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媒介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社会全面步入到了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出现了很大的变革,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的走向也出现了改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传播的形式和渠道的丰富一方面给予传统媒介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又带给了传统媒介发展的机遇。因此作为电视媒介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自己的理念,创新电视媒体的工作方式,把握住全媒体时代带给电视媒体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新媒体对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在全媒体时代下找到适合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发展的特色道路。下文主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对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的影响,分析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电视媒体和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代下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电视媒介以特有的物质手段显示信息环境的感染力及对现实发生的影响.当前,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荧屏,构建绿色文化空间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电视媒介提示环境进行必要的考察.分析电视作为强势媒体环境系统和内在主旨倾向产生的影响,分析制度层面上的控制问题。从而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在媒介经济异常活跃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从报纸的出现到电视的兴盛.长期以来,大众传媒的信息一直占据着人们的新闻视野.走众媒介也一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随着第西媒体和手机网络的繁荣,一个新兴的名词——“自媒体”橱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宠:从郭关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老牌的大众传媒的代表,电视新闻如何更加深刻的反映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提升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把握问题为切口,剖析新时期电视新闻报道的“度”的挖掘。  相似文献   

4.
标题常被媒介的编辑记喻为一篇章的眼睛,特别是电视新闻。纸质媒介,题目可以据信息消费意愿反复阅读或进行选择。而电视线性特征决定了画龙点睛的“睛”稍纵即逝,标题不可能长时间“挂”在屏幕上。为此,电视新闻记更要克服看轻标题的倾向,要在5~6秒的时间内,让电视新闻标题冲击受众眼球,走下荧屏,走进心灵。如何让它走进心灵?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大众媒介传播中,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当归功于电视媒介的直陈式传播(技术)特性。众所周知,电视新闻传播的最大特点即对新闻事件现场的逼真再现和直陈,声画冲击力成为其吸引力的直接源泉;缺少了对事件现场的逼真再现,电视新闻传播的魅力根本就无从谈起。然而.随着电视影响力的不断深入,由此引发的诸多问题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器官,首先是视觉,从这里输入的信息占外部世界进入大脑的信息总量的80%以上”。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视”是它的本质特点。这样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摆在电视播音员面前:每一条电视新闻都是通过电视的屏幕画面传播给电视观众的。画面是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体现;画面是新闻事实传播的媒体;画面是沟通受众心理感受的桥梁。那么,电视新闻播音的语言表达,在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屏幕画面”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社会,电视对于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电视开始出现不久就逐渐为社会研究学者注意.特别是电视暴力引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例如:少年儿童对电视节目中暴力行为的模仿、社会不安全感的产生、犯罪率的升高等等.越来越成为社会研究和媒介研究的一个热点。几十年来。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媒介暴力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政策制定者、大众传媒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杜会各界解决因媒介暴力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美国传播学界对于电视暴力的一项大型研究——“国家电视暴力研究”(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为近年来各界广为引用的权威证据来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已成为大的趋势,电视新闻也朝着“三屏合一”的方向快速演化,传统“电视”新闻正在变成电视屏幕、PC端、移动端播出的“视频”。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渠道的深刻变化,让传统的线性电视新闻制作播出遭到颠覆性的变化。作为电视新闻(视频)制作的“中枢”,新闻编辑业务也需要求新求变。本文从媒介融合特点的概述入手,对如何推动新闻编辑业务变革和发展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路径催生的技术化媒介名词。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进步,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电视新闻,愈发依赖个体化的技术延展以显示本我的意义存在。基于此,如何认识并驾驭技术包围的“媒介控”,重塑电视这一优势媒介的新闻传播价值,成为新闻人不可回避的问题。而这需要客观辨识技术环境的变化以及建立以“客户端”、“屏外人”、“故事性”等为表征的符合现代受众“接受习惯”的传播思维。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新闻是什么?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变动了的或变动着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新闻通过不同的载体(媒介)传播,最终被我们(受众)所接受。电视是一种信息载体。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大多数人观看的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就是凭借电视媒介传播的新闻。而在这些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电视消息新闻"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1.
张芹  陈玲 《新闻知识》2012,(1):15-17
当代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食品健康传播的信息呈现多元化,但受众个性化的消费标准却可能与媒介传达的健康标准存在信息的"鸿沟"。因此,本文试对2010年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的食品影像进行解读,分析了电视新闻与时事节目、电视健康栏目、电视剧、电视广告这四种类型的中国电视节目,由此探究并反思当今中国电视媒介视野中的食品健康传播标准和文化规范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读屏时代到来,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占据了人们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屏”与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代表的“小屏”在信息传播中如何实现共振互补,视频编辑思维和协作能力尤为重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如何统筹利用好媒介资源和新闻素材,适应不同的传播渠道,生产出常变常新的多元产品,这些“变”与“不变”考验着传统媒体转型中的视频采编人员,特别是传统电视新闻编辑。本文以传统电视新闻编辑为例,聚焦这一工作环节,探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应变之道。  相似文献   

13.
高莹 《新闻前哨》2013,(4):44-47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不再满足于从电视上知道“发生了什么”.对新闻意见性信息的需求大增,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蓬勃发展本文以“话轮转换”理论为出发点,以美国著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2011年4月24日的一期节目文长为例.具体分析节目中话轮的夺取、保持、出让、修复策略,目的是希望话轮转换的语用策略能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意见性信息充分、多元、有效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改变,人类的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媒介融合是媒体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电视新闻栏目必须重新寻求自身功能定位,以受众的新需求为核心进行创新。本文从媒介融合的概念、影响以及问题入手,总结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经验和规律,探求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栏目创新发展之路,旨在提升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巩固电视新闻栏目的市场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运用电视手段(声音、画面).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通过对新闻背景的准确交待.事件因果关系的深入探究,相关问题的恰当分析,以揭示其实质.追踪或探索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别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井阳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87-188
长久以来,电视新闻都是广受关注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节目以特有的“声画共存”方式为受众提供最快、最易接收的各类资讯.各种媒介发展以来电视始终是人们最喜爱的来源.作为信息的叙述者和传播者,电视新闻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被逐渐重视起来,声音和播音方式都有其独特特点,在众多媒介中能否被观众记住,具有个性化的播音风格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李琦 《视听界》2005,(1):18-19
新闻评论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电视评论在电视媒体中也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也代表公众的态度和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办得好坏与否是衡量一家电视台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节目形态,只有认真研究其社会功能,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效用。本文主要以《大写真》节目为例来探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刘质浩 《东南传播》2015,(12):118-119
近年来,电视新闻产生了普遍的娱乐化现象,表现为弱化对严肃信息的传播,新闻报道目的是追求社会轰动效应等。担负着社会责任,具有向公众传达信息功能的电视新闻出现娱乐倾向无疑是对新闻界以及社会的伤害,有必要深究电视新闻娱乐化表象下的原因。笔者主要从电视媒介本身特性,媒介经济,受众需求角度对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进行解析,希望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它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独特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在1994年4月才开播,但她以报道和评论的完善结合常常吸引了众多的电视观众,获得了名牌栏目的殊荣.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块新开垦的处女地,我们有必要用理智和审慎的态度来审视栏目所拥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求和瞻望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广阔前景,这对促进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全面发展很有必要.一、栏目的特色和问题的分析1、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综合运用画面、字幕、评述语言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