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诗与知音     
伯牙鼓琴,心想着高山,钟子期则说:“峨峨兮,若泰山;”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则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闭口弹琴,心中所想,钟子期就一定从琴声中听得出来。这等知音一直叫我叹服不已。难怪钟子期一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近来,我不知不觉之间,把伯牙、子期、知音与诗联系起来,总觉得有些写诗者与评诗者之相知毫不逊色于伯牙、子期。三  相似文献   

2.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相似文献   

3.
作家的工作对象是读者;音乐家的工作对象是听众。想当年伯牙鼓琴,意在觅知音。他鼓琴久矣,然听者寥寥。唯钟子期是其知音。伯牙弄琴意在太山,钟子期云: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拨琴意在流水,钟子期曰:汤汤乎若流水。无疑,这钟子期是伯矛的最佳“听众”。换句话说,伯牙苦苦追求的就是要找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标题,从讲爱情的“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一词中化出,窃以为用来作谈论作者与编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不牵强。以爱情论编著者之间的关系,大概起之唐代:唐之前的《列子·汤问》的“高山流水”则以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典故,衍化为“知音”的美谈,而泛化的“知音”在现代又融入了“爱”的内容,表现蔡锷将军与小风仙的情感、理性共鸣的电影《知音》即是一例。其实,宋代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开两者于一体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声音是广播传播的唯一手段,广播新闻作品里的“声音”由语言表述和音响素材构成,其中音响是广播新闻的优势和竞争手段,音响也是录音报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描绘生活的音响图画,可以成为看得见的声音,使人听了如临其境。这种听觉可以通向视觉,用有声语言表现生活感受,解读生活意境。早在两千多年前发生的“伯牙逢知音”的故事便是生动的一例。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知音”钟子期在旁边听到后就称赞道:“美哉!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弹琴时想到流水,钟子期又称赞道:“美哉!荡荡乎若江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耳朵听到琴声,经过大脑…  相似文献   

6.
伯牙学琴     
春秋时,伯牙在成连先生门上学琴。三年后,伯牙编成一部《高山流水》乐曲,演奏给老师听。成连先生听了之后说,你演奏的音调很准确,只是表现不出高山流水的雄伟气魄;又说,我领你去访问我的先生吧。伯牙一听,又惊又喜。师徒划船到了一个海岛,成连告诉伯牙说,你到岛上就找到我的老师了,十天后我来看你。伯牙到了岛上,走遍全岛没找到一个人。他明白老师的用意,就在这奇峰峻岭,林木苍苍的海岛上,面对波涛起伏的大海弹起琴来。十天后,成连先生来了,再听伯牙弹奏《高山流水》时说道:“你成功了”。  相似文献   

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7,(12):67-68
“折冲樽俎”语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樽俎”是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樽:酒杯;俎:祭祀或宴会时盛放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借指宴席.“折冲”意思是使敌人的战车后退,即制敌取胜(折:反转回去;冲:古代一种战车,用来冲城攻坚).后以“折冲樽俎”四字成文,指不使用武力而在酒席宴会上制敌取胜.也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相似文献   

8.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18):54-55
“春兰秋菊”比喻各有特色,各擅其美.语见唐·颜师古《隋遗录》:“(陈)后主问帝(按,指杨广):‘萧妃何如此人(按,指张丽华)?’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又见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宋·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例如宋·洪适《野处有诗……再赋》诗:“夜璧朝琼宁独乐,春兰秋菊岂争荣.”鲁迅《偶成》诗:“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伯秋《程砚秋夫人的忧虑》:“现在这两位都已蜚声剧坛的演员犹如春兰秋菊,各有千秋.”范作文《桂花酒》:“她们长得也都很漂亮,但春兰秋菊,风度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9.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7,(15):72-73
“舐犊之爱”的意思是老牛舔小牛表现出的感情.比喻父母对子女疼爱之情.语出《后汉书·杨彪传》:“后(杨彪)子(杨)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日:‘公何瘦之甚?’对日:‘愧无(金)日磾(mìdī,金日磾,西汉大臣)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例如《宋史·朱敦儒传》:“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窜逐,故其节不终云.”叶圣陶《某城纪事》:“忙什么!’自然是呵斥,但声音里掩不过那种所谓‘舐犊之爱’的情调.”“舐犊之爱”也作“舐犊之情”.  相似文献   

10.
有些文字产生的环境是无法再弄清楚了,只留下人言人殊的理解.比如下面这一段: 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的这段文字是儒家经典里很少见的文字,讨论的是描写一场婚礼的言词.按着“思无邪”的思路,这段文字在各种解读中成了对“仁”和“礼”“乐”关系的分析,喜欢猜谜的可以随便查一下.  相似文献   

11.
“山高水低”比喻意外的不幸,多指死亡.语见元·施耐庵、明·罗贯中《水浒传》四回:“赵员外道:‘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例如清·钱彩《说岳全传》九回:“岳大爷又道:‘我进去,倘有机缘,连兄弟们都有好处;若有山高水低,贤弟们只好在外噤声安待,切不可发恼鼓噪.”  相似文献   

12.
1985年,白云黄鹤的故乡诞生了一本名叫《知音》的刊物。记得创刊之初,它就以一次发行40万册,令期刊界刮目相看。10年耕耘,它的期发行量已达160多万册,早已由楚天走向全国,飞向世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这一项项荣誉,更是记载着它的艰辛和奉献,它的追求与攀升。 “抚琴遇知音”,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知音》缘此定名,其良苦用心殷殷可鉴。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又谈何容易?可以说,每一个刊物都在企盼自己能成为读者的知音,但让众多读者视之为知音者为数并不多。有人说,《知音》的成功在于刊名取得好。此话仅说对了一小半,没有真功夫和真货色,反倒枉负了好名称。那么,《知音》成功的“秘诀”又何  相似文献   

13.
宋志标 《青年记者》2006,(13):11-12
记者:为什么命名为《物志》?它和消费主义的某些追求有关吗?易海燕:《WOW!ZINE·物志》(www.wowzine.cn)含义,“物”诠释多元生活中物化的精神;英文“wowzine”,“物”也是“wow!”的谐音,表示看到它的第一眼发出的的惊呼声。《WOW!ZINE物志》的内容涵盖生活热点话题以及娱乐时  相似文献   

14.
自出新意     
例文: 宋子京①《笔记》云:“文章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古人讥屋下架屋②,信然。陆机曰:‘谢朝华于巳披,启夕秀于未振。’③韩愈曰:‘惟陈言之务去。’④此乃为文之要。”苕溪渔隐⑤曰:“学诗亦然,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不能变化,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鲁直⑥诗云:‘随人作计终后人。’又云:‘文章最忌随人后。’诚至论⑦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相似文献   

15.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7,(21):76-77
“妙手回春”形容医生医术高明,能使危重病人恢复健康(回春:使春天返回,比喻使重获生机).语见清·汪嫈《葆儿学医,诗以勉之》:“儿既学医,先宜保身……慎重以往,妙手回春.”例如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二十回:“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妙手回春’,什么‘是乃仁术’,匾上的字句,一时也记不清楚.”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总之,我绝不是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十四章:“我原先只知道你是金疮圣手,没想到对各种杂病,无名肿痛,也可以妙手回春!”  相似文献   

16.
乐在天涯有知音●丁荣先人各有志,乐在所钟。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屈原则感慨而歌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撩...  相似文献   

17.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7,(30):81-82
“不容分说”意思是不容许对方分辩(分说:分辩).语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后边两个赶到跟前,见了小娘子与那后生,不容分说,一家扯了一个,说道:‘你们干得好事!却走往那里去?’”例如明·吴承恩《西游记》二十一回:“行者依言,按落云头,不容分说,掣铁棒把他洞门打破,叫道:‘妖怪,还我师父来也!’”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七回:“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姚雪垠《李自成》三卷四十五章:“衙役们带着火签、传票,挂着腰刀,拿着水火棍、铁链、手铐,下乡抓人,如狼似虎.一到红帅家中,不容分说,见人就打,见锅碗就砸,声声要抓红帅的爹爹.”徐贵祥《历史的天空》六章:“说完,不容分说,便把朱恽轩摁在堂屋上方正中的太师椅上,扑通一声跪下去,纳头便拜.”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读《水浒》,是在14岁那年.其时,报纸、广播仍在不断地公告一位八旬老人的指示.“《水浒》好就好在投降”.所以,从高官到平民,都被要求批《水游》.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听了广播以后弄不懂,就问儿子:“连‘水壶’也是‘坏东西’了么?还准用不?”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高居国内综合文化类期刊榜首,是中国社会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转载率最高、影视改编率最高、市场上最热销的期刊之一”的《知音》,自1997年始,开始不定期地举行“请您当‘主编’”活动。如1997年第10期的活动内容为:“一、本期《知音》中,您将奖励哪几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惺惺相惜”的意思是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惺惺:指聪明的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爱重、同情。本作“惺惺惜惺惺”。语见元·施耐庵、明·罗贯中《水浒传》十九回:“林冲道:先生差矣!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