下考察“郭美美事件”所引爆的“慈善危机”,肯定了网络在公众民意表达中的作用,网民民意可以督促红十字会甚至整个慈善界秉承中立、客观、人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王艺 《新闻界》2012,(1):6-9
微博舆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日益呈现出舆论场的特征,其舆论生成和传播流程很难用传统的媒体技术参数和研判系数来衡量.本文以“温州动车事故”的微博传播为分析样本,从“新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三个维度解构微博舆论场的内涵,总结微博舆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属性、情感立场和舆情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13,(22):16-16
去年,中国红十字会因遭遇“郭美美事件”陷入信任危机。面对公众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红监会”)成立。但是,仅仅过去了半年,因在重查郭美美事件上的反复、对自身定位的不清等事件,红监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1.你认为红监会有调查红会的权力吗?  相似文献   

17.
伍蔚然 《新闻世界》2013,(7):180-181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药家鑫”案、“七十码飙车”案、“郭美美”事件等均引发了舆论狂潮,并影响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进程。网络舆论无疑已经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重视和熟悉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和发展演变。本文以“表哥”杨达才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情况,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美美事件”的负面影响让中国慈善事业一时间遭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红十字总会在此次危机传播管理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值得深入探讨,这些策略包括:第一时间作出官方回应;有效转移舆论关注焦点;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力量;引入新闻发言人制度;切实利用新媒体传播沟通工具.危机公关过后,慈善组织应努力通过自身行动以及与媒体的有效沟通重塑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24):45-49
"郭美美事件"映射出来的社会镜像,以及围绕这一个案的舆论胶着,对媒体伦理是一次多维参照:步步跟进,是竞争必须还是立场矮化?深层起底,是专业报道还是媒体审判?议程延续,是合理选择还是资源浪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严肃媒体须坚持自己的价值立场,以免落入炒家陷阱。置身于众语喧哗的舆论场,媒体的角色定位和议程设置亦需保持足够理性和严谨,既要表达媒体的独立判断,又要对社会舆论起到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一起真相迟到的枪击案,“新闻搭车”一词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新闻搭车”是一种新闻的借机表达,也是一种舆情的借机搭车,其后果在增加了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频出的舆论热点让引导应接不暇,跑偏的舆论话题干扰议题聚焦深入,舆论的众声喧哗让共识更难达成.这对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打捞沉没声音,避免舆情压抑;推动舆论共振,防止舆情停滞;构建公共领域,规避舆情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