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欣逢孙云畴老师九十华诞,我们在此聚集一堂,向孙老师祝寿,倍感欣慰。我是专程从北京赶来向孙先生祝寿的。饮水思源,感谢他五十多年前在北京大学讲授图书馆学,使我和我当时的同学们得以对此学科有所了解,他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学系任教的,还有刘国钧、王重民、王利器等先生,他们都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学识渊博,是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先生现在是硕果仅存了。  相似文献   

2.
吴一文 《新闻窗》2010,(1):46-46
1993年春天,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到贵州日报驻黔东南州记者站工作锻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所住的招待所认识了当时还在黔东南州民族师专工作的杨卓光。后来我们才知道,彼此的父亲早在解放前就在南京一起求学,新中国建立后又到北京一起工作和学习。当时,新华社贵州分社准备在黔东南州成立一个下属机构,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王重民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与对图书馆学教育的贡献,本刊编委王余光受编辑部的委托,邀约了以下一组论文。其中部分论文是在整理王重民先生的遗物(部分图书、手稿、书信、剪报、读书笔记、照片等)的基础上写成的。这些遗物是由王先生的夫人刘修业先生赠给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当时由孟昭晋教授加以整理。后来孟先生不幸患病,整理工作交由北大信息管理系李世娟、王媛、杜桂玲3位研究生继续进行。他们以极高的热情与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整理工作中,一边整理遗物,一边关注目前王重民先生研究的某些薄弱领域,并分别写出了《王重民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建立》、《王重民教授著述目录补遗》、《刘修业与王重民遗著的整理》3篇论文。这3篇论文为学术界研究王重民的教育思想、学术成就等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2年,我刚到北京,和一位老乡吃饭。他老婆是某医院的护士,在饭桌上,她问我知不知道某个女明星,我当然知道;她又问我知不知道某作家,我当然更知道了。于是她告诉我,这个作家陪着这个明星去她们医院打过胎。怎么可能呢?我当时晾得刚塞进嘴里的一块肉差点没掉出来。  相似文献   

5.
<正>尊敬的郝平书记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并纪念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成立七十周年,我代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全体教师,欢迎并感谢海内外嘉宾、老师与同学们光临北京大学,参加并指导系庆学术活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前身是创办于1947年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1956年改为4年制图书馆学系,1987年拓展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系,1992年由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为信息管理系。我系是王重民先生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先生的支持下成立的,是我国自己创办的、长期坚持办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之一。自20世纪中期开始,王重民、刘国钧、赵万里、袁同礼、于光远、傅振伦、王利器等一批著名学者先后在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7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公示名单,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锦贵教授牵头的"《王重民全集》编纂"项目获得立项。王重民先生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创办人,1947年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先生的支持下,创办图书馆学专修科,1956年改为4年制图书馆学系,1987年拓展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系,1992年由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为信息管理系。王重民先生是著名的图书馆学教育家、文献学家、敦煌学家,编纂《王重民全集》是北京  相似文献   

7.
1950年2月,我在上海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毕业后,系主任顾颉刚先生介绍我到顾廷龙先生主持的合众图书馆工作。我在图书馆工作28年,计在合众3年,1953年合众捐献,改名历史文献后5年,1958年与科技、报刊、上图四馆统一后又20年,28年来一直在顾先生领导下工作。1978年我应颉刚师之召,奉调去北京后,与先生还常有书函往还;  相似文献   

8.
我是1925年参加中国科学社的,那年我刚从东南大学毕业。在大学学习期间,我就经常阅读科学社出版的《科学》杂志,我敬仰的师长秉志先生、胡先骑先生又都是中国科学社的老社友,我心里早就对这个科学团体十分羡慕。因此,一毕业留校当了助教,就经陈桢先生介绍加入了该社。我接任《科学》主编则是1934年底的事。那时《科学》问世已有二十个春秋了。《科学》的第一任主编是杨铨(杏佛)先生,当时叫编辑部长。杨杏佛先生毕业于康  相似文献   

9.
1934—1939年,王重民先生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中的伯希和专藏的中文目录编纂工作。吉美博物馆藏王重民先生写给伯希和先生的信札四封,通过这四封信,可以考见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概貌。  相似文献   

10.
正程绍沛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就从事编辑工作,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2000年退休后,先后任中国编辑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5月8日至9日,第14届国际出版学术会在南京召开,我因论文入选与会,有幸认识了先生,当时他忙于会务,还是热情接待了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子。隔了一年,201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刘杲同志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