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辛均志  曾伟明 《编辑学报》2006,18(2):157-158
针对取消高校学报以校名冠名的看法进行讨论.认为以校名冠名不会影响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不在于刊名的更改,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正确的办刊思想.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凡中国的高等院校,自其创建之日起,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办一份或多份冠以校名的学报,以发挥其窗口和对外学术交流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大学学报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日益萎缩和下降,以至于各高校在业绩评定时对本校学报的定级上也普遍要低专业性期刊一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综合性问题,冠名问题,导向问题,等等。这就为高校学报及时报道教学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和扶持科研学术人才等带来了很大的弱点,也成为高校学报影响力日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下就高校学报的冠名问题、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杜伟泉 《东南传播》2011,(8):147-149
最近,多起高校冠名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从校园文化的角度解析此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高校冠名事件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高校冠名事件反映了精英文化遭遇消费主义的冲击;高校冠名事件折射出人们对大学文化内涵消解的忧思。本文还对高校冠名事件提出建议:校园建设应树立“环境育人”的理念;坚持大学精神的价值判断;高校...  相似文献   

4.
罗乐 《大观周刊》2012,(6):38-38
纵观国内外,高校冠名现象与争议并存久矣。日前,清华“真维斯楼”事件又将“高校冠名”这一话题推至风口浪尖。对此,一方面,有人认为“冠名”之举商业化气息过于浓厚,与大学自身的气质极不相符;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高校冠名"之举无可非议,不仅可为高校发展教育事业提供资助,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葛赵青  刘杨  杜秀杰 《编辑学报》2005,17(2):148-149
分析高校学报的历史、性质和功能.认为:高校学报是由高校拨款,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宣传交流的需要而自觉创办的;高校学报虽然也有销售,但在本质上具有宣传品的属性;讨论高校学报的改革,不能脱离高校办学报的目的而仅从学报自身的角度考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生存基础正是高校对学报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稿件组织选择误区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登武 《编辑学报》2004,16(5):336-337
高校学报在组织选择稿件时若找不准其社会定位,就会走进不利于学报生存发展的误区.要使高校学报得到可持续发展,学报建设必须成为高校整体建设的一部分,使学报工作与高校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互动,真正实现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赵秋民 《出版广角》2016,(20):50-52
高校学报是科研人员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学报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也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学报对编辑的要求,提出了高校学报编辑应培养的职业素养以及培养职业素养的方法,试图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修炼上寻找高校学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突破口,也为高校学报编辑的成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邱峰 《出版科学》2016,24(4):72-76
对104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数据采集,探索现阶段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情况,并分析其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比率在20%—60%之间;985或211高校、具有社科博士点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从区域上来看,华东、华北、东北的高校学报更倾向于刊发本校作者的论文;CSSCI 和非 CSSCI 高校学报在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上差异不显著;高校学报的本校科研人员发文占比并未显著影响学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具有编辑和教师双重身份的高校学报编辑,面临着学报编辑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双重压力。文章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成因,认清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缓解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湛江  朱宝林 《出版广角》2015,(12):67-69
文章研究不同类型的综合性高校学报的现状并与所有的高校学报进行比较,对学报转型问题进行思考.结果显示:自科类综合性高校学报的总体情况与社科类相差不大;综合性大学学报的情况略低于所有大学学报;综合性学院学报的情况明显低于所有学院学报;高职高专等学报整体情况较弱.提出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发展和转型是必要的,我们应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的综合性学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佟建国  颜帅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3,25(3):208-210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中国科技期刊中的特殊群体。我们用统计数据展示了该类期刊的良好声誉。基于期刊引证数据和网站下载数据,与专业科技期刊作了比较,认为该类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全国科技期刊相当。呼吁依据该类期刊的运行规律,推进期刊改革,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科技期刊盈利模式谈期刊改革的分类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金文  钱锋  周秀云 《编辑学报》2010,22(5):434-435
随着我国期刊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科技期刊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改革迫在眉睫.目前高校多数科技期刊较少盈利或不盈利,其原因除了认识上的问题,还与期刊的定位、办刊规模、人才储备等有关.高校科技期刊的改革要从改变科技期刊的权属关系入手,改变期刊管理模式,"弱化"主办单位的"主办权",将"主办权"与"出版权""发行权"分离,分层次推进改革,并建立适应期刊市场化运作的人才聘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问题的层次分析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层次划分:第1层次为高校学报问题,第2层次为社会化科技期刊问题,第3层次为市场化科技期刊问题.按层次对学报问题进行了相互制约关系分析,提出了以建立学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改革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学报:历史·现状·未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刘自俭  胡菲  田振东 《编辑学报》2004,16(5):331-333
高职高专学报数量众多,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发展态势强,顺应客观需求而存在,多数文理兼备,突出地域和专业特色,不断追求提高质量.高职高专学报将长期存在,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现状和改革面临的困难,分析高校学报改革和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高校学报改革应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契机。探讨高校学报改革与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更多的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加快信息传播国际化进程,正确认识高校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对高校科技期刊与其他机构主办的科技期刊在国际重要检索系统被收录的情况进行研究.认为:高校科技期刊可以分不同层次,找准定位;发挥学科优势,组建团队,走联合办刊的道路;培育、打造高校科技期刊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邓久华  王晶 《编辑学报》2004,16(1):52-53
分析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探讨高校学报改革与发展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审时度势做好高校学报定位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儒祥 《编辑学报》2009,21(6):539-541
高校学报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高校学报客观存在的发行量小、影响力低等缺陷;因此,高校学报前景不容乐观,其职能受到否定."大多数中国大学的学报都是学术垃圾的生产地"是不负责的言论,无科学依据.高校学报整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对高校学报发展的不自信,应归咎于没有做好学报客观定位.高校学报要想科学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学报的差异性,从而进行自身定位,只有这样才能量体裁衣,调动团队主观能动性向切实可行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司顺奇 《编辑学报》2012,24(1):25-26
针对高校学报沿袭的办刊理念和管理模式,分析高校学报管理链中各利益方在体制创新中的利益制约关系,提出了政府主导、政策倾斜、学科统筹、专业划分、市场介入的以科技期刊编辑部为主体的出版体系与发展模式,充分发展并利用现代流通技术和手段,为即将到来的科技期刊体制机制变革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中国知网收集国内20所医学院校相关信息,调查分析2006—2010年各院校发表科技论文的情况,各院校主办科技期刊的状况,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情况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比较各院校论文发表比例,分析各院校主办科技期刊及其与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数量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点学科论文在校内科技期刊发表的比例平均仅占25.45%,有10所院校重点学科论文80%以上发表在校外期刊,而有8所院校的学报刊发表本校重点学科论文不足10%,仅有3所院校超过30%;各院校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数量与重点学科建设具有相关性(rs=0.706, rs=0.679,均P<0.01),重点学科建设则与科技期刊的创办密切相关(rs=0.614, P<0.01)。认为高校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功能与定位需要改革,高校科技期刊社与专家学者应共同努力提高高校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