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旨在对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分析,以期为学者研究虚假健康信息、打击网络虚假健康信息、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质量奠定基础。本文从虚假健康信息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网络虚假健康信息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对文献的研究主题从认知、行为、治理3个方面进行归类总结。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文章总结了现有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引。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泛滥与信息茧房现象共存,网络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日益下降,给网络环境治理带来更大困难。文章在分析信息茧房产生的信息窄化、群体极化和过滤气泡三大效应基础上,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信息层面构建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信息茧房三大效应对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影响与作用。研究发现,信息窄化效应通过个人层面和信息层面直接影响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群体极化效应通过个人层面对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产生直接影响、通过社会层面产生间接影响,过滤气泡效应则通过信息层面对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产生直接影响、通过社会层面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图书馆参与提升用户虚假信息识别能力的相关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从信息素养视角出发,探索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日益严峻的虚假信息现象提供应对之策。[研究设计/方法]运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全球提升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历程,列举了新闻传播、健康医疗和社会管理等场景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实践,总结英国、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当前全球实践与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的发展之策。[结论/发现]虚假信息甄别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实践场景不断拓展。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图书馆服务和教育等手段有效提升了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然而纵观全球,仍存在发展失衡、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研究不够充分等问题。我国应尽快完善针对虚假信息现象的信息素养政策,开展图书馆虚假信息甄别服务,将信息素养知识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创新/价值]丰富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公众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之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的阴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目前网络信息存在的过剩、匮乏、垃圾、虚假、病毒、黑客、侵权等缺陷,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给社会带来诸多严峻挑战,也暴露出当前的信息传播环境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面临的种种问题,譬如伪科学虚假信息的轻信与传播。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2060名网民进行问卷调查,论文探究了新冠疫情期间个人注意力、认知能力等因素如何与过载的信息环境相博弈,影响人们对真伪科学信息的辨别与传播。该研究对应对当下过载的信息环境尤其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虚假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动态生成原因分析,遵循该理论框架,通过对不同行动者及互动关系的分层阐述,挖掘虚假信息的生成条件与状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启示与思路,实践目标在于从源头上减少并遏制虚假信息的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关的虚假健康信息泛滥,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现有的健康信息资源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承担社会责任。[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与文献调研的方法,以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为例,总结图书馆参与新冠肺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的价值,分析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在信息资源整理、专业服务、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等面临的阻滞因素,提出图书馆参与治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图书馆参与虚假健康信息治理工作,有助于图书馆服务创新,发挥图书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生态中Web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网络媒体混乱不堪的信息生态状况,互联网信息管理受到各国政府及相关网络组织密切注意,网络信息生态治理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对Web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目的是为网络生态治理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周雅琦  敬卿  牛宇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5):177-183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虚假信息泛滥成灾。本文提出图书馆应该将虚假信息治理作为图书馆应急服务的重要内容。[方法/过程] 对国内图书馆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就图书馆应如何参与虚假信息治理提出思路。[结果/结论] 图书馆可尝试通过以下5种途径参与虚假信息治理:①构建跨行业协作式的虚假信息治理体系;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③构建突发公共事件中虚假信息治理的应急服务机制;④虚假信息治理与阅读推广融合发展;⑤构建跨平台的一站式虚假信息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0.
李臻 《图书馆》2021,(4):39-46
信息社会,虚假信息正在对社会发展与社区和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公共图书馆对此应加强应对。文章通过回顾2020年国际图书馆界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虚假信息的治理过程,对虚假信息的本质与特征进行分析,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并从融入社区生活、构建教育共同体、探索合作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嵌入式服务、培养批判意识与能力、打造可信赖的信息源、加强技能培训与信息服务、引导用户正确利用信息等九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虚假信息随之泛滥,作为高校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培养用户信息辨识能力。与一些做得较好的国外高校图书馆相比,国内高校图书馆对用户辨识虚假信息能力的培养不够系统和清晰,具体培训过程的趣味性、实用性及深入性有待提高。文章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法,对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辨识培养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提出提升馆员媒介与信息素养能力及开展跨学科合作、建立识别虚假信息的指南和网站、建立虚假信息辨别指标体系和培养方法体系、设计实施培养媒介与信息素养的多元实践项目、构建基于信息真假辨识能力的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建议,期以有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完善与深化用户虚假信息辨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识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 识别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以期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的测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也为用户和社交媒体平台判别虚假健康信息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 采集1 004条社交媒体健康数据,利用程序化编码抽取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关键特征,运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揭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并构建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清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虚假健康信息特征具有表面特征、语义特征和来源特征3个维度、11个主要特征以及29个子特征。其中,社交媒体上食品安全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在"术语包装"特征上表现得更为显著;"夸大事实"为社交媒体上常见疾病主题虚假健康信息的显著特征;社交媒体上养生保健主题的虚假健康信息具有"元数据缺失"和"假借权威"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丁丽 《今传媒》2016,(8):46-47
微信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但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本文从微信的传播特征谈起,归纳了微信中虚假信息的表现:即信息内容易存在失实性和虚假性;分析了微信虚假信息生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虚假信息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如今,虚假信息数量不断增多,虚假信息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危机,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专业人士对假新闻的批判一直在进行,但是更多人关注的是假新闻的来源以及社会危害,探究虚假信息受众接受心理问题的人少之又少。人们相信虚假信息的原因就是虚假信息可以给受众提供精神上的慰藉,赋予受众一定的生活意义。事实上,受众对于虚假信息并不是全盘接受,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信息量比较大,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也比较理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虚假信息日益泛滥,自动识别虚假信息成为互联网信息治理的迫切需求。互联网上虚假信息伴随新事件不断产生,导致识别虚假信息的有监督统计机器学习模型需要不断更新迭代。每次迭代更新都需要构建新的训练集,以便新的虚假信息能在训练集中得以体现。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动态迭代更新训练集构筑机器学习模型的虚假信息识别方法,设计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迭代聚类方法对虚假信息数据集进行迭代聚类。在每一个自动得到的聚类中,按比例分别选取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构造分类器的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使新产生事件的样本能够在训练集中得到体现。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迭代聚类方法划分数据集训练得到的虚假信息分类器,与随机划分数据集策略相比,能够显著提升虚假信息分类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张建中 《青年记者》2020,(10):87-88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进一步扩散到欧洲和美洲,另一种病毒也在感染全球互联网: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和误导信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努力阻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时,他们也在努力降低“信息疫情”(infodemic)带来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网络中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的蔓延称为“信息疫情”,这些虚假错误信息主要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起源的阴谋论,有关治疗的危险建议,以及对疫苗生产不可靠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情况报告中将“信息疫情”定义为:“大量过度传播的信息——有时是准确的信息,有时并不准确——这使得人们在需要信息的时候,很难找到准确的信源或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虚假信息正逐步侵扰正常的社会秩序。为全面分析虚假信息领域研究现状,揭示前沿热点,文章基于Scopus数据库和SciVal科研分析平台,对2016—2021年发表的虚假信息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在SciVal中共导入相关文献14 667条,整体学术影响力较高,研究趋势向好。文章重点介绍了虚假信息研究领域的4个前沿主题(T.2 736、T.5 299、T.9 441和T.6 485),探讨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虚假信息对政治活动的干扰与影响,计算机、社科领域的虚假信息技术识别和新闻伦理研究,危机事件中的虚假信息传播扩散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据广州市公安局通报,今年一月,一名男子陈某在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称有多名新疆维吾尔族人员因涉嫌盗窃被广州市民和保安员群殴;另外两人随后在网上跟进并转贴扩散这一虚假信息,制造影响。广州警方已将这三人拘留审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1月7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虚假信息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信息真伪问题 ,分析了虚假信息的危害和表现形态 ,讨论了对付虚假信息问题的对策 ,重点讨论了对信息的真伪进行辨识的一些具体方法。探讨了把信息真伪辨识纳入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和数字图书馆实际工作中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究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监测预警、阻断传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虚假信息提供借鉴参考。[方法/过程]基于S-O-R理论模型,综合考虑外部刺激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对传播者信任感知及传播行为的影响,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并利用新冠肺疫情期间微博平台的虚假信息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虚假信息质量、信息发布者影响力和事件进展对信息接收者的信息传播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医护人员主题、呈现积极情感的网络虚假信息更容易获得信任和传播,网络影响力高的信息接收者在虚假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辟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