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  相似文献   

2.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那么,作者的文章发表后,有关报刊社是不是“即奉稿酬”了呢?我看未必。我就亲身经历过数回这类怪现象,文章见报了,稿酬不是“即奉”,而是能拖则拖,有的则干脆不给。譬如早五六年,我在某家小报上发表了几篇杂文,但稿酬老被人大大咧咧地遗忘。好在编辑熟识,于是在数月之后,我函询于他,对方回信云:系财务人员之误也,已嘱其补寄。等这笔稿酬刚有着落,而后面又发生了几起同类的令作者不愉快的事,我再次函询该编者,这回他干脆来个“不予理睬”。遇此老爷作风的编辑,作为写稿者,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3.
我订阅一份《旧闻周刊》,读报时发现,几乎每期第一版的下方,都有一行醒目的编者告示:“本期报纸在报刊、书中选取转摘的部分资料,由于无法与原作者联系,我们深表歉意,请被用文摘作者见报后与我们联系,以便及时支付稿酬。”一天,我发现2005年7月2日出版的《旧闻周刊》第8期第12版上,摘登了我撰写的一篇文章《“淮北刘胡兰”喻尊霞》(原载《团结报》)。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于7月24日给周刊编辑部通了电话,不好意思地提及“支付稿酬”的事儿,接电话的是位男士,十分热情。不久,我于8月上旬就收到了40元稿酬。此事,令我十分感慨。《旧闻…  相似文献   

4.
1986年解放军报发了我一篇《说“牢骚”》的言论。不几天,接到一位分别七年的战友的长途电话,他想证实,这篇文章是不是我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15岁参军,写信要请人代劳。一晃就是三,四年。之后,在学习中,见别人说话头头是道,写文章条条有理,有些羡慕。工作之余,开始读报看书。时间久了,产生了兴趣.偶尔,也试着写写,虽不成样,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今年第四期上赵鉴写的“忧愤”,读后勾起我的同情和不快! 时下,“取消”稿酬的何止赵公点名的两三家?我及周围的一些通讯员朋友每年都有10多家报刊不发稿酬的“欠帐”。恕我直言。付稿酬做得较好的是期刊和电台,报纸次之,漏寄或干脆不发的亦大多数是报纸。给作者付稿酬,是国家的政策规定,又不是用稿单位的恩赐。作品被采用,理应及时发稿酬,这是不难做到的。对待付稿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出版单位的工作作风。我认识一位电台编辑,她说每个月总编、主任都提醒大家及时给作者付稿酬。相比之下,  相似文献   

6.
拙作《不能搞“有偿新闻”》在今年8月号《新闻战线》上发表之后,很快就接到一位同行老友的电话,肯定了这篇文章。他说:“这样的文章早就该写了。问题重要,不谈不得了!”又说:“这篇文章倘能早点写,早点发更好。你说出了不少老新闻工作者想说的话。”听了这番“赞词”,我忙说:“过奖了!不敢当!”想到这些早已退役的战友,尽管已“归田”多年,但他们心系党的新闻事业的初衷未  相似文献   

7.
明史专家谢国桢先生,在他去世前不久,在《商务印书馆馆史资料》和《光明日报》刊出的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了孙毓修先生。他满怀感慨地说:“还有他(按指商务早年的领导者张菊老)的好友孙毓修,精于版本目录,著有《中国雕版源流考》,他藏书的斋名叫‘小渌天’。在上海,我买他藏的明版《盐铁论》,书店里的人连‘小渌天’的名字也早遗忘了。象这样的例子,历史事实被遗忘了……这真是令人悲叹的事情!”(《光明日报》1982年7月9日)确实,孙毓修先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他不仅是商务早期的一位有功之臣,也是对社会作出显著贡献的人士之一。因此,我愿意尽其绵薄,根据手头的一些资料,整理成文,希望能增加我们对这位在为我国的出版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编辑前辈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面对现成材料,常常苦于找不到主题。不久前,我和小丁写了一篇通讯,题目叫《种子的魅力》(另题:《良种》),先后被《博尔塔拉报》和《新疆科技报》采用。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从拿到材料到写出稿件,经历了半年之久。今年元月份,我镇赵山同志给上级写了一份近二十页的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他近二十年来的工作成绩。我看到内容很好,很想就此写一篇文章。可又找不到主题,放在抽屉里几个月,一拉开就看到它,总也下不了手。5月底的一天,我从《新疆科技报》上读到一则“在科技田野上耕耘”。  相似文献   

9.
“笨人先起步”,是我从“笨鸟先入林”感悟而来.我笨,我笨得甘愿吃苦受累.回首细看,我这个笨人这几年走过的路,虽然慢,却也留下了一行行脚印.1990年,我从《中国记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写“穆青的内疚”,那是他对往事的追忆:  相似文献   

10.
对我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给文章做标题,可奇怪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我顷刻之间就想出来了:“壁障”。读完尼娜寄给青年报社的信后,我想了想:“可以写一篇批评文章了。他是个品行不端而又冷酷无情的人;她是位惊恐万状、悲伤已极、四处求救而又孤立无援的妇女。……”按我的设想,这篇文章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尼娜”、“谢尔盖”和“壁障”。在同尼娜交谈后,我所掌握的事实、数字和情况已经足够写出两部分,甚至写第三部分也差不多够了。在汇集起来的素材中,唯独缺少同谢尔盖的谈话了。  相似文献   

11.
拙作《不能搞“有偿新闻”》在今年8月号《新闻战线》上发表之后,很快就接到一位同行老友的电话,肯定了这篇文章。他说:“这样的文章早就该写了。问题重要,不谈不得了!”又说:“这篇文章倘能早点写,早点发更好。你说出了不少老新闻工作者想说的话。”听了这番“赞词”,我忙说:“过奖了!不敢当!”想到这些早巳退役的战友,尽管已“归田”多年,但他们心系党的新闻事业的初衷未改,始终关切着事业的发展前途,不能不令人感动。在电话中,他说了不少夸奖的话,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有的意见还是相当尖锐的。他直率地问我:“什么‘有偿新闻’?事实上是记者在出卖新闻。能这么干吗?”有必要顺便交代一下,我的这位老友,是解放前在白区的进步报纸当过记者的,参加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想借贵刊一角,说说工人日报张天若同志是怎样关心我这个“无名小卒”的。去年七月,工人日报发了我一篇读书札记。厂里有人说我文章里所用的典故是从某报、某文里抄来的,“无非是靠偷人家的东西来骗取稿费”。说来也巧,这篇札记的稿酬不知何故又  相似文献   

13.
也许算缘份吧,雷锋入伍第一天,我就议论过他。“咋搞的,这么点个孩子能当兵?”一米五几的个,看上去顶多十六七。辽阳接兵的新兵营营长老靳说,没法子,我们说他身体条件不合格,可他跑到《辽阳日报》去发了篇文章《我决心应征》,第二天拿着报纸上门来,你说咋办。从那天到现在,31年了,我一直在“议论”雷锋,写出的雷锋事迹百万字。有人说是我“第一个”写雷锋,这概念太笼统,严格地讲,我是第一  相似文献   

14.
千秋出版社     
《出版史料》2006,(3):48-49
姜德明《〈不惊人集〉的下落》一文的末尾写道:“在徐懋庸的旧著中,当以《不惊人集》最稀见……出版这本书的上海千秋出版社则不见史载,好像也没有出版过什么书。”姜先生这篇文章被编入他的代表作之一《新文学版本》,被编入任继愈主编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2002年12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足见此文的分量。弄清“千秋出版社”,至少可以对上录姜文予以充实。千秋出版社的社址设在上海卡德路153弄4号,1933年6月创刊文学半月刊《千秋》,金民天编、钱春浓助编。这家“千秋出版社”与鲁迅有过来往,1934年5月23日鲁迅日记载曰“午后得千秋社信…  相似文献   

15.
黄萍荪在自己办的《越风》杂志第五期上(1935年11月16日)以“冬藏老人”之名发表《雪夜访鲁迅翁记》,后来被验证为“虚构之作”,黄萍荪自己也承认:“这篇文章有招徕读者之心。”他并没有到过鲁迅家里。近年已有曹震《鲁迅与黄萍荪》,倪墨炎《关于黄萍荪》,徐重庆《我所知道的黄萍荪》诸  相似文献   

16.
人生走路,问他如何走出第一步,恐怕难以回答。同样,问一位作家如何写出第一篇文章,可能也难以准确回答。我属于这种人,同时也不是。这是因为我身后时时都有一个时代背景在。第一次是“九一八事变”。那天下午,日本关东军侵入我们冯庸大学,用机枪对着我和我的同学,我们在学校锅炉房墙角蹲了整整一个下午。那时,整个楼房被搜查,校长最后被带走。同学们也在第二天夜间赶到皇姑屯车站,从此流亡北平。这一年我太年小,不曾留下什么文字。第二次是六年以后的“七七”事变,我正留在北平城内。最初,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寇,我同北平报社…  相似文献   

17.
在余杰的《火与冰》那本书里,几处提到钱钟书,说:“无疑,钱钟书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但他并非奥林匹斯山的神祗,否则在那些悲惨的日子里,他何必拼命抓《毛选》英译本编委会负责人这根救命的稻草呢?钱先生字默存,然而,要是他真的保持沉默,他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了。……在《柳如是别传》中,我读出了陈寅恪的面貌音容;在《管锥编》中,我读到了密密麻麻的注解,而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糊不清。”(“心灵独白二·四十七”);“世纪末,‘钱学’大盛,也算是杂草丛生的学术界的一朵奇葩。此‘钱学’(钱——钱钟书也)固非彼‘钱学’(钱——金钱也),但同样令我怀疑。我以为,钱钟书是一位伟大的注释家,而非原创性的思想家……”(“心灵独白三·九”)。后生晚辈对先生前辈的不以为然溢于言表。不过,我们也不能只看到不恭,还得承认余杰的童言无忌,而童言有时甚或就是“知言”。虽然“拼命抓……稻草”之说有些不顾事实,那根“稻草”是谁想抓就能抓,谁想不抓就能不抓的吗?说“钱钟书是一位伟大的注释家”也大致不差,却忘了还有《围城》在——这,都欠公道;但说“钱钟书自己的面目却模糊不清”,我以为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趣事     
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去,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位同志拿来一篇稿件,让我看看,说他这篇“得意之作”花了十多天时间才完成,随后又反复推敲,增删数次,但投出后,杳无音讯。所以就照原底稿重抄了一份,让我帮他改改,再次另投。我拜读之后,便写了一封回信,指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不要泄气,继续努力。而这位同志却给我回信说,他再也不想写稿了,这次就折腾够了……联想这件事,我想起了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凡尔纳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的遭遇。他先后投寄到十五家出版社,都被一一退回。每当他接到写着“尊稿我们读审后不拟刊用,特此奉  相似文献   

20.
冯定华同志在今年第一期《新闻业务》“通讯员之声”专栏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一些报纸编辑,对农村通讯员另眼相看,总是盯着大机关单位的通讯员;用稿凭关系,凭熟人。”对此我想谈点管见。我也是一位在农村工作的业余通讯员,从八三年开始从事通讯报道工作。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内部刊物《湖北农村金融研究》上发表的。说起这篇文章,我至今还感到对不起该刊编辑。因为稿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