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末著名藏书家丁日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日昌,字持静.号雨生,广东丰顺县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享年六十。为廪贡生。咸丰六年官琼州府学训导,咸丰九年升任知县,历任万安、庐陵等县知县。同治三年授苏松太道,不久又调任两淮盐运使。1868年任江苏巡抚,1875年任福建巡抚。丁日昌深通洋务,并因此知名于时,他在江苏、福建任上,曾经广招翻译人员,翻译出版了大量外文书籍。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里称颁丁日昌在江苏做官时,“精明慈惠”,“爱民如子”,能为吴地百姓办事,关心人民。丁日昌酷好藏书,有嗜书之癖,他为…  相似文献   

2.
汪家熔先生《清末地方官书局》一文(载本刊1990.1)称“江苏书局,由江苏巡抚丁日昌在同治七年(1868)奏请设局。江苏巡抚驻苏州,所以书局又被称为苏州书局。江苏书局一开始就刻  相似文献   

3.
郭琪 《中国档案》2023,(9):82-83
<正>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难民在台湾遇难为理由侵略台湾,与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在获得赔款之后撤出台湾。此后,清政府越发重视台湾,推行积极治台的政策。光绪元年(1875),丁日昌接任福建巡抚,为治理台湾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便有修建铁路一项。丁日昌首倡办“轮路”丁日昌年轻时曾在曾国藩、李鸿章身边任事,不仅熟谙洋务,在海防建设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识,尤其对作为东南海防屏障的台湾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丁日昌是我国近代政治家、革新家、洋务运动先驱、清朝政治家。他是我国近代化的领路人与推动者,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江苏巡抚丁日昌于十五日、二十一日两次移札通饬苏州、江宁两藩司及所属各府州县,查禁"淫词小说",列出"应禁书目"150余种。四月十五日札中又另列"小本淫词唱片目"(以下简称"小本唱片目")112种(一种重出)。所谓"小本淫词、唱片"即指小唱本和唱片。"唱片"是印作长条形的单张,也可折叠成唱本的形式。丁日昌所查禁的这个"小本唱片目"是见于历史文献的第一个唱本、唱片目录。这个目录所包含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俗曲、"山歌"、弹词段子和开篇、民间小戏(滩簧和花鼓)等。其中  相似文献   

6.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丁日昌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思想。由于他幼年成长的环境造就了独特个性,他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不同于一般洋务派大臣。他所结交的西学人士对他西方文化观的成熟及其实践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丁日昌治沪——兼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对这场运动的倡导者逐一给予个案考察。近年来,中外学者对“深明西学,熟谙洋务”的丁日昌,开始有所注意,但着墨不多,未能探幽入微,窥其阃奥。 本文研究丁氏任苏松太道(驻上海,习称上海道)时期涉及“洋务”的政绩。这不仅因为上海道是丁氏政治生涯的开始,还因为上海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华夷杂处”、中外交往特别敏感之区。故而丁氏之治沪,既有他个人的特点,又可以看作洋务运动发端时期的一个典型个案。由此入手来把握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审估,或许更为贴切。 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广东丰顺人。廪贡生出身,历任琼州训导,以守城功保举江西万安知县,积功升道员。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奏调其为上海江海关道,并主持上海洋炮局事务。四年(1865),授苏松太道,随后兼江南制造局总办。 丁日昌是洋务运动的一员干将,时人或誉之为“讲求洋务罕出其右者”,或毁之日“丁鬼奴”,恰好从两个相反方面印证了这一点。 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转折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中国  相似文献   

8.
丁日昌字持静,别字雨生,又作禹生,广东丰顺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同治八年(1882年)。出身贡生。尝任琼州学训导,万安、庐陵知县,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苏藩,江苏、福建巡抚等职。丁氏雅好藏书,宦逰所至,搜罗古刻善本不遗余力。其时适值太平天国战事之后,江浙  相似文献   

9.
莫友芝(1811-1871)是晚清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和目录学家,他生前曾为著名政治家、藏书家丁日昌的"持静斋"藏书编有《持静斋书目》和《持静斋藏书纪要》。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字雨生,号持静,广东丰顺人。曾任江苏巡抚、福建巡抚、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要职,藏书达10万馀卷,多宋元版本及旧钞本,藏本质量很高。但关于其藏书及莫氏所编书目的研究,除薛  相似文献   

10.
巩曰国 《图书馆杂志》2006,25(12):78-80
关于《管子补注》的刊刻年代,前人论说多有不同。本文认为:《管子补注》的作者为明代江夏人刘绩,大约刊刻于明弘治年间。郭沫若认为该书是“辽人著书入金翻刻,金本入宋再被翻刻”,其所依据的宋讳、辽讳、金讳并不可靠;丁日昌、莫友之称其为元刊本,是将黄丕烈所说“元(原)版”之“元”误解为“宋元”之“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字化古籍是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保证展开论述,阐述了数字化古籍激起了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新一轮高潮,分析了数字化古籍对古籍目录发展与版本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林晓玲  杨明华 《图书馆论坛》2012,32(3):102-104,131
从图书定位排架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出发,重点描述目前图书馆RFID图书管理系统最常用的两种图书定位方式及其对图书排架管理的影响,阐述这两种方式的图书上架、倒架、整架的工作流程,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对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进行图书管理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远  王惠敏 《图书馆论坛》2001,21(5):113-114
我国有丰富的古代蒙学图书资源。讨论了古代蒙学图书的类型、特点、形式,介绍了古代蒙学图书的整理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古籍保护和定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书籍产生那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同各种"书厄"的不断抗争,因此书籍的保护工作成为了中国书籍发展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全国古籍普查和古籍定级工作的必要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介绍出版史上出现过的“另类”图书,包括献书、禁书、奇书、妖书,这些书虽不入流品,但也曲折地反映了出版事业的基本规律,甚至反映得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1986—2010年间“古籍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并针对文献主题、合著率和著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大发展,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在主题分布、著者分布上还不平衡,高水平的古籍修复师和专家较为缺乏,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古籍数据库建设现状以及古籍数字化技术进展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古籍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古籍数据库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工具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莲芝 《图书馆论坛》2007,27(5):89-91,143
分析了网络工具书的概念及类型,探析了网络工具书在信息技术、服务功能、开放式编撰模式等方面的发展意义,并提出了我国网络工具书有待完善与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中文古籍数字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古籍数字化建设中的基本理论、相关技术、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古籍数字化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用图书查重系统研制开发设计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刚 《图书馆论坛》2005,25(1):74-76
针对目前人工图书查重繁琐、费时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通用图书查重系统研制开发的设计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从而使图书查重更方便、更省时省力,同时还解决了现场采购图书的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