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的灵魂是感情,广播播音员又是靠声音来打动听众的,因此,在与"对象"交流过程中,要充满感情、真情、热情、激情,而且这种情感一定要发自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与"对象"之间形成交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本文就广播播音创作中怎样"以情动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有声语言和音乐、音响构成广播的全部声音表现,声音的再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决定着广播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其中有声语言又是最活跃、最影响广播传播效果的一个因素。本文结合播音作品《探秘宣纸的制作技艺》,谈谈广播声音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广播播音主持以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在广播声音世界中,以声音的形象性直接面向受众进行新闻的传播,因此,无论是在轻松还是严肃的广播节目中,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必然直接影响到信息传播范围,如何通过提高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赋予广播节目更多的言语内涵,需要广大从业者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苏明 《东南传播》2018,(2):91-93
广播语言作为媒体语言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广播这种以声音传播信息为特性的媒体使用的语言,是一种有声的媒体语言,因此广播语言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比其他媒体更加直接,更要讲求艺术性和语言魅力。广播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是广播媒体的魅力所在。本文从广播实践出发,从广播语言的结构、修辞、声调、表达方面,探讨了广播语言在艺术美感方面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张仲兰 《今传媒》2011,(7):96-97,124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对城市新闻广播节目而言,它就是播音和音响的艺术,"让听者身临其境"一直是广播媒体最根本的媒介属性和竞争根本。清晨,当广播响起,富于朝气、响亮悦耳的新闻节目总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说城市台新闻播音的语言美,赋予一个城市以速度感、时代感。然而,在城市广播新闻实践中,新闻播音有气无力,没有感情;引用音响假大空已成为广播新闻追求音律之美的拦路虎。"合适的人不说合适的话",广播声音构成的语言、音乐、音响三大要素不能和谐统一,背后反映的是广播新闻人声音再造责任感的缺失和浮躁心态。  相似文献   

6.
广播的新闻是通过声音诉诸人们听觉的,塑造广播新闻播音的图像感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科学研究表明,听觉形象是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例如,人们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凡是见过火车的人就可以在脑海里浮现出火车的图像来,这种听觉变视觉的浮现,关键是听觉对象要富有情感上的动人色彩,对人的记忆刺激性强,塑造广播新闻播音的图像感是改变广播宣传瞬间退逝弱势,增强广播宣传效果,中深受众记忆,提高广播与其他媒体竞争受众份额的有效途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增强广播新闻播音的图像感呢?  相似文献   

7.
人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里时常能听到一个庄重、苍劲的声音,这个声音曾饱蘸深情,把欧阳海、王进喜、杨水才、雷雨顺等模范人物的事迹传送到千家万户。今天,这声音愈见醇厚,经常飘荡在五湖四海的天空。他就是方明。尽管人们早已熟悉了他那轻松自然,刚柔裕如的优美音质,但其人其事如何,也许还鲜为人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听说您刚到中央台是搞录音工作的,现在却成著名播音员了,请谈谈您的成才之道吧。”我开口就向方明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微笑着说:“这是历史的误会”。方明,本名崔明德。1956年,15岁的方明,初中毕业后,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办的技术人员训练班。两年后他和另外七个同学提前毕业,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了录音员。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又  相似文献   

8.
广播新闻播音是广播的重中之重。由于广播在当今传媒大爆炸的年代是靠声音、快速取胜,所以,广播新闻播音对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但要功底扎实,脑海中还要有图像感,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广播宣传效果,加深听众记忆,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陈秀芬  何燕 《大观周刊》2011,(23):145-145
广播经证明是所有传播形式中非常有效的一种,通过优美的声音和具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给听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本文对如何做好播音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2010,(9):37-48
借举办“人民广播70年”系列座谈会之机,我们诚邀到葛兰、铁城、方明……这些播音界的大家,讲述他们从事播音工作的酸甜苦辣。在他们深情的回忆中,你不难寻觅出他们从年轻时的青涩,到日臻成熟的一步步的成长轨迹,也可以体味到他们对播音工作的热爱与执著。  相似文献   

11.
结合播音艺术家方明朗诵的《岳阳楼记》,从美学的视角切入,探寻意境这一美学领域的概念与播音艺术的交融点。结合方明老师的播音,从播音意境创造的必要性、特点、要素三方面,进行点对点的分析,以期为播音意境这一艺术领域的理论梳理做一次现实模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柳萌 《传媒》2003,(2):34-34
在电视如此普及的今天,你还听广播吗?如果听,而且是个文学爱好者,在万籁俱寂的午夜,请你不妨打开收音机,把频道锁定在《子夜星河》节目上,就会听到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几位朗诵家的朗诵中,常常会有一个雅正大方的声音,像一种美好的磁力吸引住你,让你的心灵受到震撼。这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噢,文学作品通  相似文献   

13.
王颖 《新闻传播》2013,(12):294
广播新闻播音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广播明显具有着自己的相对优势:传播速度快;受众接收信息受硬件设施限制较小,收听随意性强;以声音为传播介质,富有感染力等。从广播现在的发展态势来看,目前广播频率细分为新闻、音乐、文艺、交通等多个频率,众多的频率使得广播受众群在不断细分。本文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语言上的感知与运用的比较;第二部分是技术上制作上与表现形式上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和电脑在生活中的普及,曾经使用最为广泛的广播逐渐被更为先进的电视和电脑所取代,但是广播依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离去,汽车上广播一直都存在着,电视机也有具有广播功能,收音机依然在很多人家里放置,所以广播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受众。不过广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而且广播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交流,所以作为广播播音主持承担着吸引听众的重担,必须要提高播音主持的主持技巧。本文尝试着从听众注意度探究如何提高播音主持技巧,希望对广大播音主持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播音主持是指播音员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进行的传播活动。通过有声语言准确清晰地传达、字正腔圆地播报,成为党和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播音主持对声音的练习尤为重要。本篇文章通过对播音主持练声的过程与意义的探究,达到在话筒前美化声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理想在这里扬帆,青春在这里绽放。您现在收听到的是‘西山之声’军旅广播……”每天清晨7时许,南京军区驻闽某部的营院广播准时播音。5年来,在八闽大地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上,这一声音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闻媒体经历了一个逐级发展的过程中,在电视没有出现之前广播媒体是我国新闻播放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广播媒体盛行时期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广播人才,他们无论是在播音技巧还是在播音风格方面都具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对我国广播媒体之后的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就传统播音与节目主持人播音风格的互补展开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广播媒体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播的传播媒介是声音,特点是“一听就过”,特别是近年来播音和记者口述的提速,广播“转瞬即逝”的劣势变得更加突出,这就向广播记者提出一个新课题:广播语言如何让听众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相似文献   

19.
傅莘 《中国广播》2004,(10):53-53,55
离开了播音工作,来到新的岗位,忙起来时倒也觉得踏实、安然。可一旦无所事事地坐在办公桌前,内心就常常感到空落落的若有所失。每到这时我就会打开收音机,倾听那熟悉的声音,分辨哪些是新来的同行。广播里的新闻、文艺、谈话类等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我感叹:广播变了,变得让我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新鲜感,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便捷性、及时性与互动性,斩获了大量的受众,新媒体的时代正式到来,这也让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考验。作为以声音为主的广播媒体,播音主持必须结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以更严格专业水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让自己的语言更具有艺术特征,以此来满足听众的需求。本文对广播播音主持艺术性语言的必备特征、发展变化与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以此为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媒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