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业敏 《大观周刊》2012,(39):279-279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化学课程应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施和考察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并且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兴趣教学法中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始终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为前提,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创作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3.
朱健佳 《大观周刊》2012,(21):238-238,231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的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熏陶:同时注意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科学方法等。可以从利用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赵俊 《大观周刊》2013,(12):231-231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教学评价要求关注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及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把教学评价重一心定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  相似文献   

5.
罗奕行 《大观周刊》2011,(48):182-18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余朝阳 《大观周刊》2011,(20):262-262
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强调:“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展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故此,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重现这种建构过程.教师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情景,以开阔学生的心智空间,充分唤醒其情感体验.培养其探究欲望和具体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勤 《大观周刊》2011,(10):32-32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8.
陈二卫 《大观周刊》2012,(13):201-201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教学方法科学化;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9.
姜兴 《大观周刊》2013,(12):196-196
数学快乐教学理论研究和快乐教学实践日益发展和深化,快乐教学在目标取向上关注学生“三维”素质目标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在数学活动中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培育学生自信、自尊、乐观、奋发的积极情感,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联系新一轮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进行快乐数学教学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实施,确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情感教学着手,创设以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学生年龄的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唤起学生自主性,对学生进行三维价值观相统一的数学思想教学,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逐步形成的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探索培养学生具备多元数学智能的教学方法。快乐教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马新旺 《大观周刊》2012,(50):264-264
《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要求阅读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融情共鸣.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每个学生在阅读中能舒展身心.根据自己的体悟来表达自己对情感的意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生命主体得到充分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应充分关注学生心灵的感悟、情感的发展,让教学成为学生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管小琼 《大观周刊》2013,(3):145-146
在数学面前.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2.
翟希景 《大观周刊》2012,(40):146-147
摘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数学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中心。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淡化教师权威。通过数学学习,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潘胜凯 《大观周刊》2012,(1):150-150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全明 《大观周刊》2011,(41):182-182
化学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注重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相似文献   

15.
张平 《大观周刊》2012,(12):311-312
在新课改学科教学中,存在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因此应把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同课改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让教学情境回归生活,重视课改工作中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究其原因: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曾说过;  相似文献   

16.
苏小容 《大观周刊》2012,(24):217-217
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促使数学评价改革作出积极的回应。《标准》中指出:“数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彭江渝 《大观周刊》2012,(43):339-339
提出了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重视过程教学增强学生体验和探究能力、加强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新课标下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盛立新 《大观周刊》2011,(50):196-196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围绕自己身边的问题展开探究,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关秀莉 《大观周刊》2011,(23):219-219
新课程标准倡导“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模式,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环节是一节数学课是否“高效”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宋杰 《大观周刊》2012,(32):213-21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商不开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tEt甩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及“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等内容列入课程总体目标。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紧密结台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热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