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销·畅销谈──走出畅销书的误区张彦彬畅销书是出版界的宠儿。畅销书因为印数大,销路好,获利丰,长期以来,一直是出版社追逐的目标,永远的热门话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激烈的竞争,这样的追逐,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因此,一个出版社有无畅销书,畅销书种的多...  相似文献   

2.
浅谈畅销书的策划与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畅销书的发展及现状根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对全国百家零售书店的销量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占中国图书品种6.7%的畅销书,创造了图书市场68.9%的利润。畅销书的影响及市场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从图书品种构成链看,畅销书是图书整体构成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图书虽然具有某种文化特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从整个行业看,市场也的确需要一些读者范围比较小的专业性、学术性以及公益性的图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畅销书,就没有图书生产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国的图书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所以畅销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  相似文献   

3.
读者关心的是畅销书本身,内容好与坏,装幀简与精。书人则不同,不但要把畅销书找来彻底解剖,还要研究谁制造了畅销书,如何制造畅销书。畅销书的产生千奇百怪,偶然与自然。但据多年书业经验,畅销书的偶然因素更多一些。没有哪个策划人、编辑能够制作出本本畅销的佳作。是谁制造了畅销书?是作者、编辑、策划人、时势共同造就了畅销书。当然,人、出版机制是诸多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与畅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畅销书作为商品有其特定的服务对象——读者。读者的认可是畅销书生存的基础,失去了读者,畅  相似文献   

5.
畅销书:观念与实践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作为一个舶来概念,畅销书(best-seller)以“概念”形式究竟何时传入我国出版业,尚需要进一步的史料追踪,暂且存疑。但畅销书在我国出版业内早有端倪,甚至成为一种目的性实践,实属不争之论。对畅销书的史学研究不是本文的目的,这里主要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畅销书出版中未曾完全廓清的某些观念性问题,从而给中国式畅销书的出版提供一些借鉴。作家出版社的编辑杨葵撰文称,1995年是我国畅销书出版的起始之年。其立论的标志,是这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被认为是“畅销书”发轫之作的《廊桥遗梦》;此外,另一个畅销书的标志性…  相似文献   

6.
向洪 《编辑学刊》2002,(3):52-58
畅销书的运作 顾名思义,畅销书是能够在市场上大量销售的图书,为读者一时阅读热点,具有见效快、效益大等优点,是出版社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一大源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畅销书选题的设计成为各出版社极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成为几乎所有社长、总编辑、主编和编辑们最兴奋、最具吸引力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图书市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加速器,推动着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整个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处于低迷的状态下,一些出版社推出的畅销书,却以扶摇直上的强劲势头,创造了可观的市场业绩,拉动了出版产业的中游和下游产业,延伸了图书产业链,激活了图书市场。不少出版社单本的畅销书所实现的数百万和数千万的利润和码洋,创造出可观的出版产业增加值,并在做大图书市场蛋糕,激活了整个出版产业的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示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强劲走势。畅销书在出版社的出书…  相似文献   

8.
畅销书营销的十八般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市场的大盘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畅销书促成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图书业已经和正在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好比是出版产业的领跑者和加速器,促进了出版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拉动着出版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畅销书是市场的产物,畅销书在直面市场中,通过差异化等策略寻求产业"突围",加快了出版竞争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丰富了市场博弈的内涵,促进了出版社营销策划水平的"版本升级",提升了出版营销品质,提高了出版产业的成熟度和集中度,加快了出版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畅销书的市场理论和实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销书各位并不陌生,或者是阅读过,或者是研究过、评论过,即使是你拒绝阅读它,本身也已经与畅销书发生了一种关系。这些都是指单本畅销书,而我今天要讲的则是畅销书群体、畅销书现象、畅销书机制以及畅销书运作中的一些商业行为。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有的曾经拥有过畅销书梦想,比如余秋雨写了一部《文化苦旅》,就有人想写一部《经济苦旅》,韩寒写了一部《零下一度》,就有人要写一部《零下二度》;有的则想过要投资文化产业中畅销书这一板块;还有的则想经营畅销书,因为畅销书是印钞机,在商业社会中能带来巨大利益。这些都是在畅销书的阅读环节或…  相似文献   

10.
韦岸  兰菲 《中国编辑》2004,(4):15-16
畅销书带给书业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悲伤!但畅销书带给书人更多的是欢喜、是希望。畅销书,书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畅销书,对读者来说,充满了十足的神秘感,抢购后虽然不见得仔细阅读,但至少赶上了时尚,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畅销书,对书人来讲,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不但能够带来可观的利润,还能使自己身价倍增,跻身书业名流行列。没有哪一本畅销书能够打动所有读者的心;但是,任何一本畅销书,都会使许多出版人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11.
畅销书常用营销策略的再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销书话题无疑是当前中国书业最能吸引人眼球的热点之一。由于畅销书具有经营利润高、销售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特点,所以打造畅销书就成为众多出版社的参与和角逐的热点,畅销书的神话也一个接一个不断在中国书业的舞台上上演。透过热闹纷繁的畅销书现象可以发现,畅销书现象中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出版业要适应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今日中国出版界的共识。既如此,则凭借畅销书以获取两个效益、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乃是顺理成章的事。目前,部分出版业者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滞于思路,搞不出畅销书,难以将产业推向市场;二是鲁莽行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因出版畅销书而悖于法律、伦理、宗教,招致舆论的指斥和法纪的处分,终而事与愿违。本文围绕畅销书出版,就明原因、理  相似文献   

13.
畅销书再观     
畅销书再观乔台山编者的话:本刊上期发表了本文作者的《畅销书新观》。作者又对我国近年畅销书的情况从引进、培养作家、创新三个角度加以分析,现予以刊发。畅销书是个热门话题,但愿出版界同仁在切磋中得到启迪,使优秀畅销书的出版蓬勃发展。买船出海这几年的报纸上,...  相似文献   

14.
畅销书现象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商业经营和文化创新的有机结合。随着出版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具有较大销售量和丰厚利润的畅销书在出版经营活动中必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畅销书现象的牵涉面非常广,一部书的畅销热卖,有读者文化心理需求的推动,有编辑策划创意的功劳,有媒体宣传炒作的影响,也有作家明星魅力的感召等原因,不一而足。畅销书现象究其本质属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出版人喜欢畅销书,满眼充满爱意,出版人讨厌畅销书,献身换来的却是两手空空。但对于出版业来说,畅销书是拉动出版产业的一种魔力,它加速了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鸽 《出版广角》2018,(2):30-32
畅销书是在一定周期内达到大销量的书籍,常销书是在较长生命周期内均保持较大销量的书籍,将畅销书升级为常销书,不仅能给出版社带来稳定收入,还有利于树立图书品牌.文章以文学图书为例,总结出版社挖掘图书价值,运用符合时代特征的传播方式,进行持续宣传、精准定位与个性化营销,从而将畅销书升级为常销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畅销书宣传发行的策划●何宝贤图书市场是检验图书是否畅销的唯一标准。某种图书成为畅销书,除了选题、装帧、出版制作等前提条件外,关键还须宣传、发行工作要得力。宣传是畅销书的第一语言。西方出版商对一部畅销书的宣传、推销极为重视,耗资巨大。他们邀请作者周游各...  相似文献   

18.
畅销书具有通俗易懂、销量大,在短时间内影响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因此,在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交流传承、休闲娱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外及本土的一些畅销书现象,可以发现,真正的畅销书具有穿越时空的渗透力。解读畅销书,可以发现,任何一与校本有生命力的畅销书都具有以下要素。一、广、强、长是生命力的外部表征读者的需要是畅销书丰富的土壤。一本书如果满足了读者的需要,那么,它的畅销是可以预见的。销量大,说明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而传播范围广往往又意味着图书品牌形象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畅销书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读者的文化需求和阅读兴趣,其运作机制体现了文化创新与商业经营的结合,图书通过市场流通到资本增值的能力.随着出版产业化程度的提高,畅销书由于较大的销售量和丰厚的利润回报成为业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常聪 《中国编辑》2005,(6):29-31
在宏观经济的层面上,畅销书是中国书业市场化的产物,是一种必然现象。论及单本图书的畅销,则取决于诸多微观因素,甚至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然而,畅销书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本文从畅销书形成的源与流两个方面,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