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有内在规律可寻的。对于报纸编辑来说,发现差错、减少差错和消除差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问题是我们要去掌握它、运用它,要对各种差错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认识它,进而自觉地运用它,把见报差错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根据我自己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和同志们的经验教训,在如何发现差错,消除差错方面,我理出了七条,它是否带有规律性,请太家指正。第一,对稿件中的数据一定要进行复核。不加以复核,势必铸成见报差错。人民日报1986年5月19日  相似文献   

2.
掌握稿件差错的规律检查和审阅稿件,发现和消除一二个差错,是不难的。难的是要掌握发生和消除差错的规律性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对于报纸编辑来说,发现差错、减少差错和消除差错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重要的是我们对各种差错现象要善于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原因,研究其防治办法,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认识它,进而自觉地掌握它、运用它,把见报差错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根据我的实践和同志们的经验教训,在如何发现差错、消除差错方面,我理出了12条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一,从细细推敲字句中来发现毛病。以《要有良好的家教》为题的一篇来稿写道:“良好的家教,并非像《红楼梦》中贾政对宝玉大打出手便能‘望子成材’,也不是贾母那样对宝玉百般宠爱便可‘望子成龙’的。”我边看边推敲,便觉得奇了: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贾政用“望子成材”倒也可以,作为贾母的孙子,贾母怎能用“望子成龙”这个词呢?刊登出去,岂不成为世人的  相似文献   

3.
徐勤 《新闻三昧》2008,(11):14-15
防止报纸的差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报纸的质量和声誉,甚至关系到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因此,它不仅是编辑的一项重要职责,也与记者和通讯员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大家一道来努力,减少和杜绝报纸的差错。  相似文献   

4.
一本书稿在经过审读、决定采用后,就转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包活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它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减少以至消灭书稿中的差错,使书稿符合出版要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它有关的一些问题。现在把两者加在一起,名为“编辑加工十题”。一、如何发现问题编辑加工的第一步,是了解书稿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也就是首先要从书稿中寻找差错、发现问题,作为编辑加工的依据。书稿中是否存在问题是从能否符合成书发排的要求出发的,凡是不合要求的都是问题。寻找问题时,态度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掌握并运用好逻辑学和语法修辞两件工具。  相似文献   

5.
报纸差错大致可分为政治性差错、政策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三大类,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技术性差错。在技术性差错中文字差错又占较高的比例。这种现象在地方报纸中存在,在中央一些颇有名气的大报上也时有所见。因此,讨如何减少报纸差错特别是文字差错这个报界的“永恒话题”,实有必要经常提醒,引起报界同仁的重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要减少报纸文字差错,首先要提高报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当前,“无错不成报”或“无报没有错”似乎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这恐怕与报界一些人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以为报纸出些差错特别…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1994,(4)
永恒主题:减少差错·编者·办报办刊要把差错消灭,一时还做不到。但像目前那样差错信手可拈,读者怨声不断,也很不正常。差错多的主要原因是办报(刊)人责任心差,编校质量低。在1992年,全国搞了几次党报系列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我省对市、地报也搞了一次,曾一度...  相似文献   

7.
自查是预防差错的良法,也是写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我们必须认识自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运用这个方法,为消灭见报差错而共同努力。自查的主要内容自查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自查稿件中是否有政治、事实和文字三个方面的差错。具体来讲,又可列成下面十二条主要内容: (1) 在政治上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报纸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令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纯洁祖国语言的任务。因此报纸的新闻报道、文章、评论、标题,要力求鲜明、准确、生动、可读,尽可能堵住政治性差错、事实差错和文字差错。报纸的编辑应是“堵错”的主要“把关者”。报纸的编辑好比是一支足球队的守门员,施展浑身解数,扑跌腾挪,把各个环节“踢”来的差错“拒之门外”。要把报纸办成一张没有差错的报纸是很不容易的事,不过现在有些报纸的差错实在多得离  相似文献   

9.
图书出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确保编校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则是一种切实体现,因此如何减少以致杜绝各类差错在书稿中的遗留就是我们要始终考虑的问题.本文在过去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再对“精选”出的12种差错类型进行了一番探析,借此与编校同人交流.  相似文献   

10.
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望喜 《今传媒》2009,(6):67-69
新闻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的,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现代校对专家提出了"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的概念.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隐性差错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工作中,大都是要求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这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实际是新闻报道的源泉。是新闻生命所在。没有对实际生活的深入细致地采访和了解,就不会有新闻作品的产生.更不会有大量优秀感人作品的不朽。其实,深入实际何止是对于记者如此重要,对于编辑也同样不可缺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新闻报道中的差错,不是出在记者的笔下.而是出在编辑的手里.共中除了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外,更多的是由于编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不够、感受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提倡编辑也要深入实际.到社会实践中去感受,这对于减少新闻报道差错,提高报纸质量有着共它任何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萍 《新闻窗》2007,(4):80-81
报纸上的广告差错直接影响报纸的质量。减少和消灭报纸广告差错,是报纸需要重视的一个主题,也是广告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产品 ,它的质量决定于论文的学术和技术水平 ,而刊物的编辑出版质量又是制约刊物学术技术水平的根本因素之一。从稿件的初审、复审、编辑、终审到校对出版的整个流程 ,减少或避免差错是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理论上讲 ,差错是完全能避免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在刊物上发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最让人感到遗憾和困惑的是 ,自我感觉工作认真努力 ,十分怕出错 ,但差错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望着那出了错的白纸黑字 ,那份懊恼 ,那份无奈 ,真是让人觉得心意怅然。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我们认为是因为对出现差错的原因和…  相似文献   

14.
辨识差错是编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有效地辨识差错是编校工作者必须常思、常想的问题.除学识性、责任心及经验性等因素外,对差错的敏感性也不应忽视,编校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对其加以培养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报纸差错一直因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和减少差错成了纸质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需要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报纸差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影响党报的声誉,影响宣传效果。报纸因为差错惹上新闻官司、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的报纸因为出现导向偏差或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  相似文献   

16.
报纸期刊的差错似乎是个瘤疾一些发行量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报刊.也时常差错不断.漏洞颇多。《新闻出版报》第2064期刊登的一篇校读文章,列举了全国某大报主办的新闻期刊今年第1期上.比较明显比较典型的编校差错19处。如此一本在新闻界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差错俯拾即是。读者不禁要问:既然净化版面.减少差错,消灭差错是刊物质量的衡量标准之一.那么.像这样出现差错的刊物质量意识是不是弱了一点呢!类似这类刊物差错的报刊如今似乎不是少数。随便翻开报纸或期刊.只要稍有留心.就会发现病句、错字、漏字以及逻辑混乱、用词搭配不…  相似文献   

17.
刘申萍 《新闻窗》2007,(1):64-64
在较长时期的校对工作中,不时发现校对员虽然工作十分认真,可是差错仍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很多差错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单纯就稿子校对稿子是发现不了的。因此,要研究和掌握差错发生的规律,从源头上就把它清除掉。  相似文献   

18.
贝骁 《军事记者》2006,(7):33-34
春去夏来的五月,军报一版夜班相对来说比较平静,大事宣传少,用新华社稿件少。但是,大事少不等于夜班工作担子轻。由于用部队新闻稿件多,在改错、堵漏、纠误和防重稿等方面的任务相对更重。因此,我们更是瞪大眼睛严防差错。一、改错我们常把“改错”称作“排雷”,排雷首先要探明地雷,探不出也就排不了;改错也是如此,首先要发现差错,如果发现不了差错,改错就无从谈起。夜班发现差错,其实没有什么绝招,主要就是这么几个办法:认真看稿,重要句子用笔点着一个字一个字过,一句话一句话默读;多层看稿,编辑看了值班主任看,值班主任看了值班社领导看;…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汉字,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国宝,它的一捺一撇,一竖一横,都是不断演绎,经历千锤百炼形成的。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应该认真学习,规范应用。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报刊差错不断,错谬流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差错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人说:"无错不成书。"这话似乎是对我们出版工作者的一个安慰——要消灭图书差错颇不容易,因而一本书出点错误也算不了什么问题。说来也是,图书可能出错的情况也太多了:如作者笔误或作者粗制滥造,而我们的编辑人员又未能发现或未进行认真修改;如原稿字迹潦草,排版人员误排;再如排校失误或编辑、校对人员改错了;等等。看来,要消灭出版物上的差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出版这一方面来说,窃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