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娟 《新闻通讯》2014,(7):32-34
目前,我国大陆新闻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是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以解决长期困扰新闻教育的两个背离问题,即学界和业界相背离、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些院校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对立,合并或大量削减新闻理论类课程。笔者认为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是另一组相对的概念。一般而言,理论课程采用课内教学为主的方式,而实务课程采用课外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实务课程没有落实“实践”的情况下,增加另外的实践实训类课程,有可能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再造对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民办高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应是培养适合新媒体生产需要的优质新闻内容生产者和创意策划者,新闻实务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必须考虑当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全媒体环境下业界需求的差距,分析在教学中有没有运用包括全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新闻学教育发展非常快,相关研究也不少,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媒体发展需要。新闻采访课程作为国际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闻采访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新闻实务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社会对传媒人才能力的需求使得新闻实务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新闻实务类课程引入OBE教育理念的价值,阐明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实现OBE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改革实践案例阐释了OBE理念下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策略,为高校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的进程加快,使得新闻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作为新闻专业课程中实践操作性强的实务类课程的改革尤为紧迫。本文以新闻编辑学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考核标准革新、教材更新等几个方面,探讨新闻实务类课程在业界全媒体战略的影响下,如何进行重构,以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景熹  李振委 《传媒》2019,(6):81-84
通过将新闻摄影教学设计成理论精要、经典案例、实务操练、创意策划和实战成果五个模块,并进行"翻转融合",即将翻转课堂概念引入新闻摄影教学环节,学生在课下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课上实现摄影技巧与基本美学知识的吸收内化,从而探索出一条以全媒体实战为基础的,旨在培养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且适应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人才需求的,集绝对模仿、相对模仿和融合创新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新路。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是"学"与"术"的关系.新闻业务,是"术"中有"学"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关注新闻业务这一"术"的"学".两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可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进行内容卜的恰当延伸.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其涵括的"知"和"行",都建立在对新闻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倘离开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能为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课程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有着不能不讲授的共同内容,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这些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重要连结点.  相似文献   

9.
郑悦 《青年记者》2006,(23):14-15
书本教育脱离实践 “我遇到过新闻系的女同学不敢问路。”——南昌大学王龙志 新闻教育经舆分类为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新闻历史三大部分。新闻实务包括了采、写、编、评、广播电视实务等课程。对于这些实战性较强的课程,新闻院校多拘泥于课本教学,淡化实践练习。  相似文献   

10.
董小玉  秦红雨 《新闻大学》2012,(3):122-125,99
本论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透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课程教学的实际,探讨该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在课程的传授中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创新,认识当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林  邓青 《新闻爱好者》2010,(4):106-107
媒介融合趋势日益凸显,新闻教育亟待改革以应对传媒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其中,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诉求最为强烈。本文通过分析新闻实务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当前一些新闻院系的改革措施,兼谈我校《新闻业务一体化》课程创新,试图对新闻实务类课程改革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科中的工科",新闻实践教学在新闻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媒体融合又给新闻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国内新闻实践教学依然是人才培养中的相对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本文在建构主义视角下,梳理和总结了目前新闻实践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不足,并以江西师范大学传播人通讯社为例,提出了媒体+社团+课程的"三元驱动"新闻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基于校园媒体"实习场",由社团情感凝聚形成"实践共同体",并连接多种课程组织起"实践支架",达到实现"实战训练"、突破"专业壁垒"、打通"课堂内外"的目的,是一种相对经济、容易实施且有效果保障的校本新闻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董丹 《视听》2022,(2):176-179
转型期媒介环境巨变,新型采编流程重塑新闻实践教育.理想的新闻教育课程未达成共识,专业细分和媒体融合的矛盾有待解决,新闻就业对口率偏低.新闻实务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从教学、实践和师资三大核心要素着手,在整合学习模式的理念上,注重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过程与学生参与.同时,要推进学界和业界双向交流,通过实践型教师的常态化参与,...  相似文献   

14.
周叶飞  闫宏伟 《新闻知识》2023,(8):76-79+96
新闻实务课程的建设,提倡在课堂内引入高度“真实”的采编教学场景,打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壁垒,构建协作、互补、进阶的课程群,同时把课堂理论应用到基层实践,提升学生的复杂事件报道能力、影像叙事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和新媒体视频传播能力,最终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闻作品。塑造新闻实务课程的“实践感”,旨在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新闻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学生实习或者参加工作之后会形成对大学所学知识的颠覆性认识,这迫切需要我们改革新闻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读报评报》就是一门和新闻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将之作为必修课开设有助于学生联系实际、密切和实践的关系。但这样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难以实现良好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不断进步,媒介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新闻教学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如何进行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提高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新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新闻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枫 《青年记者》2012,(17):72-73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比其他的人文学科更需要密切结合,实务课程离不开实践,纯理论课程也同样离不开实践.新闻理论是知识的传授,而新闻实践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两者不同.知识可以通过书本获得,它是我们分析与理解客观世界的起点与标准;而能力的培养则要靠日积月累的训练过程,它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融媒时代,以新闻采写为例的新闻实务课程教学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教材讲解+课后作业"教学模式与当下对于全方位新闻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为此本文结合"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混合式教学法对打破单一维度的课堂教学,增强00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晓来  李劭强 《新闻传播》2013,(12):153-154
新闻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创新新闻采写课程教学,以报纸实训课程承载新闻采写理论的教授与业务练习,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由学生做教师引,并以仿真的报纸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从而让学生在学校即可以接受正规的新闻采写锻炼,从而真正掌握新闻采写的理论与技能。  相似文献   

20.
《新闻天地》2006,(4):I0002-I0003
一、课程描述:教学与科研同台 艺术与智慧相映 “文艺鉴赏学”是湖南文理学院一门公共必修课.属人文素质教育课.以追求完美人格.提升人文素质为目标:讲授过程中采取“四结合”的方法:即课外与课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讲作品与讲方法结合,文学作品与其它艺术作品结合,旨在让学生通过文艺鉴赏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