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式进行各种“黑客行为”之前,黑客会采取各种手段,探测(也可以说“侦察”)对方的主机信息,以便决定使用何种最有效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来看看黑客是如何获知最基本的网络信息——对方的IP地址;以及用户如何防范自己的IP泄漏。  相似文献   

2.
你以为黑客会是什么样子,像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基努-里维斯?酷酷的黑色长风衣和那无论白天深夜电决不轻易摘下的时装墨镜?也许是以点代面,但至少我认识的黑客中没有一个会是以上装扮。他们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生活在你我身边的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一样。但他们会很聪明,至少对于“数位时代”来讲是这样;也很执着,更有时执着得近乎偏执。他们可以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守在电脑跟前,不眠不休,目不转睛地尝试进入陌生人的E-MAIL邮箱,或者某大企业的网络系统深处。而这样做的唯一目的也许就是为了向其他人宣扬“我来到-我看见-我征服……”以满足自己的挑战欲。我相信,_人多数黑客都是这样的,至于个别涉赚网上犯罪的害群之马,在黑客群体中也总是被摆在相对孤立的位置之上。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因为黑客连续20余天的攻击,新兴威客网站K68摇摇欲坠,虽然最终在2007年元旦稳定下来,但网站额外投入十余万元,信誉度和访问量严重受创,无形损失无法估量。这次攻击只是我国巨型僵尸网络“逞凶”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我国2006年有超过1200万IP地址受到黑客控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黑暗力量。截至2006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37亿,僵尸侵蚀的主机数量竟然占据了其中的20%。僵尸网络,再加上木马、蠕虫等严重威胁,整个中国互联网笼罩在“黑客逐利”的阴云之下。在这种环境之下,应该如何保障自身?如何驱散阴云?  相似文献   

4.
将近2000万台计算机被大大小小的“僵尸网络”所控制或控制过,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代表只要有钱,就能在网络上“买凶杀人”,雇黑客、买“肉机”,以百万级僵尸计算机的规模行犯罪之实。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图书市场态势瞬息万变,商情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面临助学读物业内存在的“同质化现状”和供应商“扁平化”的销售渠道管理的模式。使得“我们”代理商处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处境日益艰难。“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怎样认识服务?“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法宝是什么?“我们”的“产品”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对图书代理商营销服务问题进行定位分析和定位思考。“我们”需要营销服务品牌服务也是商品,服务将成为引导“消费”出版物的“商品”。离开商品讲服务和离开服务讲商品,都会有点偏…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职务消费”?目前我们国家的“职务消费”存在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Internet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当你走进任何一座现代化商业都市,其最醒目的特征无疑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写字楼了,要这么大的写字楼干什么?它生产产品吗?一个生活在农业社会中或是生活在二十年前的中国的人,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写字楼不加工和生产任何实物,它只“加工”和“生产”的一种产品,那就是信息。在西方发达国家里,  相似文献   

8.
2004年底,海峡两岸业者相继进入香港图书市场,由此也将引发图书市场新一轮的竞争。香港是两岸书业的倾销地还是开拓海外市场的跳板?有待我们观察。但两岸三地跨地域经营模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华文地区所面临的格局变化,而且随着外资的进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海内外同业的竞争压力。这种发展趋势,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去思考内地的传统贸易壁垒将在这个趋势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9.
试探档案信息的开发及其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关于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问题,许多同志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它与利用工作有什么关系?直到目前,认识尚不统一。笔者撰写此文,一则意在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求教大方。二则抛砖引玉,谋百家争鸣,求统一认识。 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 “开发”一词最初主要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的劳动。后来引申为对一切资源的“挖掘性”劳动。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智力开发”、“人才开发”等说法。档案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资源。因而,近几年档案学理论也引进了“开发”这个词。比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等等。大家知道,任何学科引进外来概念,都要赋予这个概念以本学科的含义。那么,档案学理论引进“开发”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呢?换句话说,即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呢? 笔者认为,所谓档案信息的开发,指尽可能地挖掘潜在的  相似文献   

10.
虽然黑客的攻击确实很厉害 ,而且可以说防不胜防 ,但还是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加以避免。在遭遇“黑”后 :1 .立刻关闭系统检查 ,如果检测到 (或被通知 )你的网络或主机正被实施攻击 ,应立刻关闭系统 ,至少应切断与网络的连接。2 .反应要迅速 ,在发现受到攻击后应尽可能迅速地阻止攻击数据包。3 .保存“证据” ,联系安全组织。学会对黑客说不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美国弗罗里达州的41岁男子本杰明·史密斯被捕,原因仅仅是他将车停在一家拥有Wi-Fi宽带的家庭旁边,用自己的笔记本“蹭网”。他的被捕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觉得他在未告知此家庭的前提下使用了其“财产”,是个名副其实的“窃贼”,但更多的人认为他并没有犯任何错误,因为他并不是黑客,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什么副作用——除非你坚持“凿壁偷光”也应收费。  相似文献   

12.
本章我们主要讨论苹果电脑的硬件结构、产品分类和操作系统的发展等有关内容,希望用户对苹果电脑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 任何一台个人电脑的基本系统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主机、显示器、和输入设备(一般包括键盘、鼠标)。有时还会有输出设备,如打印机。 衡量一台电脑主机的性能好坏、配置高低通常参考几个方面的指标:处理器类型及其速度,内存、硬盘容  相似文献   

13.
“你们是什么?”“菜鸟!”“你们的名字是谁给的?”“老鸟.”“老鸟为什么叫你们菜鸟?”“因为我们笨,因为我们蠢,因为我们没脑子,因为我们缺根弦!!!”这是电视连续剧《我是特种兵》的经典台词.完成从普通士兵到特种兵的蜕变,需要有强烈的军人荣誉感、“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和百炼成钢的艰苦付出.  相似文献   

14.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我们在新闻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主旋律”?什么是多样化?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又如何去做到“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呢?这是我们新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闻舆论要有自己的核心或基调  相似文献   

15.
看了1月7日(星期天)央视《东方时空》题为《祝福》的“直播现场”节目,使我大为失望与遗憾,甚至禁不住由衷谅讶与气恨:不知这个“祝福”节目的策划人、编导人、主持人及全体制作者,究竞在新世纪的头个“直播现场”要“弘扬”什么?“祝福”什么?我想,任何媒体尤其是中央的电视媒体,在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十五”计划付诸实施的今  相似文献   

16.
一、问与答问:什么饼不能吃? 答:铁饼。问:什么伞不能打? 答:降落伞。问:什么马不能骑? 答:鞍马。问:什么球不能拍? 答:铅球。问:什么门永远关不上? 答:球门。问:什么枪能把人打跑却不能把人打死? 答:发令枪。问:什么叫“评论”? 答:没话找话。前面的问与答,是抄来的。最后一个问与答,是本人杜撰的。把报纸的“眼睛”和“旗帜”——评论说成是没话找话,话是说得“损”了点儿,但冷静想想,我们写的(准确点说是笔者自己写的)大多数评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是不平凡的,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各类社会热点不断升温。“人才热”、“股票热”、“边贸热”、“巨奖热”、“第二职业热”……热浪翻滚、潮头迭起。这些热点对我们这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它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当许多人还惊异、惶恐,甚至不知所以然的时候,敏感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18.
信息辩正     
现代社会,都爱用上“信息”这个字眼,什么“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等名词术语突兀而出,许多本来应该用文献或情报的称谓,也被抹掉了,换之以“信息”,似乎应时,光彩。究竟信息本质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与知识、文献、情报、资料等概念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就此辩析一番,以正视听。(一)信息的本质特征当前,在信息本质的认识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认识论中的第三者”,意即物质居首,精神次之,信息位三。其论据是:“如果物质和意识是绝对划分为两类的,它们中间没有任何过渡,没有任何中介,没有任何共同点,那么,它们之间就决不会有任何相互作用。”认为信息就是联系物质与精神的中介质,故而应该位居老三①。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信息的本质大体上可以理解为物质客体所固有的反应特征,它是物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其论据是:“信息又必定同物质和能量密切联系而实际存在着,它的储存和传递必须借助于运动着的物质载体”,并且指出“那种认为信息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看法,……显然是违背事实的,是错误的。”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为标志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兴起,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已经和整个经济的全球化一起,成为人类社会进程中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等逐渐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全球化?什么是传播全球化?它来自何方,又将往哪里去?它的实质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内涵十分  相似文献   

20.
所论,出于工作体会,读书摘记,有些是往往被忽视了的常识,并非创见。多属有关管理的观念问题。愚想:观念明确,则一切具体安排,自可因时因地制宜。不揣浅陋,就教于前辈和同行。“我管什么?”出版社的管理者应当经常自问:“我管什么?”并自寻答案,在实践中检验这个答案。可否这样说:实际成果的有无、大小,才是衡量管理有否成效的尺度,才是判断管理优劣的不可代替的标准。离开对成果的考核,任何管理活动都毫无意义。因此,“我管什么?”答:“管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