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背景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提升新闻传播人才核心能力成为重要议题。推动课程思政与新闻传播教育同向而行,大力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本文提出课程思政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四种核心能力,并指出相应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等特点,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支撑。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认为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一方面需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另一方面需要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两个方面互融互补,实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
江宇 《视听》2022,(5):173-175
培育新媒体环境下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需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基础.作为融合新闻系列课程之一的"数据新闻与数据分析"课程,可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挖掘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建设经典教学案例库、树立优秀数据新闻团队榜样、反思不良数据新闻应用、灵活巧设教学环节、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等方式,使思政元素内化于课堂教学,外显于学...  相似文献   

4.
郑卓  陈莹 《出版广角》2021,(20):93-95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育人功能,文章围绕目标设定、元素挖掘、方法选择、评价建构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探索,以期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肯定,将立德树人提到了全新高度。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全面深化立德树人理念,加紧立德树人育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发挥图书馆立德树人的功能作用,使图书馆在新时期能够更好地肩负服务和培养学生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档案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新趋势。通过明晰“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和政策要求,结合档案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推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学好党史国史、增强文化自信、强化国家认同、筑牢思想防线,而且也有利于档案学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新教育教学授课理念、提高人才培育综合素养。进而从队伍建设、元素挖掘、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四个层面,提出推动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校新闻宣传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变革与发展,高校宣传工作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理念创新滞后、传播力不足、互联网技术转化能力弱等问题。高校宣传工作者要以"四力"武装自身,不断探索新闻内容与报道形式的延展,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才能在动态、开放、非线性传播的复杂状态中,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主动讲好高校好故事,进一步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滑晓军  阚莉莉 《青年记者》2016,(20):121-122
新闻宣传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青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继承者、传播者.高等院校要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多元化社会思潮等挑战,拓展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培养机制,这不仅是党的新闻舆论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青年新闻人才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接受、传播和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革新带来了传媒业态的巨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媒体输送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了社会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新要求.明确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并通过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新闻传播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构建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培养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深度嵌入社会运行的基础逻辑,社会、传播、媒介、受众的关系被重新书写,新闻传播学科面临机遇与挑战。如何培养卓越数字新闻传播人才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回应数字时代转型和学科创新的关键。文章认为,需以符合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规律的数字化传播理论为先导,以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依托,以实验室建设为核心,建立理论、技术、场景协同运作的培养体系,助力高校输出具有数字伦理、数字素养和数字传播实践能力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姜思洁 《兰台世界》2023,(S1):43-45
<正>一、引言高校的校史馆是展现高校办学历史、培养学生爱校情怀、进行校园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是学校创办历程的精神凝聚,也是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立德树人的文化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中国的大学应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重视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精神品质,对当今高校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因此红色文化一直是高校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树立文化认同的重要课题。而校史馆作为高校校园中传承校园文化和传播先进思想理论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韩永青  李天福 《传媒》2016,(1):86-88
目前,校媒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奠定了基础.分析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从组织领导、实践教学、内容生产、质量评价、学术研究方面着手,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削.与此同时,校媒双方应该在学生媒体实践时间、指导老师薪酬激励、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加大条件保障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3.
雷蕾 《传媒》2021,(2):88-90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作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是传播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核心主体,承载着互通信息的时代重任.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高校必须全面落实"卓越新闻人才培养2.0计划",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创新实践,打造符合现实要求的国际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格局.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归纳总结其国际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现实启示,希望能够为国内高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档案蕴含爱党爱国教育的丰富营养,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原始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立德树人是高校档案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档案深度开发的基本思路是: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切入点,以立德树人工作需求为风向标,以立足需求专题编研为生命线,以完善教育教学计划为突破口,以建立反馈沟通系统为支撑面。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微时代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冲击,探讨读者服务引入“微理念”的价值意涵,提出促进读者服务发展的“微策略”,为更好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把立德树人融入贯穿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根本任务,融入高校图书馆工作理念、空间布局和制度建设中,贯穿于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以文献信息资源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以校园学术与读书文化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以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建设激发学生"三自"意识、以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服务育人体系建设感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推进图书馆服务育人落地生根、落细落小。  相似文献   

18.
林凯 《东南传播》2021,(6):98-100
厦门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了谢清果教授的新作——《华夏自我传播的理论建构》.该书从自我传播(内向传播)的角度观照中国儒释道心性论,揭示儒释道自我传播的智慧及其运作方式.本书在与西方传播理论对话中揭示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特色——心传天下,这是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关键,而这一本土化理论的建构对当前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都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该书是一部亟具时代价值的本土传播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教学与实践是机制、理念、合作的融合与再创新,高校作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从促进需求侧与供给侧有效对接的角度出发,以项目考核为牵引、以师资建设为依托、以媒体融合为指引,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耦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周启毅 《出版参考》2021,(11):74-77
教科书作为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立德树人起着关键作用.其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在编写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来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和思想性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科学文化素养、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