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人类便进入了影像世界,照片就成为传承明、记忆历史与再现历史的最好载体之一。而照片档案也就以其形象、直观。记录真实、准确等特点。使其在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弥补字档案不足方面赢得了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科学、妥善地保管好照片档案,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延长照片档案的使用寿命,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保护好照片档案呢个笔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笔的手头,有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1998年抗洪期间,3位军事记与3个灾区失学儿童的合影。虽然好几年过去了,照片也有点发黄,但照片中他们的笑容依然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如此体验:一幅漂亮的照片,在墙上挂了多年,看得踌躇满志。“瞧那光影,那构图,嗨!”但也仅此而已。而另外一些照片,也许并不漂亮,但每翻到相册的那几页,你总会喋喋不休地对每个初见它们的同志,唠叨上半天,因为它们有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自从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以来,照片以其特殊的形式载体,生动、详实、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成为一种特殊的档案.如果没有照片,人类历史长卷也许会留下满目疮痍,既苍白又乏味,有了照片,这部长卷就会图文并茂、真实可信、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5.
哪里有冲突,哪里有战争,那里就会有出生人死忘我工作的摄影记者。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动荡不安的环境里用高度敬业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极具震撼力的照片,揭露丑恶、反映真相,张张照片有血有泪!正因为这些无价照片所具有的震撼力,让世人每次都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这一张张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6.
也许可以这样说,我们正处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邮政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777家,刊物达2,953种。我们假设4,000多种报刊平均每天选用两三张新闻照片,那么每天就有上万张照片在这些报刊上出现。  相似文献   

7.
寻找宝藏     
《新闻世界》2005,(3):32-35
沉船、宝岛、藏宝图……每一个人的梦想里,都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冒险来到金银散落的角落,开启沉睡的封印,挖掘出埋藏已久的奇世珍宝。也许太神秘,也许太虚假,也许太隐蔽,许多宝藏仍然不见天日。它们神秘地隐匿在某一个地方,使人着魔……当今世上已知的尚未出土的十大宝藏,可能只是千千万万个宝藏的一小部分,无疑的是,它们已经给人带来了太多的惊喜、疑虑、遗憾和悲伤。  相似文献   

8.
通过胶片感光和化学手段获得的传统照片上的影像一旦形成便不可修改,因而传统照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较高。计算机技术和数码科技在近年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暗房难于做到的特殊影像效果成为现实,对传统照片和数码照片画面改头换面、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等已变得易如反掌。因此,当今数码时代照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真实性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那么,如何甄别照片原始性鉴定照片的真伪呢?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李叔同早年的许多照片能够幸存至今,我们才能更直观地领略到其多才多艺的风采。那么,这些至少有数十张之多的照片,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这不仅取决于丰子恺的努力呵护,也取决于当年—位“天津某居士”的精心和有意识。这个少为人知的史事过程,至今细品仍令人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0.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徐斌 《新闻实践》2006,(1):F0003-F0003
这篇小文见刊之时,正是家家户户团聚,忙着累着喜着乐着准备过年的时候。但是,照片中这位哭泣的小女孩也许就没那么幸福,她是一名江西的“留守”儿童,她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因为不舍得买一张车票,她父母很可能又选择不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12.
报纸的编辑偏爱耸人听闻的新闻照片,这类照片会很快采用,而且不至于被丢弃。但是,在送到报纸的大量照片中,并不都是这类照片。那么,怎么从中选择可以使用的照片,这就要看编辑如何掌握辨别照片的原则,或者划分照片等级的尺度了。有了选择的标准后,编辑就能更好地判断照片,而且可以说服别人接受他的意见。但遗憾的是,很多照片是由一些凭直觉的人来选用的,他们并不能说清判断的理由,这就使选择照片的标准受到影响。据我在全国报纸或地方报纸选用照片的经验,凡每幅能用的照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3.
照片作为一种特殊载体的档案,更形象、具体、生动地记载着历史,但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对环境的需要十分严格,国外许多档案馆都设有专门的彩色胶片为载体的档案特藏室,并投入大量资金以保护照片档案的原件。对于照片档案原件来讲,尽量少地直接利用,尽可能地提供其复制件或其他形式,是进行技术保护的有效措施。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为照片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和保护创造了条件。本仅就我们在计算机管理照片档案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华赛新闻人物与肖像类组照金奖是一组反映"90后"农民工的照片——《农村来的年轻工人》. 说实话,这组照片也许谁都可以拍到,但是也许谁也没有想到.换句话说,只要想到了去拍这个专题,其实已经成功一半.所以,当记者李震宇报完这个题目,挎起相机走出报社大门时,他已经胜券在握. 在说起这组照片时,不止一位前辈发出相似感慨:自己拍了几十年的农民工,但拍出来的都是相似的——艰辛、愁苦、外表肮脏,从没想过新一代的农民工有什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提高清晰度 有些画册上的人像摄影作品,如老年人皮肤饱经风霜的皱褶、女士时装上的绒毛、男士的胡须,这些景致普普通通,构思创意也是平平常常,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靠的是清晰度。如果我们的人像作品能借助数码技术的神力提高照片的清晰度,那么照片的质感和视觉冲击力将会得到大大的加强。  相似文献   

16.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7,(8S):57-58
照相机特别是数码相机在近年的广泛普及,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照片档案的内容,照片档案已成为档案馆(室)藏各种档案以及家庭各类档案收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照片档案如何真正实现“档”尽其用,更好地为工作服务、为生活添彩呢?一年前,我用家庭照片档案自制儿子挂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试探归档照片真伪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真实性是档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也是档案献最为珍贵的品格,甚至可以说是档案的生命。照片档案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通常认为通过胶片感光和化学手段获得的传统照片上的影像一旦形成便不可修改,因而传统照片档案的真实性是世人公认的。近年来,数码照相机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暗房难于做到的特殊影像效果成为现实,对数码照片和传统照片画面改头换面、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等已变得易如反掌,致使当今数码时代归档照片(包括传统照片和数码照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因此,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强烈要求档案部门要真正站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对归档照片进行真伪鉴定,以确保归档照片的真实性(影像原始性),这也是档案工作的历史职责。那么,如何甄别归档照片影像的原始性,有效鉴定归档照片的真伪呢?  相似文献   

18.
回到母体     
徐斌 《新闻实践》2014,(5):F0003-F0003
在第57届荷赛中,有一组健美选手与他们母亲的合影获得了表演肖像类二等奖。这是一组简单、安静、温暖的照片,乍一看,也许人们并不能觉出它的精妙来。今天,就让我们来品一品这组照片通过简单手法传达出来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朱茸茸 《兰台世界》2007,(6S):11-12
自从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照片以其特殊的形式,生动、翔实、形象地再现了历史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照片,作为档案,它与纸质档案相比,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功能,它真实可信地表达了当时的活动场景、氛围、环境,以直观和形象独到的魅力感染人。尤其在记录城市建设信息方面,通过城建照片档案可以看到城市的巨大变化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楼颖 《浙江档案》2006,(2):36-37
随着高新技术的普及,人们用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DC)拍摄了大量的数码照片(数码影像),传统相机拍摄的纸质照片(胶片影像)也通过扫描仪转化成了大量的数字照片。然后通过网络进行共享和发布。这些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照片,一经归档,就形成了电子照片档案。本所称的电子照片档案管理包括上述二种来源的电子照片和实体照片(纸质照片与胶片)的管理。如何科学、高效地管理这些照片档案?显然必须借助于优秀的工具——电子照片档案管理系统。本从系统的功能设计与管理实践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