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闻记者》2014,(1):20
2013年12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互联网治理与国家安全"论坛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布"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时下中国民众接触媒体频率的排序依次为: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和杂志,其中电视在受众心目中的可信度最高。受访者眼中国内媒体的可信度高于海外媒体,排序依次为中央媒体  相似文献   

2.
传统电视媒体集团化发展中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潞明 《视听界》2005,(4):30-32
传统电视媒体,是与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相对而言的。改革开放后,在短短十多年间,我国电视媒体依靠自己的垄断性经营地位和独有的传播特点,创造了强大的传播优势,迅速造就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受众传播面迅速扩大,行业经营收入迅猛增长,成为拥有高度霸权的强势媒体。同时,  相似文献   

3.
电视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受众的首选媒介,但是,我国电视传播中涉农节目与农业受众人口极不相称。造成农业受众在信息传播领域资源配置处于边缘化位置的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和广告市场的分布。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拥有广大的受众基础,届时,"三农"将成为电视传播的新的生长点。但是,电视媒体在竞争的同时不可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当下的经济危机语境下,电视媒体从业者要为"三农"走出危机提供资讯支持和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媒体告别短缺传播之后的今天,中国的传播业进入了"营销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受传者选择余地也自然愈来愈大,传播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大众传播已经从"广播"转向"窄播",从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同时,广播电视受众也由群体化转向小众化,受众的收视需求越来越主动,并且分化得越来越清晰。收视"市场"于是就成为变革的最主要的动力,耶鲁大学传播学家卡尔.霍夫兰甚至认为":最可能改变一次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高岐 《新闻世界》2012,(8):57-58
解释性报道作为当今媒体拓展深度报道的利器,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只要我们依据电视的传播特性,从整体上把握电视传播优势,电视媒体在做好解释性报道方面就一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电视传播要在当前多种媒体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是解决好传播意识。具体地说,就是要促进传统媒体传播意识向新媒体传播意识转变。一方面是靠自身的嬗变,另一方面要借鉴其他传播方式的长处。为此电视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全新的传播理念,建立受众第一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资源  相似文献   

7.
拥有强势传播手段和众多表现形式的电视文艺,作为电视媒体服务大众,繁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新闻宣传一道,构成了电视媒体吸引受众、引导舆论、传播文化、弘扬核心价值、履行社会责任的"两翼",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众化传播时代的来临,通过细分受众,选择目标受众群,成为越来越多电视媒体及电视栏目错位竞争的重要策略。品牌战略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所重视,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一书中,研究者陆地运用"精品的象征、创新的动力、竞争的王牌、财富的源泉和文化的积淀",精练地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体影响力是指通过电视媒体所传播的大量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从而改变受众态度和行为,产生对传播主体有利的力量.现阶段,随着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已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既存在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马持节 《新闻界》2007,(3):94-96
手机电视被称为新媒体先锋,一路走来,受到了业界的青睐,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媒体纷纷上马手机电视业务,以期抢占潮头,争夺先机。其实,任何一种媒体的诞生及其生命力,都要通过传播效果来反观,受众作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向来受到传播学者关注。手机媒体想在媒体生态中获得一席之地,并求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受众因素分析入手,探求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17,(10):60-62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也是媒体加强传受互动、受众介入传播的过程,其互动方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不断改变着传受关系和传播模式.受众需要传受互动的驱动力量,而数字和虚拟现实技术更在需求与满足、现实与梦想之间达成平衡,让人人深度参与互动,获得实现梦想的体验.收视调查已经透露出了市场先兆,未来四种能满足受众拟真体验和自我实现欲望的节目将帮助媒体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融媒体时代下电视传媒的创新策略与突破路径,分析电视传媒如何适应技术革新、受众行为变化和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以保持其在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多个电视传媒创新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技术革新、内容创新和平台整合的实践探讨,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深入探索电视传媒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结果】研究发现,电视传媒机构正通过技术革新(如互联网、AI和物联网的融合)、内容创新(包括定制化内容和交互式节目)和平台整合(涉及多平台传播和社交网络整合),来适应受众行为的变迁和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同时,电视传媒也面临着社会责任和伦理问题的新挑战。【结论】电视传媒在融媒体时代需采取多元化的创新策略,包括技术升级、内容和平台创新,以及对法律法规和伦理挑战的适应。通过这些策略,电视传媒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保持其在快速变化的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升媒体公信力是个系统的问题,就电视媒体而言,公信力的提升涉及到电视传播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媒体公信力是一种传播过程的产物,更多的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①,在新闻传播中,传受互动的运用增强了电视媒体与其观众的关系,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必然带来影响。电视新闻互动,从受众的角度看,大致可以概括为"传者提问——受众回答——传者回馈"三个环节;从传者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大体可以分为"设置话题内容——设定互动形式——控制回馈言论"三个方面。当  相似文献   

14.
寇锦 《新闻前哨》2012,(7):64-64
在全媒体环境下,电视法治节目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以最佳的媒体形式以及精细的服务,实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柳长盛 《今传媒》2016,(1):136-137
当今,媒介环境正在巨变,电视受众的收视需求也随之"升级".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对电视媒体的受众青睐度产生冲击,但其自身的传播弊端也为电视媒体重塑受众认同提供基础,本文将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受众的需求方式进行分析,提供相应对策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品牌是电视传媒整体形象高度集中的反映,是电视传媒在传播信息、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核心价值,对电视传媒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时刻关注电视传媒品牌的传播策略问题。本文以凤凰卫视为例,对电视传媒品牌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拥有强势传播手段和众多表现形式的电视文艺,作为电视媒体服务大众、繁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新闻宣传一道,构成了电视媒体吸引受众、引导舆论、传播文化、弘扬核心价值、履行社会责任的"两翼",电视文艺如何坚守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是我们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电视媒体掌握丰富海量的内容资源,依靠向受众提供高品质的内容吸引受众。但在网络电视时代,受众获取内容的渠道越来越多,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媒介资源过剩的状况下,仅仅依靠内容取胜是远远不够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网络电视坚持“需求为王”。  相似文献   

19.
吴文静 《视听界》2015,(2):95-97
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电视视频垄断的地位,激发了电视人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新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电视正向"新、活、快"变脸。一、细分市场,创新产品当下,年轻人大量向互联网、社交媒体迁移,导致电视受众的分流、收视的摊薄。细分受众市场,科学定位电视节目,是电视台争夺市场、留住受众、提升竞争力的强身之举。中央电视台早已针对受众的收视需求和兴趣爱好,按照"新闻、财经、体育、电影、科教、纪录、  相似文献   

20.
仲灵毓 《中国广播》2004,(10):41-43
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不论对广播、电视、报刊,还是网络传播,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许多企业或者制造商都在大力推广整合营销传播,他们与广播、电视等媒体频繁接触,以此整合自身的资源、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提高销售量。本文试图从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角度来论述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