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为纪实性电视剧的艺术特征作了界定与描述.并对记录与虚构的同根关系、纪录片和纪实性电视剧不同的美学追求,以及纪实性电视剧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等问题作了个性化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顾名思义是以客观纪录为主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最早是由英国电影评论家、纪录片理论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Grierson)在1926年提出的。纪录片的纪实性不是完全的真实,只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真实而引发人们思考。而真实性是完全客观记录真实事件过程,表现真实的人和事物,不对其进行任何的艺术加工。以历史题材的影片为例,同是在紫禁城拍摄取景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和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区别就在于整部影片的纪实性和基础素材的真实性。从纪实性和真实性的区别入手,通过阐述摆拍、编排以及数码特效对纪录片的影响,来浅略分析现代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题。  相似文献   

3.
纪实性纪录片虽然以记录客观现实为主要职责,以最大限度还原客观真实为主要目的,但它无法拒绝创作者在创作过程的主观介入。本文从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入手,论证了主观性在纪实性纪录片中不可避免性,并初步探讨主观性对纪实性纪录片创作进程的影响与作用:契合主观审美情趣是纪录片选题的首要标准;主观取舍的是纪录片创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主观介入才能最终完成纪录片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芳 《东南传播》2014,(9):89-90
纪录片是一种运用影视手段记录生活的影像艺术,是一种结合纪实性和艺术性的再现艺术。真实是纪录片与故事片区别的根本,而故事化则是增添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在从原则上保证记录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充满戏剧冲突,适当地主观参与,把握节奏等叙事手法,是增加纪录片可视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海宁 《东南传播》2021,(3):138-139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纪录片用非虚构的影像作品展现真实力量.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生活停摆.疫情之下,作为"在场者"的纪录片,获得了格外的关注.近日,系列纪录片《艾若水在武汉》播出.该片真实记录武汉封城生活,白描武汉疫情中真实的人和事.主人公们的亲身经历反映出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人性的闪光.类型纪录片为历史留存影像,展现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直击人心,激励奋进.真实的力量,这是类型纪录片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中的有声语言指人声,包括解说词和同期声.纪录片的叙事空间指叙事对象的生存背景和活动场所.纪录片的纪实性特征表现为用声音和影像“再现”客观空间.一般认为,画面是纪录片叙事空间的主要造型手段,音响有辅助造型的功能.事实上,有声语言的有效运用可与画面和音响形成互补,赋予纪录片叙事空间更多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纪录片,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望长城》的出现,打破了由一种模式统一天下的局面,使我国的纪录片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的时期。《望长城》被人称做纪实性纪录片,用意是为了与过去的那种“说主题”的纪录片区别开来。纪实,就是记录现实。它表明在创作中要把客观现实放在至上的位置。当今,能叫做纪实性纪录片的,大概有两大流派:法国的真实电  相似文献   

8.
魏珑 《现代传播》2005,(4):120-122
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①“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9.
王玮 《视听纵横》2009,(5):52-54
纪实性纪录片因其特别强调尊重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原生态”的记录和叙述,往往被业内称为电视节目的最高境界。创作一部高质量的纪实性纪录片需要创作者善于把握和提炼主题,恰当的选题定位;需要创作者融入主人公的生活,“潜伏”在他们身边,随时抓拍到最真实自然的镜头;需要创作者进行巧妙的构思,呈现亮点,讲好故事。  相似文献   

10.
刘艳 《传媒》2015,(2):79-80
动画纪录片是动画片与纪录片相融合的产物.判定纪录片真实性的标准是事物的存在性;纪实是影视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段,与真实无必然关系;纪录片属性的保证在于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继承了传统纪录片的求真精神.动画纪录片创作具有非影像化的真实题材, “虚影像、实声音”的创作特点.文章认为动画纪录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小妹 《新闻窗》2011,(6):99-100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着这个世界的温度和变化,对于有着二十年新闻实践,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来从事纪录片创作和研究的我来说,纪录片选择的就是对生活真实的记录。"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它从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加以反映,以求真实的反映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阳 《声屏世界》2016,(12):42-44
影像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和最独特的标志就是真实性,它是以实事为基础,反映历史中真实的事件和情感表现.口述历史纪录片同样也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现场的前提下,向人们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新世纪以来,口述史样式的纪录片日益风行,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作简要的分析与研究,来探讨口述历史的方式与纪录片结合是如何记忆影像的.  相似文献   

13.
从卢米埃尔最早的纪录片到今天的电影电视纪录片,都在追求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录片的策略和风格,如同故事片一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从本质上看,所有的纪录片的策略和风格都是服从于纪实性的,因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电视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它比电影有更高超的纪录能力,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自然应当有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14.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性,然而今天的纪实性却成了许多故事片追求的风格。故事性是故事片的基本特性之一,而今天的故事性却成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特性。“故事”对于故事片来说是虚构的,但“故事”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它来源于被纪录的真实故事本身和编导的创作。现在的观众已经不会满足于对“故事”或者“真实”单一的索取了,他们内心呼唤两者的兼得。  相似文献   

15.
在纪录片市场逐渐缩小之时,《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纪录片,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美食影像的思维定势,将许多与电视节目渐行渐远的观众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获得观众“口水与泪水齐飞”的赞叹,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舌尖上的中国》撩动了观众的口舌之欲,更打动了观众的心底之情。  相似文献   

16.
电视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观感的纪实性电视节目。从近年来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创作手法的纪实性走向。同时,这些纪录片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观感的纪实性电视节目。 从近年来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创作手法的纪实性走向。同时,这些纪录片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一)主体意识的含蓄化 以往的纪录片创作中,“画面+解说”曾是十分流行或典型的表现手法。而当代纪录片的本性却恰恰排斥这一切。声、画不再是为叙事表意而任由创作者支配的调色板,而是属于生活自身。由于生活成为当代纪录片表达的最直接源头,因此,主体意识在创作…  相似文献   

18.
郑荣 《采.写.编》2023,(3):160-162
历史纪录片将镜头对准过往的人、事、情,其“纪实性”与“再现性”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故事,“影像性”与“共情性”创造出雅俗共赏的魅力,从而决定了历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文章系统总结出了历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特征,提出了当前历史纪录片存在的问题,继而从讲好中国故事的角度提出了历史纪录片叙事策略,从崭新视角审视历史纪录片创作与传播价值,为此类纪录片更好地策划和创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美学原则长期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新技术的发展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表达上的多种可能性,数字化影像所建构的虚拟世界,使纪录影像的真实性遭到质疑.重新认识理解纪录片真实性的创作观念越显迫切.本文从现实生活的真实、主观表意的真实在数字化影像语境中延升拓展的审美真实观念出发,提出重构真实性美学观的三点认知.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们对纪录片确定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以纪录镜头作为素材,真实地反映生活,不能虚构;二是并非消极地摄录生活,而是通过对素材的选择,蒙太奇处理以及配上解说词表达出创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这两条原则既适合纪录片,又适合纪实性艺术片。纪实性电视艺术片的特性与一般纪录性有明显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1)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