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要遵循测绘档案资料的自然形成规律 长期以来,测绘档案资料一直坚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从测绘队、基层测绘局到省(市、区)测绘局,直到国家测绘总局的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和集中,主要靠收集与汇交来实现。尽管有的测绘局(如国家和省、市、区)资料部门收藏的测绘成果,只有测绘报告,没有原始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破坏了它的内在联系和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测绘资料档案馆隶属于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基本职能是负责接收、整理、建档、归档、保管、统计全省的测绘成果档案资料,承办全省测绘成果的分发服务工作及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省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合作的有关事宜,负责全省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核准等工作。内设信息服务科和资料档案科,现有员工17人,其中研究  相似文献   

3.
测绘成果资料档案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地理信息资源之一,是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测绘生产体系逐步由模拟技术、数字化技术向信息化生产体系快速发展,随之带来成果档案资料的种类、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4.
测绘档案因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高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地理信息的保密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长期有效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复杂性,因此,新时期如何有效管理与利用测绘档案意义重大。本文就当前测绘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而后,着力于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测绘档案资料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广瑜 《山西档案》2012,(Z1):27-29
当前测绘的发展已进入了信息化测绘时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文件存储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已不能适应变化的需要。如何利用已有资料建立各类数据库,提高数据存储和信息管理水平,是巩固市场优势、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研究传统测绘成果档案的管理弊端,分析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成果档案的特征,提出了对信息化测绘时代的测绘成果档案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唐伟 《中国档案》2023,(5):72-73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测绘成果档案保管和服务单位,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完整保存着1986年以来7200余卷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档案。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两支撑、一提升”工作定位,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重要作用,仅2021年就提供查档服务5000余人次,提供档案资料利用1000余批次,为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提供了扎实的地理信息档案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7.
《浙江档案》2007,(5):F0003-F0003
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创建于一九八六年。是集中保存、管理测绘科技档案的省级专业档案馆,负责全省基础测绘成果的接收、归档、管理、信息发布和分发服务工作。内设办公室、档案科、数据成果科、网管中心等机构,在职人员3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15人。拥有设备完备的标准库房745m^2,办公用房557^2,现代化的客户接待大厅83m^2,多功能厅100m^2,网管中心用房81m^2。馆藏有各类测绘档案四千多卷,其中覆盖全省不同时期基础比例尺地形图一万余幅。覆盖全省的基础比例尺数字图四千多幅,各类控制点两万余点。航空摄影底片十余万片。各类卫片150景。配有13米/分钟的激光高速打印机和高精度彩色扫描、打印复印一体机。满足各种资料档案的复制、输出需求。  相似文献   

8.
滕洁 《北京档案》2016,(12):21-23
本文从测绘成果档案汇交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制定完善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实施办法、推进非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建立测绘成果档案在线汇交全流程管理平台等做好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档案馆自建馆以来,主要负责收集、管理本局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及向国家局、各省兄弟局索取的基础测绘成果。中心档案馆把福建省内通过测绘生产,科学研究、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各种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原始记录、计算资料、测绘成果、成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磁带、磁盘、图纸、图表等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集中到本馆统一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测绘档案是各级测绘部门和单位在测绘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基础测绘成果、各类地理信息数据等文件资料,是测绘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是各项经济建设的基础资料。测绘档案具有区域性、多维性和时序性特点,能在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中连接各种信息,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是唯一具有整合其他信息能力的基础性信息。  相似文献   

11.
测绘科技档案经过长期的资料积累.数量极其庞大.但是其存储方式却相对落后,存在易损坏、不方便,不灵活等缺陷,使得测绘科技档案保存和应用上的成本进一步增加.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而整合已有的档案资料.进行真正有效的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吴碧华 《图书馆建设》2012,(7):19-22,27
比例尺信息是测绘制图资料著录中十分重要的项目。通过比较国内外测绘制图资料比例尺信息的著录情况发现,国内测绘制图资料的比例尺信息著录比较强调客观著录,而国外除了强调客观著录外,还注重形式的规范;国内测绘制图资料的比例尺信息著录的文字叙述行文比较自由,而国外测绘制图资料的比例尺信息著录非常注重形式的规范、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基地的建设规划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垦区农田水利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我院的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1957年建院至1998年的纸质文件,有各种比例尺地形图231071幅;二是1998年后形成的电子文件。这些地形图资料在垦区的“两江一湖”大型灌区建设、三江平原的防洪除涝骨干工程建设、商品粮基地规划和小城镇及通乡(村)公路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科学地管理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并利用测绘基础地形图档案资料更好地为垦区发展建设服务,已成为科技档案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1、大地测量档案分馆简介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大地测量档案分馆作为全国唯一管理大地测量档案的部门,馆藏资料覆盖全国范围内不同种类与等级的大地测量档案资料,档案资料历史悠久,跨越时空长,可追述的档案资料从三十年代起至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测绘业已基本实现由传统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各种新产品、新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测绘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重生产、轻管理,重成果、轻档案,致使测绘档案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管理方法落后,查询统计不便,账物不符,家底不清。这种落后现状与测绘生产的先进技术极不协调,严重制约着我国测绘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测绘档案是测绘工作人员在测绘活动和测绘研究中形成的成果、数据的档案资料。测绘档案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政府决策、资源调查开发、环境监测保护、区域经济规划、重点建设布局、土地开发利用、房产交易管理、重大灾害监测、城乡规划建设、农林水利建设、能源开发、交通建设、通信管理、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高林 《湖北档案》2004,(6):25-26
长期以来,测绘部门作为从事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的部门,生产了大量的测绘产品,为区域经济规划、国土资源调查及农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规划建设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基础信息。这些产品包括天测量、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重力测量的数据和图件,航空摄影底片与航天遥  相似文献   

18.
王丹 《兰台内外》2014,(5):57-57
正测绘地理信息在经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国土资源调查、政府重点工程建设、应急服务保障等方面,基础测绘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管理、更新和利用好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强化四种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一、强化安全意识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与国家主权与安全、民族安危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档案安全事关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档案安全体系是档案工  相似文献   

19.
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大地测量档案分馆作为全国唯一管理大地测量档案的部门,一直为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消防单位和保密要害部门之一。馆藏着解放以来(其中有部分民国时期)全国范围内各等级的三角、水准、天文、长度、重力、GPS等大地测量档案资料,这些具有国家等级精度和密级较高的大地测量档案是几代测绘工作者心血的结晶、成果的积累和历史的见证,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工程设计档案承载着项目勘察、测绘、规划、设计等大量基础资料和设计成果,包含大量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源以及设计文本图纸。只有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档案资料管理模式,才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工程设计档案管理特点及信息化管理现状工程设计档案指的是在项目建设活动中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