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4月27日,本着优化资源利用、凸显校企联合办学优势的原则,中国惠普公司与重庆邮电大学宣布共建“重庆邮电大学惠普软件学院”(简称学院),以此将惠普经实践检验的知识体系引用到高校教学中去,从而创立更符合企业需求、“方向培养”与“工学结合”为一体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为重庆市培养更多的IT人才。  相似文献   

2.
吴烈明 《大观周刊》2012,(21):125-126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重中之重.“以人为本,一专多能”,“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技能”的培养模式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李志方  杨育生 《青年记者》2016,(21):101-10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全球即将进入创新密集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成为高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高校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契机.“协同”一词源于希腊语synergetics,意为共同工作.协同这一概念引入教育系统就有了协同教育.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这种协作关系被称为校企协同,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以期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①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与传播的重要机构,是崇尚创新、培养人才的学术殿堂,企业是掌握最新市场动态,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实体,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建立起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途径。建立高职院校信息共享空间,为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适应信息环境发展的需要,既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阐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含义及特点,对校企合作建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面向企业开展信息服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曾丹 《大观周刊》2012,(4):103-104
我国动漫类专业高职教育正处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动漫类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距离较大。怎样培养、建设一支能够适应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校企融合的动漫类专业教师队伍,已经成为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动漫类专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校企融合的高职动漫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开发,二是师资管理。  相似文献   

6.
10月28日,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开幕之际,惠普工作站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装备有惠普最新Z系列工作站产品及SkvRoom等先进解决方案的“惠普教育卓越中心(COE)”二期教室正式投入使用。在揭幕仪式上,中国传媒大学领导高度评价了“惠普教育卓越中心”一期教室在学校动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双方共同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惠普教育卓越中心”为基础,持续发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并凭借双方“卓越合作伙伴”战略关系,整合资源.共同探索动画产业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职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不同资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也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高职校企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高职校企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软件专业作为培养我国软件行业人才的主力军,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笔者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和绵阳科技城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并提出了一套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新闻教育离不开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必然要与各企业和媒体开展密切合作。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全媒体思维成为新闻教育的关键词,加快校企合作、培养新媒体人才成为当下新闻教育中重要任务。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新闻教育中推动校企合作、校媒合作的政府、市场、经济利益等动力要素,并通过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出了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利益分配导向,为新闻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实施构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作为新时期我国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关于教育事业的重大指导意见,对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为例,探索产教融合办学理念下地方普通应用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路径。案例介绍了“产教融合”方针政策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产教融合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基本概况,通过探索分析“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知识——技能——创新”三融合的新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产教融合办学理念下普通应用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校媒校企协同育人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建设路径。本文回顾我国校媒校企合作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实践,提出合作动力不均衡、交流机制不通、合作模式单一、产学研协同力度不够、相互给养不足等是当前校媒校企协同育人问题所在,提出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互惠共赢协同育人机制、服务传媒产业培养“双创”人才是校媒校企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办好高职院校的正确途径。本文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出发,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探讨了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的培养特点及模式,并对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为更好的培养出高水平、适应性强的环境艺术类技能型紧缺人才,有必要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摸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一种高校与社会、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幅度,对高校的学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艳芳  张鸿 《报刊之友》2014,(3):142-142,150
专业教师深入媒体对新闻教育而言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种实践可以搭建校企共建的桥梁,从而有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理念、按照新闻工作过程来重新序化知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建立在作者参与“湖北省2012年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的经历之上,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的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经验及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5.
王超  闫桂玲 《信息系统工程》2013,(11):144-144,160
根据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明确基于“卓越工程计划”的专业教学改革的时代紧迫性。具体通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确定了该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和意义;提出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阐述了教学体系的改革采用“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的改革采用以“学生为本按需融入CDIO”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信息技术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构建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平台、校企远程视频互动学习平台、校企合作信息港平台以及平台建设与运维体系,拓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高职院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助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蔡梦虹 《新闻传播》2023,(17):16-18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产业界与教育界紧密合作,企业与院校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等方式,共同参与教学目标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体系设置等,以实现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协同培养,探索校企共建、共育、共赢的融合发展之路。随着信息技术和媒介产业的高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并对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媒介技术突发猛进趋势下应用型媒介人才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各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亟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庞希愚  王成 《大观周刊》2012,(18):166-167
针对目前校企合作中采用的“3+1”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将现代远程教育在校企合作中进行了运用,提出了运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即将就业的大三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实践,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扩大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新闻学“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立足于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状况和现实需求,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走出去”、深化校企合作、密切与地方的联系、完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等策略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虚拟工资是为了配合校企合作,面向职业教育而设计的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指规定学生在一定年限内修满一定学分,学分通过虚拟工资形式进行核算的一种可量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就校企合作中学生的考核提出了以虚拟工资代替学分的成绩考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