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6月1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亲切接见参加全国档案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的一千多名代表,在与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曾三等档案干部谈话时说:“你们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像司马迁那样,利用档案,研究历史,编修历史,为国家的档案和历史研究做贡献.曾三把周总理的指示传达给与会代表,与会同志深受教育和鼓舞.会后,曾三还分别写信给郭沫若、吴玉章等史学大家,向他们转达周总理的指示,并请教相关问题.郭沫若回信说,“我倾向于认为司马迁曾经是一位档案工作者”.吴玉章也认为,“司马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而且是一位档案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06,(8):4-5
本刊讯 为纪念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7月21日,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召开"曾三与档案事业--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委托,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毛林坤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毛林坤对曾三同志革命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毛林坤向曾三同志的亲属表示诚挚问候,并向广大档案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座谈会由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主持.  相似文献   

3.
陈宇 《兰台世界》2006,(6):58-60
2006年7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作为一个年轻的档案工作者,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学习了曾三同志的许多著作,开阔了眼界,受到深刻的教育。我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2004届毕业生,也是档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试图用我学到的知识,谈谈曾三同志的哲学思想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以此作为对革命老前辈曾三同志的纪念。一、运用宏观与微观的辩证关系,全…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21日是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曾三同志。 新中国建立后,曾三同志曾在较长时期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领导过档案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档案事业、马克思主义档案科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而又丰厚的档案事业和档案学遗产。曾三同志领导档案事业建设的经验是这一遗产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宇 《兰台世界》2006,(3X):58-60
2006年7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作为一个年轻的档案工作,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学习了曾三同志的许多作,开阔了眼界,受到深刻的教育。我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2004届毕业生。也是档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我试图用我学到的知识,谈谈曾三同志的哲学思想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以此作为对革命老前辈曾三同志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20日,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领导人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与缅怀这位档案界前辈对于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奠基与建设所立下的不朽之功,本刊组织了“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一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0年11月28日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体同志无比悲痛。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也是明清档案工作者的老领导,我们深深怀念他在领导明清档案事业建设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家知道,明清档案是我国现存古代档案中数量最多、价值最为珍贵的一批重要文化遗产。然而,这些无价之宝,在旧中国从不被人重视,甚至遭到恣意毁坏、盗窃的悲惨命运。如1921年发生的“八千麻袋事件”便是典型的事例。这八千麻袋装的都是从清宫流出的明清档案,当事者以四千元的价钱卖出作为造纸原  相似文献   

8.
1987年9月28日.是我们密云县档案工作者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密云县档案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顾委委员曾三同志在北京市档案局王国华局长、韩剑昆副馆长的陪同下,来到密云县档案馆视察。我们全馆同志以非常荣幸、非常崇敬的心情欢迎这位我们档案界的老前辈莅临,以亲睹他的慈颜,聆听他的指示和教诲,同时对他给予密云县档案工作的关怀表示我们由衷的谢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因病于1990年11月28日在京逝世,终年85岁。曾三同志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1924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曾三同志到上海中央特科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1931年被派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他做报务员,实现了中央红军与在上海的党中央的第一次无线电联系。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曾三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始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他先后任苏区中央局电台  相似文献   

10.
曾三传     
自这期开始,本刊连续发表反映敬爱的老前辈曾三同志革命生涯的长篇传记性文章。档案(?)老前辈裴桐同志为本文题写了标题,并热情洋溢地寄语本刊读者。在文章面世之际,让我们谨向裴老和本文作者表示谢意。作者田真同志现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赖世鹤同志为中国人民大学挡案学院副教授。他们两人于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就先后开始在曾三同志身边工作,耳提面命,得过曾三同志许多直接的教诲。6年前,为撰写本文,他们开始访问曾老。穷两年时间,从曾三同志处采访得大量第一手文字和音像材料。本文成稿后,曾三同志秘书张文广同志为曾三同志通读了全文,并经曾老亲自订正。本文所记述的内容许多为第一次发表,堪称弥足珍贵。本文是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写成的,重在史实的记载、叙述。两位作者一再强调,并让本刊转告读者,曾三同志的一生恢宏壮阔,以他们掌握的材料和微薄能力,尚不足于反映曾老的一生。他们采访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抢救史料,他们撰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以继续修改、完善文章。正当本文编发之际,忽然传来曾老不幸谢世的噩耗。裴桐同志也打来电话,嘱本刊表达他对曾老的悼念之情。本刊谨以此文寄托对曾三同志的哀思。  相似文献   

11.
难以忘怀的教诲──纪念曾三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姜之茂曾三同志辞世已整整六年了。想起这位档案界乃至我们党内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我们北京市的档案工作者便充满敬仰和怀念之情。曾三同志从建国之初到晚年,在殷殷筹划全国档案事业的同时,给予了北京市的档案工作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曾三同志、裴桐同志、吴宝康同志:各位同志: 今天,中国档案学会在这里召开有在京的中央专业系统档案学会、各分会、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的部分档案学会会员参加的大会,按照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举行向曾三同志、裴桐同志、吴宝康同志授予“档案学研究荣誉奖”仪式,表彰我国档案界的三位老前辈对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档案学及热心从事中国档案学会工作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这是本会工作中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符合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符合广大会员和档案工  相似文献   

13.
《档案学研究》1991,5(2):10-14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与卓越的领导人曾三同志逝世了。曾三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大损失。 曾三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事档案事业的领导工作达40年之久。他担任过国家科学委员会的资料组组长,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地方志领导小组组长和中国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在40年的档案事业活动中,他团结广大档案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拓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建设道路,为新中国初步建成了一个门类齐全、管理科学的档案事业体系,使档案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事业中,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曾三同志在创建我国档案事业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扩展和深化,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  相似文献   

14.
《档案学研究》1991,5(1):88-88
中国档案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于1990年12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中国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裴桐、吴宝康,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团体处处长虞含华等同志临会指导。 会议由冯子直理事长主持,与会全体同志首先默哀3分钟,向曾任中国档案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档案学会一、二、三届名誉理事长曾三同志;中国档案学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档案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张中同志的病逝,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悼。 首先,根据本会4年学术活动计划要点,第二次常务理事会进一步讨论和明确的学术研究重点,以及当前的新情况,确定1991年开展的主要学术活动有:(1)国家档案局和中国档案学会在“七一”前夕,召开档案学术座谈会,回顾和总结党领导档案事业发展的巨大成绩和基本经验,党的档案工作发展历史等,以纪念党成立70周年;(2)在1991年11月下旬曾三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和中国档案学会联合召开曾三档案学思想研讨会,有组织地系统探讨曾三同志在档案学中的建树及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档案学会成立10周年,届时组织适当的学术性纪念活动;(3)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事业管理学术委员会要在三四月份召开成立会,同时座谈2000年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研究》1992,6(1):4-5
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土、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和中国档案学会于1991年11月28—2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曾三档案学思想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档案局及其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级档案馆、军事档案部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档案部门的负责同志、中国档案学会的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一些与曾三同志共事多年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  相似文献   

16.
动态信息     
▲日前,国家档案局经科司调研组来大连调研了大连市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情况。调研组听取了大连市档案局关于全市知识产权档案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调研组对大连市知识产权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邓连)▲7月22日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曾三同志的光辉业绩,纪念其对档案事业创立和发展所作的贡献,7月5日大连市档案学会举办了“纪念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书法、摄影展”,以此纪念档案界先…  相似文献   

17.
《档案学研究》1991,5(2):6-10
去年7月20日,曾三同志85岁生日的前一天,我们带着刚刚出版的《曾三档案工作文集》去医院看望他,祝他早日康复,健康长寿。但是,没想到11月28日早晨,曾三同志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和哀思之中。曾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光荣业绩和高尚风范,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前进。曾三同志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在曾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档案工作几十年,对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热爱档案工作的坚定事业心、不断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求实务实的作风,感受至深。缅怀曾三同志,我们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曾三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处长、秘书局局长、办公厅副主任。他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就在汉口、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以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到达西柏坡,长期从事党的无线电通讯、机要、秘书、文书、档案等领导工作。因此,建国之初他就十  相似文献   

18.
1988年2月25日,中央电视台在《九州方圆》节目中播放了人物专访《默默的耕耘者——曾三》,介绍我国老一辈档案工作者曾三从事档案工作的一生。现特选出一组照片,以表达我们对曾三同志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档案学研究》1991,5(1):10-11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曾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0年11月28日5时3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曾三同志1906年生于湖南省益阳县。早在青年时代就追求真理,1922年开始在长沙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中共湘区农委秘书,1927年初任湘区区委秘书。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环境下,曾三同志不畏艰险,辗转到汉口,又于1930年5月到上海中央特科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1931年被派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他做报务员,实现了中央红军与在上海的党中央的第一次无线电联系。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曾三同志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始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事业。曾三同志先后任苏区中央局电台政委、台长,并兼任红军通信学校政委。参加了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西安事变后,曾三同志赴西安,任红军联络处电台台长,1937年3月回到延安。曾三同志是我党我军早期电台的报务员和领导者,为  相似文献   

20.
因为有周恩来总理"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 (1959年接见全国档案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议代表时的讲话,见<曾三档案工作文集>第309-310页)的指示,加之鸿篇巨制--<史记>的千古流传,广大档案工作者对司马迁在中国档案史上的杰出贡献都耳熟能详,并一直作为学习的榜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