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报纸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报纸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在城市历史上的热点时刻,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诠释有特色的词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公共空间.建构“隐喻武汉”和空间元素的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武汉各家媒体拉开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的序幕,形成了"建构辛亥百年文化"的集体报道行动。本文以现有的辛亥百年纪念报道文本为例,探讨此次集体报道行动对于城市形象的建构。本文认为,作为媒介关于辛亥百年的集体报道行动,通过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公共空间,建构"过程---事件分析"、"主观想象"和"日常生活视野"的空间话语叙事,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寻求民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21年11月24日,在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之际,新华报业网精心打造的大型融媒体交互式专题“红色寻根致敬百年”重磅上线。本文在厘清集体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新华报业“红色寻根致敬百年”融媒体专题,探究主流媒体对建党百年的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婷 《新闻实践》2011,(10):56-59
1911,辛亥。2011年距离1911年,正好100个年头。从百年的这一端遥望那一端,浙江日报在长期酝酿准备后,于2011年2月9日拉开了纪念辛亥百年的“辛亥这一年”大型主题报道的序幕。这一场新闻报道的“遥望”,也恰如“辛亥”是一个年份一样,从酝酿到推出几乎花费了一整年,而报道的跨度也有半年多之久,至今还没收尾。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出现严重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大众传媒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入手,提出地方媒体能够通过强化地标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唤醒怀旧的城市集体记忆,发挥公众舆论对景观变迁的影响力,来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想象,建立起自我、集体与城市景观之间的联系,强化城市的记忆功能,建构城市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6):6-13
反思工业文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因而从生态文明角度思考城市文化传播和城市文化形象建构的问题是一种必然。作为国内第一个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贵阳,虽然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但社会公众对它的认知并不具备典型性的样本意义。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两个类目,以及语料库分析中主题词、搭配词、目标词汇等角度对媒体报道展开分析,旨在考察大众媒介建构了一个怎么样的贵阳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7.
滕文莉 《今传媒》2016,(2):143-145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需要打出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独有的城市文化形象,在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的实现,需有效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本文从近年来榆林媒体张季鸾相关报道入手,分析了榆林市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过程中媒体建构的具体策略,以期促使榆林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铮  刘晨旭  邓旸 《传媒观察》2023,(12):97-104
“小镇”是一个近年来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复杂概念。它并不只是一个封闭的地理指称,还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多主体共构、多社会背景、多话语基础、居于城乡之间的文化概念。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二元区隔观和去中心化的双向流动观这两种城乡观念之下,不同主体在社交媒体中对“小镇”的话语建构也存在着差异。个体话语创造了想象空间并影响着“小镇”的社会现实建构,同时促进了乡村资源在城市中的再生产;新闻媒体受社交平台上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更关注“小镇”个体、群体的需求和声音,促进“小镇”成为百姓的“小镇”;政府和商业机构通常将“小镇”建构为以田园景观、民族风情等文化意象为突出特征的场域,以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本研究为借助媒介建构中国特色“小镇”形象、深刻理解“小镇”的内涵及其在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民间组织的公益活动,不仅传播知识与价值,而且生产出新的自主空间.本文通过对于“梦想中心”的案例研究,描绘“梦想中心”的建构与表征方式及过程,分析探讨民间组织通过公益传播活动所进行的空间生产实践,阐述其过程、机制与意义.本文认为,以“梦想中心”为核心的公益传播活动,是一种城市下乡现象,生产了“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结合西方文艺理论和吉姆森的框架理论,探讨媒介报道“制造母题”和“建构框架”的能力.大众媒介关于“宝马撞人案”的报道中,特定的“主题思想”、“意象”、“情节行动”反复出现,构成母题(motif).同时,媒介报道通过不同类型的象征元素,建构报道框架,形成对“宝马撞人案”的“诠释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塑造公众对“宝马撞人案”及社会贫富差距的“集体理解”(collective sensemaking).  相似文献   

11.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13,(10):7-9
内容简介:《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涉及辛亥革命百年记忆,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商人、商团和商会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精英文化研宄,辛亥革命前期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研究,辛亥革命前后的官绅商学关系研究等及张难先、吴禄贞、经元善、刘揆一、马君武、卢作孚、周学熙、雷铁腰、田桐、殷子衡、张纯一、宗仰上人等辛亥人物的文集,详细考察了辛亥革命发生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不同人群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和意义诠释,为寸亥革命研究开辟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沈斌  王荣 《新闻战线》2020,(5):86-88
本文以2008~2019年海外媒体转引中国日报涉沪报道的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索.上海借力国家主流英文媒体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力的建构策略。研究发现,海外媒体获取的主要是上海的官方信息,报道塑造的上海形象也从“中国的上海”逐渐转变为“世界的上海”,文化议题的传播力不敌财经和时政新闻,负面新闻对上海城市形象有一定损害但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吴月 《东南传播》2022,(2):128-131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造成了集体记忆素材库内容的急速膨胀和空前离散,极大地冲击了集体记忆建构的传统机制。在记忆符号与物质残片消失之前,美食短视频作为味觉记忆的集体表征,按照“集体记忆的形成—集体记忆的保存和传承—集体记忆的传播与结晶”的路径,在互联网场域中建构记忆之场,通过视听符号将味觉记忆转化为短视频影像,在时间维度上通过家庭记忆、传统节日等仪式保存和传承城市集体记忆,在空间维度上建构城市群体成员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书店是文化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绿地.书店本身作为一个具体的物化空间,满足了所在城市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的需求,并与整个城市的风貌、气质融为一个整体.城市真正接纳了书店,书店也依托城市而大放光彩.本文以南京的先锋书店为例,引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建构与满足的视角分析实体书店与城市融合的必要性,借以回答实体书店如何才能更好地在都市中生存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萱 《出版广角》2015,(5):85-89
“后殖民城市”的形象建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后殖民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中期以来,依据“建构者”角色的不同,“后殖民城市”形象可被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阶段。本文分别对这两个阶段中建构主体的特点以及由它所建构的城市形象进行分析,重点提出当下建构主体的转型与新特征,尤其通过对媒介融合语境的思考,不仅能够为“后殖民城市”形象注入新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将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由西方书写的传统格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城市电视台在数量上有了一个飞跃,成为中央台、省台和城市台三级电视播出机构“四极化”收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城市不但决定了城市电视台的传播空间,还是其重要的文化符号,规定并赋予了城市电视台的文化身份.文化建构者是城市电视台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其文化身份角色的又一次形塑,而多种身份角色共存的城市电视台反映了其身上不同文化权力的斗争关系,城市电视台通过文化政治帮助实现城市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方资源的开发殆尽,城市记忆再造成为差异性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城市记忆再建构,有利于摆脱传统的城市传播同质化的困境。本文以文化遗产“果城里”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总结了“果城里”的历史文化建筑群在连云港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所传递的空间意象,并根据当前文化遗产空间意象在城市记忆塑造过程中的缺失及问题提出相应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8,(12):58-66
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因“宜春叫春”,媒体也在集体“叫春”。笔者在百度上搜索“叫春的城市”这个关键词,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就有相关报道逾20万篇。你看看标题,什么《宜春光叫春不行,还得把人勾引过来》、《叫春的城市和发情的官场》、《“裸体纤夫”与“叫春的城市”》、《“叫春的城市”想勾引谁?》、《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口号有何不好?》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